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护士心理弹性影响的分析

2018-05-22张水淼

实用医药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适应性弹性调节

李 蕊,张水淼

现代医学模式的迅速发展,对当代护士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显示[1],由于治疗方案效果有限或患者病情的反复,护士会表现出抑郁情绪。这就需要护士及时去调整自身的情绪。认知情绪调节是通过调整个体认知改变,来对内部或外部、超过自身负荷的生活事件进行调整[2]。心理弹性又称“复原力”“保护因子”,是个体内在的与心理健康正相关的适应能力,是人们抵抗应激、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使个体拥有更好的适应和自我调节能力[3,4]。该研究通过对护士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心理弹性进行分析,旨在为提升护士心理弹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4月—6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济南市某三甲医院内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施测前由专业人员详细解释测评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填写,现场回收。该次发放问卷共150份,获得有效问卷139份,有效率 92.7%。

1.2 工具

1.2.1 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5]采用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CERQ-C)进行调查,该问卷共36个项目,9个维度,又可概括分为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自我责难、责难他人、沉思、灾难化)和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接受、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积极重新评估、重新关注计划)。量表采用5级评分:1~5分别表示“从不”“几乎不”“有时”“几乎总是”“总是”。

1.2.2 心理弹性量表(CD-RISC)[6]由于张建新等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基础上修订,包含自强、坚韧、乐观三个维度。量表采用5级评分:从 0~4 代表“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几乎总是”,总分越高表示弹性水平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因素分析 参加调查人员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其中大专及以下学历者、无子女者比例最大(分别占 69.9%和 52.2%),主管护师以及以上资历者比例最小(5.9%)。见表 1。

2.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弹性间相关分析将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各维度(自强、坚韧、乐观)进行相关分析(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弹性及其各维度显著正相关 (P<0.01),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弹性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2.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弹性间回归分析以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为自变量,心理弹性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共同解释心理弹性方差变异的21.1%(△F=19.050),其中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Β=0.501,P<0.001)对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Β=-0.229,P<0.01)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

表1 基本人口学资料

表2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心理弹性之间相关分析

表3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心理弹性之间回归分析

3 讨论

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使得护士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护士不仅仅是照顾者、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还要承担着协调者、咨询者的角色。面对日益紧张的护患关系,如何面对应激事件以及进行自我调整是护士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刘芳等在对护士心理弹性的研究中发现,心理弹性水平越高,个体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相应的心理症状越少[7]。高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比低心理弹性水平的个体,可以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8]。在该次研究中,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即个体较多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弹性具有正向预测作用,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对心理弹性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即个体越倾向于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的心理弹性能力越高;个体越倾向于使用非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个体的心理弹性能力越低。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是情绪调节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个体从认知方面为适应内外环境需要做出的改变[9]。其中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面对问题,可以帮助个体管理和控制情绪,更好地处理压力性事件[10]。在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弹性存在双向相关关系,可以相互影响[11]。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引导护士使用适应性情绪调节作用,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开展情境性团队辅导,让护士意识到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来克服应激事件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中,提高心理弹性能力,改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SMITH P,GRAY D.The Emotional Labour of Nursing:How Student and Qualified Nurses Learn to Care[M].London:South Bank University,2000.

[2] GARNEFSKI N,KRAAIJ V,SPINHOVEN P.Negative life events,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problems[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8):1311-1327.

[3]蔡颖.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适应的关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4] CORTESE C G,COLOMBO L,GHISLIERI C.Determinants of nurses'job satisfaction:the role of work-family conflict,job demand,emotional charge and social support.[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10,18(1):35-43.

[5]朱熊兆,罗伏生,姚树桥,等.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4.

[6] YU X,ZHANG J.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with chinese people[J].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7,35(1):19-30.

[7]刘芳,卢国华,张瑛,等.护士的复原力和应对方式及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全科护理,2013,11(3):268-269.

[8] PINQUART M.Moderating effects of dispositional resilience on associations between hassl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J].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9,30(1):53-60.

[9]路涛,李敏.我国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研究概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11):76-78.

[10] GARNEFSKI N,KRAAIJ V,SPINHOVEN P.Negative life events,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 problems[J].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1,30(8):1311-1327.

[11]袁孝珺.高职院校学生认知情绪调节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4):92-95.

猜你喜欢

适应性弹性调节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方便调节的课桌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