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发展新理念 引领水利新实践持续发力谱写临汾水利改革发展新篇章
2018-05-23临汾市水利局
临汾市水利局
2017年,临汾市水利工作在省水利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扎实做好水利管理把水利现代化落到实处,全年完成投资13.5亿元,水利工作呈现建设加快、改革加速、管理加强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大小水网建设进展顺利
引沁入浮工程进入尾声,禹门口东扩襄汾支线渠系配套工程完工并改善灌溉面积9.76万亩,中部引黄输水工程稳步推进,我市蒲大支线延伸段工程纳入中部引黄骨干工程开工建设,8个县的小水网规划方案全部完成批复,一批小水网工程相继开工,汾西北掌水库年底前主体完工,6座小型调蓄水库建设全面启动,全市供水能力不断增强,“三河连通、五库联调、多源互补”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民生水利建设卓有成效
中央和省级安排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两个高效节水园区、3处西山提黄灌溉工程、10余个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446处农村饮水工程全面铺开,完成农田实灌面积达到244万亩,全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5.7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81万亩,18万农村人口特别是680个贫困村,3.45万贫困人口稳定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供水标准超省定,实现了与脱贫攻坚同步略超前推进。
三、水治理体系建设步入新轨
先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清河行动”、“清三河”等多次行动,对河道垃圾进行了专项整治,全年共整治河道10.2公里,清理河道垃圾52万方,开工建设10处堤外湿地公园,市管河流生态基流调度方案基本完成,以汾河流域为重点的沁河、浍河、昕水河、涝洰河、洪安涧河等重点河流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建设全面启动,水环境综合执法能力不断加强。全市用水总量7.67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幅和万元GDP用水量降幅分别降低2.2%和2.8%,完成地下水压采量2 285.5万立方米,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33%。
四、水利改革工作快速推进
我市把全面推行河长制作为全市重大政治政务和改革创新举措,举全市之力推动河长制建立工作,17个县(市、区)全部印发了实施方案,建立了六项制度,162个乡镇全部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市县乡村四级河长2 907名,初步建立了起全市河长制工作网格化组织体系。通过全面铺开河流现状调查,建立河流健康档案和“户口本”,汾河和市管县管河流“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已全部出台,全年各级河长巡河8 000余次,以优秀评价通过省级河长制验收,河长制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制定出台了《临汾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洪洞作为全省的试点县之一,水价综合改革面积共5.73万亩,完成年度任务。
五、防汛抗旱减灾水平不断提升
防汛方面,今年以来,在省防指的正确指挥下,我局积极做好各项备汛工作,科学应对突发水情,全市共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两次、三级应急响应一次,其中为应对黄河4 000 m3/s的洪峰,将沿黄四县应急响应级别由四级提升到三级,并及时关闭壶口景区,确保了壶口景区防洪安全。汛期各级、各部门人员及早到位,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提前防范,采取措施得当,有效地降低了强降雨造成的损失,确保了今年汛期我市没有发生因强降水导致的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抗旱方面,全年旱情面积达13.18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全市共投入抗旱人力10 500余人,开动各种水利设施4 500余处(眼),完成春浇190.55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1%,完成夏浇122.42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06%,为全市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依法治水开创新局面
通过深入开展重点、问题重点区域专项执法和综合执法行动,推进水行政执法常态化。一年来,先后开展各类水利专项执法活动12次,联合各部门执法5次,累计查处违法案件107件,下达执法通知书79份,执法能力和执法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强化法治宣传,采取人大讲座、电视专访、设台宣传、电视广告、车体广告、广场电子屏幕广告、水利网站、手机微信平台等形式,共印制执法文书500余套,散发传单2万余张,宣传图册1 000余份,让水法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形成了网格式、时空交错、动静结合的水法宣传格局和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七、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坚持一把手抓党建,认真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三基建设”“学习十九大精神”“三个方面专项治理”等活动,局党组书记、班子成员、驻局纪检组长、支部书记、专家授课共计18次;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关爱母亲河”、“扶贫送温暖”、“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扎实开展“讲政治、知敬畏、守规矩”专项治理活动;列出了“负面清单”273条,“问题清单”29条、“责任清单”36条,整改措施68条,树立了规矩和责任意识,扛实从严管党治党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