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探索

2018-05-22徐金俊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7期
关键词:处理方式道路施工软土地基

徐金俊

摘 要: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道路施工在提升社会生产力上发挥出来的作用逐渐受到相关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很多道路基层都是软土,对于道路施工带来了不同的困扰,进而就对道路的承载力以及运营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道路施工当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应该是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从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入手,对于具体的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探索,希望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7-0077-02

软土一般是指沉积在地下的黏土,这些土的饱和性比较强,多数分布在我国的山间盆地以及内陆平原地区,这种土壤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含水量高、比隙孔大以及压缩性高等不同的方面[1]。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道路建设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相應的道路建设方式以及地基处理方式都在不断提升。软土作为道路施工过程中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土壤,对其进行科学的处理,对于提升工程进度以及保证工程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索,希望为相关单位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1 软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软土的特点不仅表现在压缩性强以及稳定性差等不同的方面,而且这类土壤当中往往含有较多的水分,对于地基的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就会影响整条道路的运营安全,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受到不同的影响。软土路基强度低以及固结速度慢,进而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造成路基沉降尺寸过大等问题[2]。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道路施工部门就应该从软土路基的性质入手,对于其进行特殊的处理,从而使得路基的性质得以改善,最终在提升路基稳定性的基础上为道路运营的安全性奠定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我国道路施工部门所掌握的施工技术主要表现在改善地基状况,从而使得它更能适应工程本身的需要,为建筑物变形量的降低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改善地基的渗透性,使得道路的抗液化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为不利影响的消除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软土路基的参数

路基当中软土地基的参数如表1所示。

3 软土地基处理方式

现阶段,从我国不同地区的软土特征入手,对于其综合处理方式进行全面的研究,会发现我国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基本包括浅层处治法、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桩法以及挤密桩法等不同的方式[3],在实际的利用的时候应该根据软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选择,从而使得道路的稳定性得以全面的提升。

3.1 浅层处治法

浅层处治法是对于路床深度比较小的软土地基而采取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通过对表面的单一以及综合处理使得路基的压缩规模得以全面提升,进而在提升上部载荷作用的基础上,为路基稳定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综合处理之后,道路的沉降量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对于道路在我国经济发展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排水固结法

对正常固结的软土应该优先选取排水固结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经济合理,而且加工的方式简单,对于工期紧张以及承载要求比较高的路基适用性比较强。这种方式需要在利用的阶段结合各种不同方式的优势,为综合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这种方式在利用不同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排水通道,从而形成一个竖直以及水平的排水体,使得原有的地基条件得以改变,在自重以及逐级加载的基础上,使得土壤当中多余的水分得以排除,最终使得道路的强度得以全面的提升[4]。

3.3 深层搅拌桩法

深层搅拌桩法在利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入一些固结剂,常见的固结剂主要有水泥以及水泥浆,在对这两种固结剂进行深层搅拌的基础上,使得软土与固结剂得到全面的深度融合,进而使得这种混合物质能够成为整体性较好的加固土体,为整体稳定性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5]。这种物质在于地基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承担着较大的土壤负荷,进而使得地基承载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3.4 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在地基当中有孔形成之后,向空隙当中灌注砂、石、土以及石灰等不同的材料,从而使得直径较大的桩体得以形成,再利用横向的挤压作用,使得地基的空隙得到全面的缩小,最终实现地基承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在砂桩得以形成之后,砂石底部的振动以及液化都能够得到控制,在提升松砂、杂填土等普通性黏土稳定性上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如果空隙当中有石灰,就可以利用石灰石的吸水作用,以及膨胀剂的热处理和交换作用,使得地基的性质得以全面的改变,最终使得软土周围位移几率的降低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提升道路整体安全性的作用。

3.5 强夯法

这种方法又被称作振动固结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一般是让一个4吨重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反复落下,从而达到夯实路基的作用。这种方式在夯实的基础上能够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以及动应力,从而大大提升软土固结的速度。经过这种处理之后的路基,不仅大大提升了自身的承载力,而且沉降量也会得到全面的控制。这种方式对于碎石土、砂土以及饱和度较低的粉土的夯实都有十分重要的效果。此外,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软土处理方式还有振冲法、挤淤法、土工布法以及化学加固法等,在实际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软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选择,从而使得道路的质量得以全面的提升。如图1所示。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施工受到了相关市政部门的普遍关注。而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软土路基稳定性不强的问题,对于道路的整体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对于当地的软土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为之选择针对性的软土路基处理方式,进而在进行规范化处理的基础上使得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坚实性得以全面的提升,为道路投入使用之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上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益林.深层搅拌石灰桩法在公路软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4,20(4):261-262.

[2]蒋海平,胡伟锋.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基路基的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7)156.

[3]王殿海.交通流量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09).

[4]吴益林.深层搅拌石灰桩法在公路软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20(4):261-262.

猜你喜欢

处理方式道路施工软土地基
道路施工中的高性能混凝土强度评定试验研究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施工中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
电动汽车充换电业务涉税问题研究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阑尾根部的不同处理方式
软土地基基础上水利施工处理方法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桥梁软土基础处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