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24张勇强
张勇强
摘 要:如何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基于胜任力基本理论,初建了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和校园文化体系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胜任力;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C961;G640;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1-0001-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技能型创新人才是指拥有博专结合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一线岗位的工作实践中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劳动者。对于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学者们大多是从在与传统技能型人才的比较中作出解释,认为技能型创新人才与传统技能型人才的根本区别在于在生产实践中变被动为主动,从一线技能操作者变成技能应用创新者,这个创新者不仅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理论构想
胜任力概念是由美国学者麦克利兰(McClelland)1973年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Intelligence”)一文中率先提出的,它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胜任力模型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冰山模型、洋葱模型及胜任力素质词典等。尽管这些模型表述不同,但内容大体一致。冰山模型下的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理论认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外显胜任力,是比较容易培养的,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是内隐的胜任力,是较难培养的,但却是决定技能型创新人才行为及表现的关键因素。
三、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立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进行思考的。高职院校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為目标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总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与内涵的主要论点有狭义说(教学模式论)、广义说(教学与管理活动论)和泛化说(框架论)等。基于技能型创新人才胜任力模型,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广义说角度出发,本文认为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包括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和人才成长环境两大系统,其关键在于夯实“创新基础”。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在必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训练基础上,夯实“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成长基础,是一项从教师到学生、从观念到制度、从硬件条件到软件环境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建设,包括四个层级内容。
第一层级: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和规格,也是人才定位问题。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它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在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学习与实践,而在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学习与实践主要是实现创新的手段。
第二层级:人才培养内容体系。建立和完善与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内容体系,是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关键。人才培养内容体系包括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培养途径等。人才培养内容体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前提,注重创新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创新才能,展示个人所长。
第三层级: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与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体系相适应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物质保障体系是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保证。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包括创新引导机制、教学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教师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机制以及校企合作、产学研机制、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体系实施和改革的基础,教育者需不断对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
第四层级:人才成长环境体系。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与文化环境等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基石。基于胜任力视野,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文化氛围。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需创设创新性的利于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校园环境体系。
四、结束语
总之,胜任力理论给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视角。就高职院校而言,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及校园文化环境等方面均做出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晨,马树超.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之辩[J].教育与职业,2007(06).
[2]曾令奇,张希胜.我国高等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职教论坛,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