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的异同比较与分析

2018-05-24秦天戚佳瑞

文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比较差异高校

秦天 戚佳瑞

内容摘要:现今高校戏剧社团类型多样,活动丰富。两岸大学之间既有着相似的人文环境,也存在着不同的校园氛围。通过两岸高校剧社管理模式对比,可以发现两岸高校戏剧社团长短优缺。这种对比对两岸高校戏剧社团的管理建设乃至其他社团的建设都有着积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戏剧社团 高校 两岸 差异 比较

1.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现状

现今校园生活中,社团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两岸各高校中,喜欢戏剧并且投入其中的学生群体与日俱增,高校戏剧社团越来越多,呈现出各有特色、竞相繁荣的局面。

在现今高校各个戏剧社团活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高校戏剧社团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学生社团管理建设容易发生的问题,如社团人员结构混乱、活动组织能力较弱等。因为其活动的特点,作为戏剧社团,其大部分成果又与社团外人员联系较为密切,因此社团组织者的管理水平、参与人员的理念追求、高校戏剧平台的客观条件基础等等条件和水平的高低,都极大地影响着社团的运行、发展以及推广。

在当下,戏剧社团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又是普遍的。

两岸之间有着相似的人文环境,也存在着不一样的校园文化,在戏剧社团管理建设上有着异同的可比较性和互相参考借鉴的意义。因此,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和台湾的东吴大学、高雄师范大学为例,希望通过对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建设基本情况的了解和对比,发现其异同点,分析结果、取长补短、以小见大、反馈当下,为当下高校戏剧社团的建设乃至其他社团的管理建设提供具有价值的新思路、新方法。

1.1大陆高校戏剧社团建设基本情况

现今,大陆高校已有相当成熟的社团建设活动体系。大陆高校戏剧社团整体呈现着“数量大、历史长、种类多、特色足”等特点。

以武汉地区为例,华中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几所高校都有一个甚至几个戏剧社团。这些高校的戏剧社团不仅年代悠久而且种类繁多,如话剧社、音乐剧社、古典戏曲社等不一而足。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戏剧社团,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些主打以莎剧为例的文学经典,有些以原创为主,有的以经典话剧为主,还有一些更加贴近校园生活,以校园、青春为主。

以華中师范大学为例,目前校园是文华勾沉剧社、晨雨剧社、未名剧社三足鼎立的局面。文华勾沉剧社、晨雨剧社十分活跃,经常与其他高校进行演出交流、回访学习等,并且经常在武汉大学生话剧节中斩头露角,更甚者还与专业剧团同台竞技。文华勾沉剧社主打经典话剧,包括传统的文学经典和话剧经典;晨雨剧社主打原创剧和青春校园剧以及开心麻花。

以华中师范大学文华勾沉剧社为例,话剧社的活动以学生管理为主、学院支持为辅。并且文华勾沉剧社挂靠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院提供部分道具、场地、人员、资金支持,因此有着较为优厚的资源。华中师范大学为了办好文华勾沉剧社,与湖北省长江人民艺术剧院进行了合作联系,定期会有相关的专业演员、指导老师来到学校对社团的学生进行表演指导,有意把文华勾沉剧社做成华中师范大学的品牌。一些比较重要的话剧剧目,学院派指导老师全程跟进,确保演出质量。同时,剧社内部学生自我管理也十分完善,文华勾沉剧社下设社长一名,负责重大事务,包括兄弟剧社的联系交流演出、外出参与演出等;剧务指导一名,主要负责演员培训、具体演出指导,副社长两名,协助社长管理事务,并且协调剧社内的具体事务。宣传部、编导部、秘书处和表演部等几个部门各司其职。

每一学期,剧社都会安排两到三个演出剧目,包括新生戏和经典戏,并组建各自的演出小组,演出小组的人员基本独立,但又有着交叉,形成了“一社多组”的局面。剧社正常活动是进行话剧排演活动,平常则由具体部门负责,带领社员练声、练功,敲定剧本之后则在学期内学校的演出场所进行公演。因为有着学院的支持,以及庞大的学生基础和较多的社团成员,文华勾沉剧社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发展近年来有着越来越好的成绩。

1.2台湾高校戏剧社团建设基本情况

台湾高校基本上每一所学校都会有话剧社、音乐剧社等各种类型的戏剧社团,它们有着不同的特色,这主要和所处地区、学校规模以及学生基础有关。

地理区域位置决定了社团的对外交流、资金支持的情况。一般来说,台湾的北部地区经济繁荣,台北地区更是台湾经济、文化的中心,相对与台湾南部来说高校数量也更多,因此各个学校的戏剧社团运作就较为成熟完整。借助北部地区良好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有观众基础,高校戏剧社团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广的校际交流、更多的专业学习机会。而南部则在各个方面上都相对落后于北部地区。经综合分析后,台湾北部地区的高校戏剧社团发展整体较好于南部。

学校规模和学生基础是影响台湾高校戏剧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台湾高校相对于大陆高校来说,普遍呈现着规模小、人数少、数量多的特点。这就对学校社团的成立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台湾一个高校同时有多个同类型的社团现象少。另外,学校的戏剧社团发展如何,也和这一学校的戏剧喜爱的学生数量多少有关。因为学生基数少,所以对于戏剧喜爱的学生群体数量也具有偶然性。

研究者在台湾选取了东吴大学和高雄师范大学两所大学为例,具体分析台湾高校戏剧社团的建设管理情况。

东吴大学位于台北,是台湾著名的老牌私立大学之一,办学规模不大,但整体管理水平很高。学校有专门的群育中心帮助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每一学期都有社团活动月,各个社团都有着良好的组织和活动安排。以东吴大学音乐剧社为例,它创办于2008年,每年只产生一部音乐剧。虽然成立时间不长,剧目作品不多,但作品优良,并且在剧社运营管理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

学校方面,东吴大学的群育中心管理学生社团,为学生戏剧社团提供帮助与指导。学校会帮助社团请专门的指导老师指导社团表演,在剧目的排练和宣传上也都给予充分的场地支持,最后在公演时更会开辟学校最主要的演出场所作为场地。这点相对于大陆来说工作更为细致和重视。

自身管理建设方面,东吴大学音乐剧社坚持着创立社团的目标与方向,通过对每一部演出剧目的质量的把量,良好引导了剧社的发展走势,使得音乐剧社呈现着越来越好的运行状态。每一部作品的筹措过程都长达一年时间,经过剧社内部反复打磨,保证了演出的质量,增强了音乐剧社在学校的影响力。剧社对内的要求与水准不断提高,对外的影响力与美誉度也在不断上升。

高雄师范大学位于台湾南部的中心城市高雄,学校的话剧表演始于2001年,相对于周围学校,开始的较早。每年都有进行话剧表演的传统。但是因为学校规模较小、基础较弱、对外交流少,因此话剧社活动比较稀松。

高雄师范大学的话剧社也有相关的老师进行指导,但主要是在话剧剧本的选择上。除过对于话剧的选题上的指导外,表演和场务等后续流程,主要由学生自己组织。因此在最后的表演效果上,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很好效果。

但是学生在组织层面较为积极,学生会自行进行排练,商议演出时的配合,在临近公演的时候会向外拉取赞助获得资金支持并在学校周围进行宣传。由于高雄师范大学学生基础小、学校指导少、整体氛围弱,高雄师范大学的话剧社团的发展处于一个较为弱势的境地。

2.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管理的差异比较

以大陆武汉地区的华中师范大学和台湾的东吴大学以及高雄师范大学的调查和研究,可以发现,两岸高校在社团的管理组织建设上,存在许多异同。

这些异同点对各自戏剧社团的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2.1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管理的相同点

(1)皆与学院或学校相关组织有联系

无论是华中师范大学还是东吴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它们的戏剧社团都依托于学校,有学校的支持。如华中师范大学文华勾沉剧社归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东吴大学音乐剧社归属于东吴大学群育中心;高雄师范大学话剧社归属于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它们都或多或少的需要学院或者学校相关组织的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院或学校相关组织的影响、支持与帮助

(2)都有部门进行分工完成剧社的任务

一个剧社要完成日常的运营以及各个戏剧的排演,是多方面人员合作努力的结果。无论是大陆高校还是台湾高校,校园戏剧社团都会进行内部的自我划分,下分多个部门,以起到“各司其职、共成一事”的作用。并且,各个部门的名称、职能有相似之处。例如,组织者都是社长、其他分部都是具体的管理者。

(3)剧社资金来源大致相似

资金对于一个社团的运行有很大影响。以大陆的华中师范大学和台湾的东吴大学为例,在剧社正式公演前,都会进行赞助的拉取,以争取整個戏剧排演的前后期必要的资金需求。同时,资金也不完全来源于赞助商,学校、学院在必要时会给予相关的资金支持。

2.2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管理的不同点

(1)实际的组织管理

一般来说剧社依托于学院发展,经过长时间发展之后,有一部分剧社开始走向自我完善的道路,学院管理逐渐缺失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晨雨剧社;而另一部分则与学院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需要学院的支持,例如文华勾沉剧社。而台湾高校的剧社普遍来说,在学生自我管理的层面上自由度更大。

(2)日常训练

大陆剧社更加专业和严格,一部戏剧敲定之后每天都会安排组内演员进行练声,并有着较为专业的表演训练,这体现了大陆高校剧社的专业性、体系化。而台湾高校戏剧社团排演剧目其侧重点更多在于对剧本的挑选,演员的表演训练更多以兴趣为导向,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

(3)反馈机制

剧目演出之后,台湾高校会在出口处设置有反馈机制,通常以问卷形式进行。在对问卷做出相关统计之后,得出数据、信息,分析演出的成功与否,并整理观众对剧目类型的喜爱偏好,以便对下一次演出做好经验积累。反观大陆高校(对武汉六所高校的剧社有过采访)基本上没有此项反馈。

(4)周边与宣传

在与话剧相关的剧目介绍册、明信片、海报等周边物品的制作推广上,台湾高校戏剧社团表现的更为积极和发达。以东吴大学音乐剧社为例,每一部戏都会有专门的介绍手册、海报等在公演时销售,对于观众来说可以留念和了解,对于剧社来说扩大了宣传,也是另一种创收方式。但大陆高校对于剧目演出的后续与周边关注较少。

3.结论与启示

两岸高校大学戏剧社团管理运行的不同,反映出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社团氛围和大学基础。以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和台湾的东吴大学、高雄师范大学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岸高校戏剧社团尽管在很多地方有着不同,但这都对对方戏剧社团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借鉴意义。

从以上的调查与分析,笔者试着给出如下的建议,希望对两岸高校的戏剧社团的建设发展提供另一种思路。

第一,处理好与学校管理间的关系,扩大社团的资源广度与深度。

一个学生社团的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高校戏剧社团取得更好的发展,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帮助和资源。无论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文华勾沉剧社还是东吴大学音乐剧社都借助了文学院或群育中心的资源,获得了更多资金支持或者专业上的指导,从而在社团建设上取得了更好发展。因此,高校戏剧社团如果可以和学校相关的管理组织有着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系,这对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二,做好社团内部行政架构工作,处理好社团工作。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两岸的高校戏剧社团内部核心成员都必然是学生。因此,做好戏剧社团内部学生管理工作,对戏剧社团发展也有着很大影响和意义。戏剧社团首先要对各个职能进行清楚的任务划分并落实到位;其次有明确的管理规则与章程,指导社团成员各司其职;还要有富有能力的领导核心进行各个部门之间的统筹调动。做好社团内部的行政管理,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在社团中的主导作用。

第三,关注观众反馈及时调整剧社方向,利用周边扩大演剧影响。

在每场戏剧演出完毕后,剧社可以通过后期的问卷调研等方式,进行对剧演效果的反馈收集。这有利于对后期剧目安排的把握和对整个剧社运营走向的调整,改革剧社中存在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制作周边,如戏剧介绍册、海报、明信片等,既扩大了戏剧演出的宣传,也对社团的创收有所帮助,对后期社团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两岸高校之间不仅在戏剧社团上存在着相同和不同,继续挖掘、并由此上升,对两岸高校社团活动的建设起到参考与帮助意义,是本研究更深层方向。

参考文献

[1]付胜利.高校戏剧社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戏剧社为例[J].当代戏剧.2017年04期:46-48

[2]苏文倩.从社员发展看高校戏剧社团的建设——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J].文学教育(上).2014年06期:112-114

[3]李彦翰.浅析高校戏剧社团的建设和发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4期:74-75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指导老师:陈秀玲)

猜你喜欢

比较差异高校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