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数学活动游戏化刍探

2018-05-24傅娅

成才之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游戏活动教学目标幼儿教育

傅娅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内容较为零散、枯燥乏味。幼儿年龄小,几乎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幼儿阶段的数学教学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而游戏教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将数学教学和游戏结合起来,能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学;游戏活动;学习兴趣;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12;G6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67-01

数学是精确的,也是抽象的,对于培养幼儿思维有重要作用。課程标准也指出,幼儿阶段的数学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感受数量关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就要求幼儿数学教学要做到游戏化和生活化,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幼儿充足的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游戏活动达到数学教学的目标。

一、要让幼儿在数学游戏活动中感受乐趣

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如果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他们很快就会对数学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活动,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从而降低幼儿学习数学的难度,使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简单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单纯的理论知识灌输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拿来几个水果,通过赠与水果、吃水果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数量关系的变化。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就掌握了3以内的加减法,激发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游戏活动要富有趣味性

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旺盛,但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抽象的数学知识会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然而幼儿在看动画片时却津津乐道,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说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能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因此,在数字大小比较的教学中,教师可用硬纸板制作成小动物,并在小动物身上写上大小不同的数字,让幼儿根据数字的大小给小动物排队。这样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他们认真比较数字的大小并为小动物们排队,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击鼓传花、找朋友等多种多样的游戏来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

三、数学游戏活动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数学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够通过丰富的游戏材料进行实践操作,显然要比单纯接受知识灌输要好得多。动手实践能够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使幼儿更好地感受物体和物体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合这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例如,在比较两组数字大小的教学中,对年龄较小的、学习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提供差异不大且排列好的数字卡片,而对于年龄稍大、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供没有对应排列、数字差异较大的数字卡片。不同难度的游戏内容,能让不同阶段的幼儿都获得发展,从游戏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进而对数学产生充足的兴趣。

四、游戏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

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内容时,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材料。例如,在数字4和5的教学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5以内的数量,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硬纸板、数字印章等材料,让幼儿用硬纸板做成不同的小动物,并将相同动物的数量用印章盖在小动物身上。直观的表现方式,让幼儿很快明白了数字所代表的小动物数量。在上述游戏活动中,硬纸板、数字印章都是很容易得到的游戏材料,学生使用也基本不存在困难和障碍,教学活动能够非常顺利进行。

五、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

对于游戏形式的选择,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和认知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确定。例如,在小班幼儿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设计情节性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再辅以一些开发智力的小游戏。故事情节应该贯穿于游戏活动的全过程,游戏活动内容不能太新颖,也不能太复杂,要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不是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太过困难。大班幼儿的游戏教学活动,应该以启发性的内容为主,适当增加智力游戏,让大班幼儿的数学能力能够得到发展,并具备一定的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分小鱼”的游戏中,教师可以扮演猫妈妈,而学生可以扮演小鱼,教师先摆出一个用硬纸板做的“鱼缸”,然后拿出几条“小鱼”,让幼儿自己将小鱼分别放在两个鱼缸中,并总结共有几种分小鱼的方法。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可以结合使用,例如,小组内游戏,全班集体游戏等。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对于幼儿数学能力的持续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认真设计游戏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要降低幼儿学习数学的难度,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勇军.在游戏中建构幼儿的数学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06).

[2]郭梅云.引游戏之巧,发数学之趣——小班数学游戏教学浅谈[J].华夏教师,2017(12).

[3]于金梅.幼儿数学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7(09).

猜你喜欢

游戏活动教学目标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浅议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