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育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2018-05-24王振洪
王振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因此,高校有必要将文化传承与创新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充分的结合,探索出一条立德树人的新路。
一、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培育“德技双馨”的教师文化
高校是高级知识分子的集聚地,文化氛围与生俱来,好教师也是良好的文化氛围熏陶出来、培养出来的。高校要传承中国传统师德文化的精华,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水准并坚守道德原则,引导教师谨记在授业解惑时莫忘“传道”,并努力成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传承者,在传承积淀中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气质。还要将传统师德文化与现代师德的要求,尤其是教师的精神特质紧密结合起来,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道德观念等方面赋予高校师德师风新的内涵,以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为标准,形成对广大教师思想道德、职教情怀、学识能力、作风纪律等全方位的要求,塑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高职特征的师德文化。也要充分结合人才培养的学校特色,凝练学校育人核心理念,并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承与发扬中内化形成具有师德师风的学校特质。
二、与专业建设发展结合,培育富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文化
专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思政理论课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掷地有声,润物无声”,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除了显性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外,还需要开展隐性教育,即把各专业的历史、文化、精神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渗透到各专业的课堂教学当中,让专业课程也各自“守好一段渠”,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高校要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精心提炼不同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和特质,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而积极探索“工匠精神”培育的平台、载体和途径,逐步形成以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为内核的人才培养专业文化,在校园专业文化中承载一定的思政教育,让学生不知不觉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和感染。
三、与思政课堂教学结合,培育充满“时尚味道”的课堂文化
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缺乏学习的良好习惯与自制力,因而更需要加强管理与引导,也更需要打造思政课堂的亲和力,以春风化雨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一方面,思政课的教学要注重以问题、现象为导向,跟热点、找痛点,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提高学生参与度;把充满正能量的影视剧、融入历史故事改编的歌曲、师生共同拍摄的微电影、编排的情景剧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文化精神的弘扬与思想政治教育碰撞出“爱的火花”。另一方面,立足地方是办学的一大特点,地方文化资源不仅是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成长的土壤,也是青年大学生倍感亲切熟悉的思想文化资源,要将那些具有厚重历史沉淀和巨大社会影响的优秀地方传统文化、区域发展的好故事以创新和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接地气”。
四、与师生实践活动结合,培育蕴含“家国情怀”的实践文化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感知、领悟。文化同样也具有生活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质。高校要在通识教育的课堂教学之外辅之以丰富的课外实践内容,将实践活动纳入到学业评价体系中,在学分制的框架内列出非课程实践的学分清单,强化创新创业、课外阅读、德育实践等方面的学分转换,并将德育实践学分纳入学生综合测评。优秀传统文化中涵养着家国情怀、职业道德、仁义礼智,高校要把这些文化精髓融入到各类主题学习实践、顶岗实习、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中,可以让不善于理论学习的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思想认知、提高社会责任感。当然,文化的融入不是生搬硬套,要借助平台和载体,“两情相悦”才是根本。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積极搭建文化体验的实践平台,除了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之外,还要注重搭建校地、校企等多方协同的合作平台,建立凸显文化体验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可以在更具社会形态的实践内容中直观地体验文化的“性格”“气质”,通过“入心”“入脑”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就像高校办学的大动脉,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做好“人”的工作,这条大动脉既不能硬化更不能堵塞,要始终保持强有力的脉搏跳动。文化是有力量的,也是会产生共鸣的,高校发挥好文化育人的功能,有助于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和连接点,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落实和有效落地,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
(作者系浙江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