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学作品语言赏析教学

2018-05-24陶海彦

文学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学习能力

内容摘要: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作品的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现在的教育观点以及文学作品教学自身发展所受到的限制,常常导致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信念、热情、感性、细腻、豪放等方面没有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很好的体现。这方面的欠缺不仅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文学作品学习的能力。学会赏析文学作品语言对于中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文学作品 语言赏析 学习能力

语言是文学作品情感、道理表达的载体,高尔基曾说:“文学的根本材料是语言——是给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思想、以形态的语言,文学是借语言来作雕形描写的艺术。”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语言将其思想情感输出。读者则通过语言来领会文学作品的奥义。可见,文学作品语言的学习与赏析在学生文学作品的学习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文学作品教学当中就要带领学生体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美,本文将从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美、色彩美、凝练美三个方面谈中学文学作品的语言赏析。

一.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的语言文字带有韵律,有节奏,具有音乐美。音节具有声调,声调的长短、高低、升降都带有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以诗词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此句尾“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的交替形成了音调的和谐之美,同时又将情感的起伏表达的淋漓尽致。“无边”“落木”为平声,读起来悠扬,眼前可见秋风萧瑟之景,“不见”“滚滚”为下降的声调,读起来浑厚低沉,足可见长江之声势浩大,也就是我们在诗歌教学当中需要涉猎的音韵学。

在修辞手法的应用上也能体现出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美,比如对偶修辞手法的应用。以《滕王阁序》为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句式为对偶句式,字体句式相对,音律在大体上也是相对的,不难看出这篇文章语言的繁复,韵律的精彩。

再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用语调的变化以及整齐的句式排列,形成了语言的一种音乐美,借助语言的音乐美写出了春天的美和春天的希望,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在文学作品的语言教学当中,带领学生体会语言的音乐美,从诵读当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感受其内涵,引导学生产生美的共鸣。无论是平仄的节奏还是语调的抑扬顿挫或是修辞的句式,从这些方面均可见文学作品语言的音乐美,文学作品的细腻、灵性、饱满、激情都通过语言的表达形成其音乐美,能够体会文学作品的音乐美,对于提高文学作品学习兴趣十分有益,进而通过语言美感受其内涵,体会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或哲理。

二.文学作品语言的色彩美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其语言在描绘生活中万物时既让人觉得亲切又使人觉得美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道殘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黑白的文字却写出了色彩斑斓,这就是语言文字的色彩美,在文学作品当中,语言文字的色彩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激发读者的感官,给人以美的视觉体验。

在色彩上人容易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即便是没有带有颜色的词语人们也能轻易联想到颜色,构成语言文字的色彩美,例如提到夕阳,人们容易联想到红色和黄色,提到大海人们容易联想到蓝色。在文学作品中也是这样。王国维的《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句中一个涉及颜色的此都没有提到,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灰色的孤烟,黄色的长河,红色的落日。这就是语言文字的色彩美,文学作品中欣赏语言文字的色彩美更容易带人走进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感。

三.文学作品语言的凝练美

文学作品当中语言文字,不管是诗歌还是散文或是小说,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都是自己的使命感的,所谓凝练也就是用最少的字句来表达最准确的意思,抒发出自己最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最深邃的道理。深刻领悟语言的凝练美,对于理解文学作品美容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体味“一字千金”的表达效果,对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朱自清的《春》中提到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钻”字写出了小草的生命感,坚强勇敢,带给了读者春天的希望,俏皮的语言给了读者美一般的享受,仿佛画面就在眼前。再例如散文《荷塘月色》中写到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一个“泻”字写出了荷塘在月光的笼罩之下的美感,既轻柔又妩媚。

文学作品的语言蕴含着世间的千姿百态,或千娇百媚,或潇洒豪放,或幽默风趣,或朴实无华,对于文学作品语言的理解与赏析,是学生理解文学作品内涵的第一步,现在的语文教学文学作品教学当中,缺乏对语言文字的鉴赏与剖析,流于形式,文学作品的学习应对的是考试,掌握的内容多停留在答题技巧方面,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也并不浓厚。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入手,带领学生从语言开始赏析,通过诵读感受语言文字当中存在的音乐美、色彩美、凝练美,细细品味文学作品中对于字的千锤百炼,体味语言的美,感受文字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9-143

[2]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赫英.文学作品的语言教学[J].创新教育

[4]王亚光.褚天琦.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5]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6]王飞.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策略现代语文,2007

[7]潘家明.回归诗性的阅读兼论中学语文诗哥教学.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8]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吴玉琴.浅谈中学诗歌教学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

[10]王飞.论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策略现代语文,2007

(作者介绍:陶海彦,牡丹江师范学院2017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学习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我们为什么要文学
针对文学作品赏析中的语言角度分析
文学作品与电影文学作品间的对比分析
文学作品与数学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