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及微生态制剂的防治效果分析

2018-05-23马姝丽1昱2李永春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益生菌胃肠道制剂

马姝丽1,汤 昱2,李永春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指抗生素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2个月内发生并排除其它相关原因的腹泻,是接受抗生素治疗患儿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10%~40%[1]。AAD发生导致患儿病情加重,治疗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严重负担,因此积极预防AAD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2]。有研究表明,除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减少抗生素滥用外,微生态制剂用于预防患儿AAD发生具有良好效果[3]。本文主要研究住院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及微生态制剂的防治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700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研究其AAD发生和治疗情况,所选患儿中男364例,女336例,平均年龄(6.93±3.04)岁,平均住院时间(9.47±1.86)d。纳入标准:a)所选患儿均为感染性疾病且连续单独或联合使用抗生素3 d以上者;b)年龄3个月~12岁;c)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a)入院前已使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或入院前发生腹泻患儿;b)发生心、肾等器官功能障碍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分析所选患儿入院时基本情况,入院后基础治疗方法、所用抗生素种类、使用抗生素时间以及患儿症状和体征,根据患儿大便次数、性状和其它腹部相关症状统计患儿AAD发病情况。

1.2.2 治疗方法 将上述发生AAD的患儿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立即停用抗生素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90)口服,其中小于1岁患儿1袋/次、1~2岁患儿1.5袋/次、大于2岁患儿2袋/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用药3 d,比较治疗效果;研究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4)温开水冲服,其中小于1岁患儿半包/次、1~5岁患儿1包/次、大于6岁患儿2包/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a)患儿AAD发生情况:分析所选患儿AAD发病率,AAD与患儿年龄以及AAD与所用抗生素种类、使用抗生素时间的关系。b)AAD患儿治疗效果评估:根据小儿腹泻疗效评价相关标准[4],显效为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次数和性状恢复正常;有效为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性状明显好转;无效为治疗后患儿主要症状和大便情况均无明显改善。c)治疗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AAD发生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儿中AAD发生率为24.31%,其中AAD患儿头孢类、青霉素类使用率高于非AAD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平均年龄、机械通气使用率、联合使用抗生素比例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ADD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分析

2.2 两组AAD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34%和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AAD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例

2.3 两组AAD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本次治疗过程中,两组AAD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免疫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受病原体侵袭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为常见[5]。调查显示,小儿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使用率约为60%~80%,有时甚至高达90%,其中头孢类、青霉素类和大环内脂类使用率位居前三[6]。抗生素滥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抗生素抗菌作用下降,造成感染性疾病治疗难度提升,还可导致多器官系统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以及胃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并发症[7]。

AAD发病机制现已基本明确,主要是抗生素应用可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破坏肠黏膜屏障功能,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同时益生菌对条件致病菌群抑制作用减弱,导致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肠道炎症反应发生和消化功能障碍;另一方面,抗生素使用导致益生菌减少,可引起多糖酵解障碍和鹅脱氧胆酸脱羟基障碍,可分别造成患儿渗透性和分泌性腹泻;此外抗生素可直接造成胃肠道毒性反应,造成肠黏膜上皮和纤毛损害、萎缩,导致患儿吸收功能障碍,从而发生腹泻[8]。本文调查发现,700例抗生素使用患儿中发生AAD164例,AAD发生率23.43%,其中头孢类抗生素AAD发生率最高,为28.46%,其次为青霉素类28.09%,大环内脂类抗生素26.77%,酶抑制剂复方制剂25.00%。另外,本调查发现,发生AAD与非AAD患儿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等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AAD发生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关系,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益生菌是寄生于人体且对机体生理功能有利的一类微生物,其中胃肠道益生菌不仅可调节肠道菌落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提高肠黏膜保护能力,还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抑制IgA分泌,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恢复肠道消化和吸收能力,研究表明,微生态制剂对多种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均具有良好疗效[9]。本研究中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AAD患儿,其治疗有效率高于使用蒙石脱散等传统治疗方法,其原因是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恢复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落平衡紊乱,增加益生菌数量,从而有效改善肠黏膜结构和功能,恢复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与王威等[10]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抗生素应用易导致AAD发病,故临床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避免抗生素滥用,并采用积极积极措施预防和治疗AAD,微生态制剂用于AAD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丽娜.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护理[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35(12):1608-1610.

[2] 程锋平.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09-611.

[3] 杨丽萍,马静岩,贾丽霞.儿童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3):271-273.

[4] 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5,44(31):4349-4351.

[5] 刘晓红.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静脉常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3):14-19.

[6] 黄晓雯,马力忠.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及临床安全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113-115.

[7] 杨永弘,刘 钢.我国儿科常见致病菌抗生素耐药形势严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4):241-244..

[8] 彭林强,薛 满,马春利,等.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5):145-146.

[9] 赵 格.益生菌防治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11):1432-1434.

[10] 王 威,岳 妍,郝莉莉,等.微生态制剂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6):1258-1260.

猜你喜欢

益生菌胃肠道制剂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中国益生菌网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36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