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单车凶猛突围
2018-05-23钟士玉
钟士玉
据悉,哈罗单车已完成E1轮融资,金额近7亿美金,除蚂蚁金服、复星等老股东继续投资,另有7名新的投资方。这一信息已被哈罗单车投资方——成为资本确认。另外,哈罗单车E2轮融资也在筹备中。
在共享单车出行领域的竞争中,原本摩拜与ofo看似前途明朗,但随着美团全资收购摩拜,以及哈罗凭借巨头和资本加持,采用小城市转战大城市的 “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强势入局,故事变得更加精彩,未来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犹记得去年,摩拜、ofo在其他共享单车相继出局的背景下疯狂融资,似乎终局将定;而今年4月初,摩拜卖身美团,ofo则投入了阿里怀抱。哈罗单车历经一年半的发展,正不断缩小着和前两者在市场份额上的差距。
据传,美团王兴日前在摩拜全员大会上提到,摩拜未来的竞争对手不是ofo,而是哈罗单车。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对此回应称:“与有荣焉,但哈罗的对手不是摩拜。”
不管关于王兴的传言是否为真,但在共享单车市场,哈罗单车确实已经成了新的变量。
哈罗单车为何能“冒出来”?
哈罗单车在去年10月和永安行合并,C轮引入蚂蚁金服为股东后,融资速度明显加快。当时的背景是滴滴对ofo的话语权更大,摩拜又是腾讯系,阿里却没能在共享单车的牌桌上抓到更多筹码。但共享单车作为移动支付的大流量入口,对阿里是有战略意义的。
而哈罗单车“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确实效果显著。据了解,哈罗单车已进入全国220多个城市,180多个景区,最新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2000万单。
团队以技术背景人员居多,从最开始就选择用技术驱动产品和运营,比如在水平仪、车锁等方面作创新,设置电子围栏等。同时,从长期来看,成本和效率一定是企业迈不过去的竞争维度,而哈罗单车创始人杨磊在近期公开发言,称哈罗单车能做到每辆车的日运维成本仅为0.3元。
去年哈罗单车提出了“4+2”(“四轮”加“两轮”)共享出行战略,与三、四线城市政府共建智慧出行体系。这也是滴滴目前在做的事情。双方起家的业务不一样——滴滴先以四轮驱动,而哈罗单车是从两轮开始——但逻辑是相同的,建立起来后也都可能形成护城河。从这一角度来看,哈罗单车的对手当然不是摩拜,而应该是滴滴,这是由模式和发展方向决定的。
事实上,自共享单车成为风口,无论是外部大环境还是行业内部,对于入局的玩家来说,试错成本都大大降低了。
此次融资的投资方数量明显增加,也体现出资本重新拾起了对共享单车市场的信心。
“摩拜+美团”如何PK“哈罗+ofo+阿里”?
共享单车市场难以盈利的关键点在于进入壁垒太低,用户对单纯出行工具的忠诚度并不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共享单车是巨大的流量入口,企业相争也是必然。未来的终局很可能是寡头和分散的小公司共同存活,其中,小公司的主营业务可能不一定是共享单车,而是提供某种增值服务,比如便利蜂的投放逻辑。
共享单车市场的寡头可能是谁呢?依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是身为哈罗单车第一大股东并在ofo董事会占有一席的阿里,全资收购摩拜的美团,以及孵化了青桔、运营着小蓝单车的滴滴,但滴滴在共享单车方面目前还处于较弱状态。
阿里投资哈罗单车,相当于拿下了三、四线城市的市场,至于其想方设法重金持股ofo,自然是不愿意放弃一线城市这最大的香饽饽。如今阿里已得偿所愿,有了和摩拜以及腾讯的抗衡资本。
但从目前来看,阿里更愿意扶持的是哈罗单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ofo背后的投资方众多,尽管阿里在近两轮都有参与,但没有与哈罗单车背后的投资方關系密切。
哈罗单车虽然是从三、四线城市切入,但已明确表示未来会进入一线城市。尽管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已经禁止投放新车辆,但不排除用车辆置换的方式实现曲线救国的可能。甚至,ofo就有可能成为那个被“置换”的资源,毕竟阿里还有ofo共计17.7亿元的单车质押债权。近期哈罗单车与蚂蚁金服合作开启了全国免押金活动,杨磊还在一线城市的发布会上亲自站台,可见其重视程度。北京目前也确实出现了哈罗单车的身影,不过数量还较少。
那“闪购”摩拜的美团呢?按照美团的高频战略,摩拜的新定位有很大可能是丰富场景的工具。从定位来说并非与哈罗单车直接对立;反而是滴滴,成了美团和哈罗单车共同的对手。
有两种可能,就看美团的力量如何。把摩拜嵌入美团的场景,激活摩拜的使用频次和黏性。市场的抗衡就多了维度,不仅仅是拼投放量和运营成本。另一种可能是,如果做不成,或者又打到难分胜负,或许市场可以等来美团和阿里的再一次握手。美团要的是场景和高频,阿里要的是移动支付入口,二者合并的那一天也是有可能到来的。市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