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融情入魂
2018-05-23刘佳
刘佳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也是树立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坚定民族信仰,从小培养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是品德这一思想教育前沿课堂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小学正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刻不容缓,我们的品德课本要对孩子的心灵进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唤醒每一个孩子身为中华儿女内心的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渗透;精神家园;新意;童心;动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86-2
一个民族有着怎样的一群人,决定了这个民族有怎样的未来。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茹毛饮血到农耕社会,诗书传家,礼仪之邦的美名流传千古。打开中国的历史,无论是程门立雪的故事还是朱子家书,中国人奉行齐身治国平天下,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要奉节俭,敬师长,家和睦,国兴旺,让传统美德影响渊源流传。
但是,今天,我们的孩子,他们成长的环境却不容乐观。
这一代孩子,深受了太多西方文化的浸染,出门吃的是肯德基,看的是迪士尼,父母的叮嘱也是学好英语很重要,以至于很多时候传统文化被挤压到角落里,备受冷落,偶尔才会被提起。作为中国的未来,对孩子们加强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宣传时代新风,刻不容缓。品德课堂正是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前沿阵地,因此在我们的品德课堂里,如何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传统文化对孩子的渲染感染,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小学是孩子们成长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懵懂地认识这个世界,对一切未知领域充满了无尽的渴求,老师们正是要抓住小学生这一份积极探索的兴趣,做好做全正面的引导工作。
翻开我们的品德课本,无论是新改版的《道德与法治》,还是已经沿用至今的《品德与生活》,我们的品德课本抛弃了繁缛的讲解,生涩难懂的说教,而是创造了几个生动可爱的卡通人物,力求在一种简单轻松的氛围中教会孩子们学会做人,学懂做事。
一、设计求新意,近童心
无论是课本整体的排版,课文的安排,还是课题的设计都力求达到贴近孩子的心理,让他们乐于打开课本,敞开心扉,期待着每一节品德课的到来。
小学品德课本在设计方面有很多匠心独具的地方,例如用《中秋与重阳》、《快乐过新年》这样开门见山的题目,明明白白提出了传统的节日,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想到了自己家过节的热闹场面。新的课文与平时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孩子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感。又如课本中引用了古人诗句的例如《更上一层楼》,平日里就耳熟能详的诗句,不仅概括了课文的主旨,在品德课的学习中,也是对诗句意义的内化理解,远胜于口到心不到的僵化背诵。
品德课文从教材的选材中分为一类自我修养,感受生活,一类走进自然,品味生活,还有一类与人为善,热爱生活。自我修养,感受生活如《做事不拖拉》、《让我自己来整理》、《我想要 我能要》……走进自然,品味生活,如《春天的种植》、《美丽的冬天》《大自然,谢谢你》……与人为善,热爱生活如《不给邻居添麻烦》《我的劳动感受》《家里来了客》……从关注自身个体到着眼自然万物再到社会大众,学生们的思想就在悄无声息中受到感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动静相结合,重渗透
传统文化在品德课中的渗透还表现在动静结合,将欢乐活泼的活动与静心思考阅读文字和谐统一,恰到好处。例如中低年级孩子们很喜欢的讲故事,《数星星的孩子》讲述了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的故事,也有李时珍尝百草不怕辛苦写出了《本草纲目》这本巨著,以及孟母三迁的故事。又如一年级下册《大家一起来》中西游记人物的扮演活动,《可爱的动物》中模仿动物的五禽戏,可以引导孩子们跟着课文图片中蛇的样子,舒展身体,做一做。孩子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无痕迹地内化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上一层楼》中的《登鹳雀楼》的诗歌朗诵,《上学路上》其中有一幅插图中黑板的两边就写着“敏而好学,行成于思”八个大字,《美丽的冬天》用引用《三字经》中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春天的种植》中引用了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古诗《悯农》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做事不拖拉》中引用了《明日歌》……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的渗透教会孩子们“尊重万物,学会做人,认真做事”。今天的品德课本避开了严肃的说教和繁缛的文字,让传统文化以一种更为亲切的姿态进行软渗透。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长辈就已经在教我们琅琅上口的唐诗宋诗,写出刚正不阿的方块字,这些其实早已深深融入到我们的血脉里。而品德课上的这些文字,诗句就是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甚至在家人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深有感触,这样也就达到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的积极导向作用。
中西文化是应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互为影响补充,而不是有的孩子受影响盲目地认为国外的月亮都圆,对于自己的文化却疏远,怀疑,不认同。如果从启蒙阶段就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也是堪忧的。我们的思品教育就是以一种高瞻远瞩的态度,对学生进行了春风化雨的渗透。教材中所选取的内容不仅经典,更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内容简约却不简单,文辞富有童心童意,让孩子们在品德课上,乐于阅读,勤于思考。《课间十分钟》让我们在跳绳、跳格子、扔沙包、踢毽子这些富有人情味儿的传统游戏中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一起过新年》对比了中外的新年习俗,让我们重温热闹的剪窗花,舞龙灯、挂灯笼、穿新衣,包饺子,贴春联,拜年……再次品味了浓浓的年味儿,体会到了身为炎黄子孙深深的荣耀感,民族归属感。尤其是新改版以后的《道德与法治》更充满了时代气息,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安排“我和大自然”的正符合当今社会“保护自然环境,共建美丽中国的时代主题”,图片中展示的五禽戏,使孩子们能够了解和模仿,练习中会豁然开朗:“原来我们的祖先是这么聪明”“我们还可以和动物模仿做操,强身健体”。生搬硬套的说教只会留下肤浅的印记,不足以影响孩子们的言行,打动内心世界,内在的渗透才是从一言一行中静悄悄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黄宗羲曾经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下能解,则非师矣。”所以,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所需要做的很多,我們必须熟悉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注意搜集和积累传统文化的研究资料,做教学的有心人。此外,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发芽,长叶。这样,在琅琅的诵读声中,在嬉笑的游戏中,孩子们必然会理解做事应该“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待人接物应“君子之言,信而有征”,遇见挫折“锲而不舍”直到“金石可镂”……
优秀的传统文化散发着历史的厚重,凝聚着民族的魂魄。我们应当发扬自强不息,诚信待人,荣辱淡然,坚持不懈的传统,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守住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江风.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2]孙能传.中华经典与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4]钱文忠.解读三字经[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