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分类越来越细
2018-05-24袁越
医学研究的一大热门领域就是分类研究,绝大多数疾病都可以分成很多不同的类型,这样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地做出诊断,并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
比如,以前人们不知道神经系统的衰退可以分成很多种不同的类型,于是把这类疾病笼统地称为“老年痴呆症”。但现在人们知道这种疾病可以分成好几个不同的类型,包括阿尔兹海默症、亨廷顿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这些病人的症状有相似之处,但细究起来却是完全不同的疾病,需要分别对待。
再比如,以前人们不知道癌症是怎么回事,于是笼统地以肿瘤的位置作为分类依据,比如肺癌、胃癌、乳腺癌等。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癌症首先是一种基因病,应该按照致癌基因的类型来分类才对。事实上,如今的癌症靶向治疗已经逐渐放弃了早年的癌症分类法,改用基因型来分类,只有这样才能便于医生对症下药,开出专门针对特定癌细胞的靶向药物。
最近又有一种常见病的分类法被革新了,就是糖尿病。多年来,糖尿病一直分为两型,1型糖尿病病人体内没有胰岛素,原因在于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被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导致其失去活性。这类糖尿病本质上就是一种自免疫疾病,患者大都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得了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所幸这一类病人比较少见,在糖尿病患者群体中占比不到10%。
其余的糖尿病大都被笼统地称为2型糖尿病,这种病人体内有胰岛素,但要么胰岛素分泌量不足,要么分泌出来的胰岛素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血糖依旧降不下来。2型糖尿病病人大都不必补充胰岛素,而是可以通过服药来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病情较轻的也可以通过控制饮食来控制病情,比如彻底戒糖。
这套分类法已经运行了很多年,但最近却被一群来自北欧的科学家颠覆了。2018年3月1日出版的《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分册》(The Lancet Diabetes&Endocrinology)刊登了来自瑞典和芬兰的两个研究小组共同撰写的论文,提出糖尿病应该被分成5类,每一类都有不同的遗传基础和生化特征,应该分别对待。
这项研究的起因来自科学家们对一个瑞典糖尿病数据库的分析,这个数据库包含了8980名糖尿病病人的详细病历,研究人员收集了其中6项诊断数据,包括血糖指数、抗体浓度、体重指数和患病年龄等,然后采用大数据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病人可以分成5大类。之后,研究人员从另外几个北欧数据库找到了5795名糖尿病病人的病历,用同样的分析方法进行分类,证明这个分类法是可靠的。
按照这个新的分类法,第一类糖尿病大致相当于过去的1型糖尿病,也就是自免疫疾病。在北欧数据库中这类病人占比6.4%,也和过去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大致相当。
第二类糖尿病表面上和第一类是完全一样的,同样是体内没有胰岛素,年纪也较轻,身材也不胖,身体的其他方面都很正常。不同的是,这类病人体内检测不出针对胰腺β细胞的抗体,说明他们得的不是自免疫疾病,而是另外一种病因未知的疾病。在北欧数据库中,这类病人占比17.5%,比例相当高。
第三类糖尿病病人体内有胰岛素,但完全不起作用。这类病人通常身材较胖,说明他们的病因很可能与肥胖有关。这类病人占比15.3%,也不低。
前三类都属于症状比较严重的糖尿病,需要吃药治疗。第四类则是肥胖导致的轻度糖尿病,占比1 5.5%。第五类是年龄导致的轻度糖尿病,占比59.1%。这两类病人的症状都相对较轻,可以不用吃药,靠饮食来控制病情。
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5类糖尿病分别有对应的遗传特征,说明它们不是同一种病的不同阶段,而是5种完全不同的病,因此在治疗时也必须分别对待。
比如,第二类糖尿病患者此前一直被归为2型糖尿病,因为患者体内检测不到相应的抗体。往常医生们都会给这类病人开二甲双胍之类的降糖药,但新的分类法说明这类病人和第一类差不多,体内没有胰岛素,应该改用胰岛素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
再比如,第三类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型肥胖,医生通常将他们和第四类病人混在一起。其实第三类病人最适合用二甲双胍之类的降糖药进行治疗,否则很容易患上肝病和肾病等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事实上,这个分类法除能让医生尽快对症下药外,还能帮助医生快速预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及时加以预防。比如,第二类糖尿病病人很容易因血糖过高而导致眼疾。这类病人一定要经常检查眼睛,防止出现眼部并发症。
这篇论文发表后,立刻在西方媒体界引起了轰动。评论者认为,这项研究意义重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糖尿病的病因,并帮助医生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个研究思路代表了医学研究的新趋势,那就是关于疾病的分类越来越细,而且病因必须和遗传因素掛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实现个性化治疗的终极目标。
袁越
男,网名土摩托,1968年生于上海,5岁随家人去北京生活。1986年进入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学习。1992年获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2004年在美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2005年初回到国内,担任华纳唱片公司欧西部经理。同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负责撰写科技报道、旅游与地理和“生命八卦”等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