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

2018-05-24余增彬

成才之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转化策略学困生

余增彬

摘 要:学困生作为教育体系中比较特殊的群体,其形成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困生的健康发展,就必须从学困生形成原因入手,加大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将学困生转化工作落到实处,以营造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1;G6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1-0087-01

学困生转化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道路上的一大难题,学困生这一群体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想要真正意义上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位,就必须将学困生转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心、获得尊重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学困生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学困生,主要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纪律差以及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群体,其学习成绩或者道德品质与常人存在一定差距,而很多时候,学困生就等于“差生”。在教育体系中,学困生从来就不受人们欢迎,被扣上“学困生”帽子的孩子在心灵以及精神上都承受着很大压力。事实上,学困生并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具体来说:第一,从内部因素来看。学困生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且自控能力相对薄弱,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缺乏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长此以往,這部分学生由于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会使他们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挫伤。除此之外,学困生的情绪比较敏感,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再加上学困生大多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都会让他们逐渐丧失学习的动力,进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第二,从外部因素来看。促使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校因素。就社会层面来看,学困生大多自控能力较差,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或者思想观念的影响,比如拜金主义思想或者“读书无用”言论等,并由此产生厌学、辍学等危险行为。而从家庭层面来看,父母常年外出打工、长辈的无底线溺爱、父母离异等情况,都会使学困生缺乏应有的家庭教育,从而造成其学习困难,并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从学校层面来看,很多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教师采取的教育方法、管理模式等不恰当,一味看重学习成绩,忽视成绩差的学生,从而促使学困生群体产生。

二、新时期加强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学困生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头疼的问题。大部分学困生与其他优秀生一样,同样在尽自己的努力去刻苦学习,想获得家长、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尊重与认可。但是受其自身素质条件制约,比如基础薄弱、行为习惯差等,这番努力常常会付之东流。长此以往,学困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就会被不断打击,逐步走向另一个极端。要想有效转变学困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以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困生。在现有教育体系中,学习好、品行佳的学生常常会受到各种优待,而那些学习差且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却没有这么幸运。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学困生似乎总是被批评教育的典型。打个比方来说,同样的错误,人们对待优等生的态度就比较温和,而对学困生则相对粗暴;再比如,上课时教师提问总会抽到优等生,而学困生则常常被忽略,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恰恰是加剧学困生“困难”的关键。对此,作为教育方,需要以平等、公正的姿态对待每一位受教育者,尤其是对学困生,要一碗水端平,在其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给予学困生发言的权利,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民主以及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信任。另外,要坚持“用放大镜看优点、缩小镜看缺点”的原则,努力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相信每一名学困生身上都蕴藏着发展的巨大潜能,一视同仁,帮助学困生建立起自信心。

(2)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有专家明确指出,少年儿童发展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家庭,包括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修养、思想意识、言行举止及其教育子女的方式等。对此,在学困生转化工作进行过程中,必须要正视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首先,学校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要在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率先垂范,使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可以得到正确引导。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良好沟通,放低姿态,以交朋友的方式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使整个家庭教育由原来的简单粗暴转化为灵活机动。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要一味地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孩子锻炼自身行为能力,摒弃事事亲为、包办观念。另外,要乐于与孩子分享成功的喜悦、共同体会失败的烦恼,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关心孩子,让孩子可以时刻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与温暖,从而促进学困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加强学困生转化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对此,教师应该在了解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以平等、公正的姿态对待每一名学困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互融合的教育网络,以带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冯金诚.谈小学学困生的转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

[2]李艳丽.浅谈小学“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转化策略学困生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