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图书馆的新思路

2018-05-21谢薛芬

科学与财富 2018年7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

摘 要: 随着高校教育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技术的利用,大学图书馆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出现复合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数据图书馆等三种新型的图书馆模式显现端倪,在可预见的未来图书馆更能发挥“大学心脏”的作用,更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未来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大数据开发利用;数据图书馆;复合图书馆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一般课题;个性化主动服务移动图书馆智能终端创新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201635191)

高校图书馆是支撑高校知识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机构,随着高校教育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云技术的利用,大学图书馆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服务各种不同学科专家、教授所需得的数据获取、数据共享、数据重用、数据加值等等,图书馆馆员必需重新定位自己,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数字、智慧、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在可预见的未来图书馆更能发挥“大学心脏”的作用,它是集传统图书馆(与纸质、实体图书为主)、大数据图书馆、复合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与网络移动图书、电子、高科技、虚拟图书为主)大服务为一体的实体与虚拟图书馆共生、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才能更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稳妥地向未来图书馆迈进。

一、 数据图书馆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将改变我们对数据的看法与认识,科学数据的存在不仅有价值,大数据更是将其能转化为有意义,人们将透过大数据而找到隐藏在大量数据背后的世界,应用已捷足先登,高校图书馆大数据的服务竞争中已落后于他们一步,尽管高校图书馆有资源的优势,但高校图书馆在技术方面的劣势也将限制图书馆的发展,使其难以赶上。如何避免边缘化,将是高校图书馆不得不考虑的一大问题。

信息技术的进步给目前现有的软硬件数据处理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必然催生大数据智能数据管理模式。 过去,中国技术驱动发展的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大数据驱动发现成为一种新的科学进步路线,成为创新驱动社会全方位进步的一种方向。数字技术的日益发展、科学社群的全球化,以及社会大众应对时代挑战的需求,是社会持续变革以及开放科学研究的基础。

科学数据共享能力的提高,使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实现运用数据和相应的数据分析思想来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反映了数字技术应用的核心价值。未来新型图书馆首先要布局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一是以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加强人工智能、商业智能、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加快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技术、非关系型数据库管理技术、可视化技术等基础技术研发,并推动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形成较为成熟、可行的解决方案。三是面向大数据应用,加强网页搜索技术、知识计算搜索技术、知识库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开发出高质量的单项技术产品,并与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为实现未来新型图书馆智能服务提供技术体系支撑。毫无疑问,大数据技术是高校图书馆领域无法逃避的智能云技术发展形态,也为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智能服务模式的转变、知识服务流程的动态监測等业务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应用也需要图书情报界的共同努力。

二、复合图书馆

习近平在 19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四个伟大”,国民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新思想、高素质、高品格有涵养的国民显现出文化、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的提高离不开书-阅读-鉴赏书中知识。新型图书馆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将是提高国民素质、涵养的领头雁,导航员。其次国民阅读高潮必将为图书馆事业构建全新的知识服务技术支撑。大数据、智慧图书在未来图书馆运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图书馆学家苏顿(S.Suton)提出,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的连续变化中存在4种图书馆形态,即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即是智慧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概念的提出,在人们对数字图书馆趋之若鹜,对传统图书馆却又绝不轻言放弃的今天,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再次驳斥了图书馆消亡论的谬论。

复合图书馆是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点,运用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跨越不同载体、不同区域,全球拓展与延伸图书馆服务功能,为信息用户提供更为广泛、全方位服务的一种图书馆存在形态。然而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复合图书馆将是传统图书馆的主体形态和现实选择。只有确定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思路,实现传统图书馆与复合图书馆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未来图书馆才能更好地适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三、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是地道的舶来品,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英国。“智慧图书馆”的概念,随着新信息技术而产生,且代表现行图书馆在未来时间的发展方向,目前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还比较模糊,没有一个标准定义。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观念,认为“智慧图书馆”是由人、资源、空间三要素构成,它以人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具有全面感知、互联、互通、绿色发展、智慧服务与管理等特征。理念性的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质就是图书馆的人文智慧。印度图书馆学专家阮岗纳赞曾说过:“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明确了图书馆的核心定位就是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灵,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人类社会更加文明、和谐、昌盛。如今,我国有许多图书馆学术界专家关于对智慧图书馆初期研究体现了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及智慧图书馆的灵魂、精髓提出较高的研究。智慧图书馆将成为新型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未来图书馆作为智慧图书馆新模式。

四、结语

笔者大胆设想,未来图书馆的整体构思将是一个集传统图书馆(与纸质、实体图书为主)、大数据图书馆、复合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与网络移动图书、电子、高科技、虚拟图书为主)大服务为一体的实体与虚拟图书馆共生、共建、共享的服务体系。当读者走进图书馆无论实体还是虚拟图书馆都会进行身份识别,其次图书馆服务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根据读者需求爱好一系列要素进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未来图书馆智能机器人为读者提供一个个性定制服务APP,读者通过自带数字化设备可及时了解全部个人历史的、当下的文献信息以及全球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根据个人需求筛选分门别类各学科及咨询信息的最新馆藏变化,国内外相关学科发展及信息分析数据等等,读者通过未来图书馆该馆服务器APP获取最前沿、最完整的图书馆个性服务平台。也可委托图书馆导航员协作定制读者个人图书馆,对接咨询的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导航,图书馆传播、导航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未来图书馆将更多通过读者自主行为掌握未来图书馆的利用,形成“图书馆-读者”阅读、查询等必经场所。未来图书馆通过APP提示的方式在指定时间、窗口通过文献存储中心机器人辅助完成实体馆藏文献的借阅。未来图书馆在接待读者的同时,将图书馆相关图书馆元素的数据访问接口全部提供在未来图书馆APP上,读者可通过图书馆APP来检索并实现读者对文献资源查阅及服务预约等功能。未来图书馆将不仅仅工作在传统图书馆封闭的区域中,服务对象也不仅仅是特定的读者。未来图书馆员服务将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馆员的地位将大大提升。未来图书馆员立足自身优势,提升自身涵养,完善内部学科馆员管理,实现整体高校图书馆智库功能,推动高校智库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更能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事业,积极稳妥地向投身信息多元化时代进程中。

参考文献

[1]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Open science [EB/OL].(2015-12-16)[2016-08-10].http://cordis.europa.eu/fp7/ict/e-infrastructure/docs/hlg-sdi-report.pdf.

[2]谢薛芬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浅谈 [G]锦绣杂志2015年第10期.

[3]王 珩 高校智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G]图书馆论坛2015年第10期7-13.

[4]杨卫东、郭玮 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探讨 [G]图书馆建设2004年第02期.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
基于新技术的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
“智慧校园”平台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化发展研究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
智慧图书馆样本书库管理的思考
智慧型图书馆中知识服务模型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