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教学对中外混合课堂学生文化身份的影响

2018-05-24万寅佳

文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小组合作教学

内容摘要:通过合作学习三种方式,即课堂讨论,团队课堂展示,团队论文,开展课堂学习。以少数群体成员和多数群体成员的四阶段身份发展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数据收集,本文研究中国本土学生与留学生文化身份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中外学生之间的跨文化冲突。

关键词:中外混合课堂 小组合作教学 文化身份

1.研究背景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小组成员互助互勉.分工合作。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跨文化课堂,即本土学生与留学生以混合班级的形式上课。教师应该如何设计课堂活动来适应本土学生和留学生的心理特点,解决两者的文化冲突,如何变得尤为重要。

Martin and Nakayama(2005)则针对少数群体成员和多数群体成员分别建立了跨文化身份发展模型。少数群体身份发展模型包括:未检验身份,协调阶段,抵制与分离和融合阶段。多数群体身份发展模型包括:未检验身份,接受,抵制,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

2.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中外混合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课程为《电子商务英语》。用小组合作教学的三种基本方法:课堂讨论,团队课堂展示,团队论文。通过四阶段身份发展模型,测量他们处于文化身份的哪一阶段。

3.研究结果

3.1中国学生

(1)中国方学生数据描述:a.期初。30.9%表示对留学生的存在无所谓,65.5.%认为可以接受,3.6%抵制留学生,0%处于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b.期末。0%表示对留学生的存在无所谓,32.7%认为可以接受,52.7%抵制留学生,14.6%处于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

(2)中国方学生调查访问:中国方学生是发展模型中的多数群体身份。

中国方学生处于未检验阶段的人数减少,说明更多的学生意识到留学生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有学生表示体会到很多差异。比如,很多留学生不如中国学生守时,课堂上纪律比较散漫。但是,他们比中国学生更喜欢互动,且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中国方学生处于接受阶段的人数减少,处于抵制阶段的人数增多。很多中国学生表示,在期初很乐意和留学生一起上课,认为这样可以锻炼口语,提高跨文化能力。但留学生经常迟到,扰乱了课堂纪律。小组课堂展示时,因为口音问题,经常出现沟通障碍,让他们感觉很挫败。

中国方学生处于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人数增加。有些中国学生经过一整个学期的相处,对留学生有的新的认知。比如,虽然有的留学生上课迟到,但听课的时候非常仔细,能及时跟老师互动,并提出问题。

3.2留学生

(1)留学生方数据描述:a.期初。13.4%表示对中国学生的存在无所谓,83.3%认为处于协调阶段,3.3%抵制中国学生,0%处于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b.期末。6.7%表示对中国学生的存在无所谓,53.3%认为处于协调阶段,13.4%抵制中国学生,29.6%处于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

(2)留学生方调查访问:留学生是发展模型中的少数群体身份。

留学生处于未检验阶段的人数减少,说明也有更多非洲学生意识到中国学生的存在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

留学生处于协调阶段的人数减少,处于抵制阶段的人数增多,更多的留学生处于再定义和再融合阶段,此阶段人数急剧增加。抵制阶段人数增多原因是,非洲学生表示在课堂讨论的时候,自己的中国组员往往少言,沉默,甚至不参与讨论。老师提问时,往往是留学生与老师互动,中国学生只喜欢默默记笔记。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份都处在动态变化当中。他们既认识到对方的优势,也认为对方的存在对自己的学习造成困扰。

针对中外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师可以加强出勤考核力度,对留学生单独开会,申明纪律的重要性,以及对期末分数的影响。在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时,将所提问题细化,给他们讨论的提纲,这样有利于开展讨论。同时,随机抽取同学进行小组陈述,并据此当场给出分数,这样能够刺激學生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在开展小组活动时,将学生们进行混合搭配,学习能力强的和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混合组队,这样如果出现沟通问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进行组织安排。

参考文献

1.万伟.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浅析.《当代教育科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是作者主持的2017年度山东交通学院人文社科基金课题:“小组合作教学对中外混合课堂学生跨文化能力及文化身份影响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万寅佳,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文化商务交际)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小组合作教学
基于新课改探析小学英语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路径
小组合作教学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如何激发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游移人群的生存空间与身份认同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