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2018-05-24周光强
周光强
摘 要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与观察为基础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室器材有限、教师观念滞后等原因,实验活动较少,也比较僵化,影响了实验教学效率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热情。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实验,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4.6,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190-01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做的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把概念、规律通过演示实验转化为物理形象,便于学生记忆。如果没有实验,学生就难以想象、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联系,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特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合理开发器材,提高实验可视性与趣味性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实验室设备,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开发实验资源,提高实验的可视性与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观察与认识实验现象,理解物理知识。如发掘生活器材资源,巧妙利用日常物品制作教具,简化物理实验,优化课堂演示实验,增强实验的可视性、简便性与趣味性。如教学《光的折射》时,在实验设备不齐全的情况下,教师可自制可折叠的光屏教具,帮助学生深化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如学习压强时,教师课前自制教具“压力计”,课堂上演示实验:把重物放于自制压力计上,测量重物处于静止水平面时候的压力。而后倾斜仪器,重物置于斜面上,观察压力大小;侧放仪器,此时受力面竖直,分析压力大小。这样,通过自制教具,增强实验可观性,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在何种情况下压力和重力大小相同。或者带领学生利用身边器具与物品,亲自动手制作学具,再进行独立或小组实验,便于人人参与,让每位同学都能够观察实验现象,自主探究与发现物理原理,也强化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感受实验的乐趣,还能让学生学会变废为宝,体会到自主创造的快乐,发展创造能力,提升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实验教学效率。
二、加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翻开物理学发展史,可以看到,任何一条物理规律的建立,科学学说的出现,都有一段艰辛而漫长的探索过程,规律的确立与形成,离不开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推理方式。探索性的实验,展示前人的思路,揭示蕴含的思想,将负载着的优秀的思维方式剖析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1942年人类利用核反应堆第一次实现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当时的核反应堆的功率非常小,大约需要260座这样的反应堆才能点亮一只四十瓦的灯泡。然而,这是人类利用核能的关键一步。今天,全世界已经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它们的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五分之一。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讲解法拉第日夜辛勤工作的事例,他经过无数次实验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为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铺平道路。如何在实验中展示这一伟大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呢?教师先介绍,法拉第确信自然界的各种力是互相紧密地联系着的,他认为,既然电可以产生磁,反过来磁也应该能产生电。探究性实验,对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唤起学生希望的火花和自信,感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
三、让学生参与配合,体现实验真实性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比较深,因此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演示与讲解没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存储器,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用自己学到的物理规律,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力求使之贴近生活,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号入座。这样即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从而激发出对物理的浓厚兴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分析、讨论,不断启发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的使实验结论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让学生动一动手做一做。让学生参与配合演示实验,这样既体现实验真实性,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四、实验要贴近生活,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初中物理实验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验器材可以选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从学生身边的最常见的器材或现象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实验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实验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初中生玩心较重,结合他们的认知基础和性格特点,设计趣味盎然的实验,可以让他们在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新东西,了解生活新现象,激起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脑思考的能力。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乐趣后,会对生活细节更加的细心,更善于观察生活中涉及的物理现象。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发现其中蕴涵的物理原理。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结合物理教学设计,积极探索各种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振山.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7.
[2]叶长龙.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