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用EC耳脑胶联合阔筋膜进行封堵治疗的效果

2018-05-23周贤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6期
关键词:脊膜裂口筋膜

周贤飞

(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四川 成都 611530)

脑脊液漏是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椎管内感染及继发性颅内感染等,危及其生命安全[1-2]。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时发生脑脊液漏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EC耳脑胶联合阔筋膜对这类患者进行封堵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邛崃市医疗中心医院接受脊柱外科手术时发生脑脊液漏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龄在4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4.6)岁;其硬脊膜损伤的部位为颈段的有11例,为胸段的有12例,为腰段的有11例。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其年龄在41~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2±4.7)岁;其硬脊膜损伤的部位为颈段的有10例,为胸段的有9例,为腰段的有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治疗的方法 在两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后,对B组患者用直接缝合修补术联合明胶海绵筋膜进行封堵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1)用6-0号丝线对患者硬脊膜的裂口进行直接缝合。在缝合完毕后,用明胶海绵与筋膜覆盖患者硬脊膜的裂口,以保护其脑脊膜。2)为患者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将引流管与无菌负压引流袋相连接,为其进行低位引流。3)逐层缝合患者腰背部的筋膜和皮肤,在其引流口留置1条不打结的缝线,待拔管后再对该缝线进行打结,并关闭其切口。对A组患者用EC耳脑胶联合阔筋膜进行封堵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1)准备好一块比患者硬脊膜的裂口略大的阔筋膜(以超过硬脊膜裂口大小的1/4为宜)。2)在患者硬脊膜裂口的周围和阔筋膜较为光滑的一面分别均匀地涂抹EC耳脑胶,然后将阔筋膜紧密地贴合在裂口的位置,并用手指按压10 s以上。3)在确保阔筋膜与裂口粘贴紧密后,为患者放置明胶海绵,以保护其脑脊膜。4)为患者常规放置引流管,并将引流管与无菌负压引流袋相连接,为其进行低位引流。5)逐层缝合患者腰背部的筋膜和皮肤,在其引流口留置1条不打结的缝线,待拔管后再对该缝线进行打结,并关闭其切口。

1.2.2 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处理的方法 在两组患者完成上述的治疗后,用抗生素、甘露醇及地塞米松等药物对其进行常规的抗感染及消炎治疗。对患者进行1~2 d的脑脊液引流,待其引流量不足50 ml后为其拔除引流管。在进行1~2 d的引流后,患者引流液的量若仍较大,引流液的颜色若变为淡红色或半透明状,且在咳嗽时其引流液可出现波动的现象,或其出现头晕、头痛等表现,需考虑其是否再次发生脑脊液漏。一旦确诊患者再次发生脑脊液漏,需立即协助其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以减轻其硬脊膜内脑脊液的压力。在患者术后的第3 d,为其夹闭引流管,对其进行间断引流。定时为患者更换切口的敷料,并对其切口进行低频微波照射,以确保其切口的干燥、无菌。待患者引流液的量降至100 ml以下后,为其拔除引流管,并对引流口进行结扎缝合,然后使用凡士林油纱敷料对引流口进行加压包扎。在患者拔除引流管后,嘱其继续保持头低脚高的体位2~3 d,并在其腰部加用腰围,以固定其体位。在患者拔管后,其切口若仍有较多的脑脊液渗出,需增加切口的缝合针数,并对该部位进行强化消毒。患者切口周围的皮肤若存在皮下积液,可在对该部位进行有效的消毒后,用注射器将积液吸除干净,然后对该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为患者常规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促进其切口的愈合。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脑脊液的引流量、从术毕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头痛、皮下积液及切口脑脊液渗漏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2.2 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引流量、从术毕至拔除引流管时间的对比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脑脊液的引流量较少,其从术毕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较短,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引流量、从术毕至拔除引流管时间的对比 (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引流量、从术毕至拔除引流管时间的对比 ( ±s)

组别 例数 脑脊液引流量(ml) 术毕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d)A组 34 242.6±34.2 2.7±0.8 B 组 34 521.5±56.9 7.1±1.2 t值 24.497 17.789 P值 <0.05 <0.05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在接受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中,约有9.36%的患者可在术中发生脑脊液漏。可导致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的原因较多,如硬脊膜损伤、骨化后纵韧带或硬脊膜存在严重的粘连及医源性因素等[3]。患者在发生脑脊液漏后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引发脊髓感染及脑膜炎等,甚至可危及其生命。治疗脑脊液漏的关键在于修补受损的硬脊膜。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术、自体组织修补术及直接缝合修补术等方法进行硬脊膜修补。其中,直接缝合修补术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方法。对于硬脊膜的裂口较小的患者,可直接采用细线对其裂口进行严密的缝合。对于硬脊膜的裂口较大的患者,可在缝合的同时用阔筋膜对其裂口进行覆盖。不过,有资料显示,用直接缝合修补术治疗脑脊液漏之后,患者仍可发生切口脑脊液渗漏,其原因可能与进行缝合的针孔间存在空隙有关[4]。

EC耳脑胶是一种瞬时胶粘剂,具有抗菌、止血的功效,且其组织相容性和粘合效果良好。用EC耳脑胶联合阔筋膜封堵硬脊膜裂口,可促使阔筋膜紧密地贴合在硬脊膜裂口的位置。另外,EC耳脑胶还具有抗张力的作用,可抵抗硬脊膜膨大时所产生的张力,从而避免脑脊液外漏的发生[5]。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脑脊液的引流量少于B组患者,从术毕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短于B组患者,P<0,05。这说明,用EC耳脑胶联合阔筋膜对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封堵治疗的效果良好,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脑脊液的引流量,缩短术毕至拔除引流管的时间,从而可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高军胜,张陆,刘志昂,等.探讨脊柱外科中脑脊液漏的治疗和预防[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81-83.

[2]李国梁,韩广普,王桂香,等.深层“十”字缝合法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初期疗效观察[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4,9(4):416-417.

[3]吴晓淋,刘勇,孟祥君.脊柱外科中脑脊液漏的治疗和预防[J].中外医疗,2013,32(27):90-92.

[4]吴锦隆,龙明春.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79-80.

[5]马立泰,刘浩,龚全,等.延长引流时间治疗脊柱后路手术脑脊液漏的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6):493-496.

猜你喜欢

脊膜裂口筋膜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To forgive,to forget and to let go
苹果裂口“笑”原因分析及防控
人枕下区肌硬膜桥及其连接形式的扫描电镜观察❋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
莴苣裂口咋办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