APP下载

形成性评估在英语专业口译课堂中的应用

2018-05-25蔡小錾

教师·中 2018年3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口译教学模型建构

蔡小錾

摘要:形成性评估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强调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师的实时反馈的评估模式,它与口译教学的特殊性高度匹配。文章拟通过理论综述形成性评估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构建英语专业口译课堂的形成性评估模型,以期将该模型应用于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口译教学;形成性评估;模型建构;理论综述

一、引言

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evaluation)最初由Scfiven(1967)在其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指在一项新程序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不断提供数据,使之得以随时调整;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Bloom(1968)把这一理念运用于教学。研究表明(Black&William;,1998),形成性评估策略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效应量在0.4~0.7之间。

在口译教学过程中,评估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评估系统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对学生口译水平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目前多数高校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口译能力的评估。而口译质量受制于具体交际语境下相关任务的要求,译员重构的译语语篇及翻译操作过程中的应对方法等,采用传统的评估方式无法真正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也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口译水平。

本文拟通过梳理形成性评估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构建英语专业口译课堂的形成性评估模型,以期将该模型应用于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并作为进一步实证研究的辅助数据。

二、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1.形成性评估手段与终结性评估手段的对比

Long(1984)将评估分成四类:终结性(summative)评估、成品(product)评估、形成性(formative)评估和过程(process)评估。其中终结性评估与形成性评估的异同见下表。

终结性评估机制存在着以偏概全、误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与外语教学一定程度上脱节等弊端。相对而言,形成性评估在许多方面都有优势。

在形成性评估过程中,测试以及成绩只作为一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服务于教学,因而能够使学生摆脱对成绩测试的依赖,淡化终结性评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和种种负面效应。形成性评估既是评估手段,又是反思性教学手段。评估过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学生包括自评(self-assessment)和他评(peer-assessment)。通过自评、互评和评教等方式,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的评价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评估的客观性和透明度。

2.形成性评估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回顾

20世纪60年代,形成性评估理论被正式引入外语教学当中,直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在国内,关于形成性评估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得到教育部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支持。2007年教育部公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建议将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

在公共英语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估的实践和研究可谓方兴未艾,研究的数量在过去的几年迅速增加(尹华东,2012)。目前最多的是将此评估模式应用在过程性写作教学的研究当中。如曹荣平等(2004)将形成性评估应用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写作选修课教学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形成性评估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张红艳(2008)依据Vygotskv的心智社会文化理论框架,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实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动态评估的可行性。王学锋(2011)探讨了形成性评价反馈循环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唐锦兰等(2011)回顾了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的相关应用研究,认为这种评价系统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及其参与者,是未来的研究方向。王华(2011)主要探讨了写作档案袋中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肯定了教室评价与学生互评、自评两者同时使用的重要性。

另外,学者们对形成性评估模式在口语能力的提高课堂上的研究也较为关注:刘芹等(2011)设计了一套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形成性评估体系,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估能够有效帮助理工科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提升以及课程的进一步改革。李健淑(2012)也研究了形成性评估模型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其结论。

在专业英语的教学研究中,也同样有学者引进了这个先进的教育评估理念,目前主要用于口译。蔡小红(2005,2008)设计出了为适应互动式教学模式需求的口译训练评估体系,列举了形成性评价的各种形式和概念,包括前瞻性评估与回顾性评估、课堂评估和课下评估、校内评估和学校与机构的合作评估等,她认为应当避免可能会“让学生把考评当作惩罚”的评估(蔡小红,2005:60)。万宏瑜(2013)在口译的视译教学课堂上引进了形成性评估的模式,并用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证明这样的评估方式更加适合口译的特殊教学性质,并且也有利于教师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方法。曹荣平和陈亚平(2013)针对口译课程的教学,应用形成性评估理念设计了完整的评估模型。

三、口译课堂形成性评估的体系建构

1.形成性评估模型适用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索口译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运用的课堂特点和有效性,为该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构建具体的操作模型。本模型适用于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程的教学,在实际应用中,建议运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实验班和控制班平行教学的模式,确保两类班级使用的教材、教师和教学条件相同。在教学学期结束的时候收集研究數据并进行对比和分析,为下一轮的教学提供调整和改革依据。

2.教学设计(见下图)

(1)学习者档案袋。建议并指导学生建立格式统一、便于管理的档案袋,要求学生明确课堂任务的目标制订。档案袋由学生保存,教师随时查看并给予建议和指导,学生也可以随时就档案袋的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探讨。期末教师将所有记录资料收回,以此作为学生课程学习总评的依据。教师反馈、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分别在每节课的课堂小组练习之后进行。评价的标准具体,参考蔡小红(2007:36)在其专著《口译评估》中提出的口译质量评估借助的基本参数,具体如下:

信息的忠实度:其中包括信息的数量与质量,即学生对练习篇章的翻译的完整度以及信息匹配度。

语言表达的准确度:包括时态准确性、句法准确性、修辞准确性、音调准确性等。

译语发布的流利度(时间变量):流利度具体可以分为发音时间比;平均语流长度;发音速度;停顿、犹豫、自我更正;重复次数以及句子长度。

交际策略使用的灵活和有效度:关于口译交际策略使用,吉尔(1995:137)提出了忠实、易懂、省力、安全、自我保护等原则。

听众(学生/教师)满意度/口译使用者的满意度在学生互评过程当中,此项指标可以采用分级别:很好、好、尚可、差、极差。

(2)测试:前测、中期测试和模拟会议。在学期初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讲清楚形成性评估模型的操作细节,并安排前测以及学生信息调查。前测也是潜能测试,旨在了解学生学习口译技能的能力。

中期测试的目的旨在在课程评估和教学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实时检测教学效果,辅助其他的评估内容,更好地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课程结束之前,安排一次模拟会议口译,作为课程的终期测试。

(3)来自学生和教师的反思。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随机抽取的学生访谈,了解学生对于评估形式的态度:是否接受以及认可;是否能有效衡量学生的口译能力;对学习以及教学是否有帮助。

教师在该课程记录过程中,保持每周写课堂观察,并根据每周的课堂观察总结分析,记录课程日志,以更加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作出反馈,并有效调整和改革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估口译教学模型建构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在“破”与“立”中,加深概念理解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云南省地方性高校大学英语评估体系改革人文性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