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仪式感视域下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研究

2018-05-21马婷婷林美卿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仪式感青年文化自信

马婷婷 林美卿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种文化心态,也是一种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仪式感是文化自信形成的内在“驱力”和标识,是文化自信的展演和情感“在场”。用仪式感连结青年成长中重要的思想和生命节点、构建日常的生活范式、充实虚拟的网络空间,架构起培育文化自信的结构性网络,让文化自信能展演能表达,能看见亦能被感知,是培育当代青年文化自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仪式感;青年;文化自信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20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97-05

一、文化自信的生成機制

文化自信是一种对文化的身份和价值认同,是对文化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执着信念、对延续文化血脉的自觉担当;文化自信还是一种情感依归,它源于内心深层次的情感需要,是构筑精神家园的基石和民族凝聚力的依托;文化自信更是一种信仰,既是对文化核心价值的道德信仰,也表现为对文化象征符号的虔诚与敬畏,具有不容诋毁亵渎的神圣性和崇高性。

文化自信既是信念、情感、信仰的内化,也是一种外在可视化的存在,它形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沉淀,是人们衣食住行、迎来送往和风俗习惯的生活化呈现。由此,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应立足于自信心态的生成机制,着眼于生活的微观视野,关注青年的自我意识和情绪体验。

自信是一种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称为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自信心态的建立要考虑社会变量,自信“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其次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再次是生存的乐趣与勇气;最后是做事的经历感知、体会与反思。”[1]文化自信是对文化身份和价值的自觉心理认同,亦应该在文化体验过程中自觉产生,要经过文化的认知、感受、接纳、认同、反思等阶段。

由此可见,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理想方式应该是:将抽象性、凝练性、隐喻性的价值观和各种文化形态进行创造性转化,经由一定媒介或途径融入个体生命成长历程中,浸润在日常生活细节中,让青年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满足一定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从对文化的认知、感受上升到对文化的接纳和高度认同;同时,青年对文化的认同和反思也会不自觉地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形成伴随其成长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不断滚动再现,情感体验反复获得,情感能量的持续累积促使文化因子日益深入骨髓,文化自信得以牢固树立。

在这个过程中,对文化自信形成起到关键作用的、由某种仪式或行为带来的渗进价值表征、且能满足青年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情感体验,用一个流行词汇来描述就是仪式感。

二、仪式感及其在培育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1.仪式感辨析

近年来,“仪式感”成为引领青年生活的时尚热词,《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你无趣是因为少了仪式感》《请别弄丢仪式感》等文章频见媒体网络,寻找生活中的仪式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青年发出了这样的宣言:“一个人也要好好地喝茶。……两个人的晚餐会因为一张餐巾变得浪漫”,他们认为“仪式感对于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看似无趣的事情”[2]。

到底什么是仪式感呢?欧美人类学学者很早就对仪式展开研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仪式感”一词,但对仪式中的情感体验不乏深入研究,例如兰德尔·柯林斯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中提出“情感能量”[3]一词,指代仪式中产生的共同情绪或情感共鸣。在国内,仪式感似乎刚刚进入学术视野,对“仪式感”的界定尚不明确,例如,有学者认为仪式感是与心灵产生某种呼应的主体内在的感性活动,同时又渗透着与之对应的恐惧感、道德感、和谐感等具有价值表征意义的情感体验[4];仪式的味道是仪式感在生活世界中最直观的表现,人们内心对仪式的精神性需求就是仪式感[5]。

目前对仪式感的界定多集中于仪式场域,而在仪式感发轫的生活实际中,仪式感却并不局限于常规仪式。仪式感应当覆盖两个领域,一是指在仪式场域中,人们融入仪式情境所产生的心理感受或情感体验。二是指在非仪式场域“拟仪式”般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它是一种生活理念和姿态,也是一种自我约束和个性表达。

与前者相比,后者表现形态更加多重、涉及领域更为宽泛。前者多指向集体仪式,后者更加突出个体行为和自我心灵投射。一直以来,一些学校仪式往往过分追求整齐划一和高度的政治化、形式化,存在“目的模糊、程序失范、形式扭曲、符号缺失和内容阙如等问题”[6]。学校集体仪式魅力的衰落,是青年强烈追寻生活仪式感的动因之一,他们希冀营造生活仪式感获得相应的生命体验,以填补人生仪式的空缺。

仪式感可以在仪式场域和非仪式场域中获得。在仪式场域中,成功的仪式能够通过象征、符号、声音、色彩等元素的运用,创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磁场,营造出超脱日常生活、跨越时空的情境氛围来唤醒仪式感。

而在非仪式场域中,生活中的仪式感多指向个体行为,是一种主动的精神性需求,虽然对行为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并不需要完整严格的程式规范就可以获得,例如对平凡生活的一种不同寻常地“打扮”,对某一时刻的特殊渡过等。

2.仪式感是文化自信形成的内在“驱力”和标识

仪式感是一种感官体验的升华,能在人们内心深处不断激荡回响,对人的心性结构、思想认知、情感气质等产生关键影响。如果说文化自信的形成需要经过文化认知、感受、接纳、认同、反思等几个阶段,那么,仪式感是一个催化剂或助燃剂,它能起到心理学上的“驱力”作用,促使行为主体从文化认知向文化认同阶段过渡。

从一定程度上说,仪式感是衡量文化自信形成的主观尺度,它好比庄子“入梦”、僧人入定或演员入戏,仪式感越强烈,对文化接纳的主动性越强烈,对文化价值的认同度越高。可以说,仪式感的被唤醒昭示着文化自信心态的初步形成。

无论是在仪式还是生活场域,仪式感都对文化自信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标识性作用。在一个仪式场域中,仪式“先天具有以‘互渗律为基础的人类想象和情感体验”[7],想象和情感体验的程度决定了仪式的成效,决定了仪式的意义赋予能否得到承认。由此,仪式感是仪式的核心和灵魂,是仪式得以存续的生命力。对一场特定的文化仪式来说,仪式感决定了其所要表现或传递的文化符号及精神内核,能否得到最终的认同和接纳。

而在一个非仪式的生活场域中,仪式感体现的是一种对文化的尊重和敬畏,是文化记忆和民族基因在行为和态度上的“拟仪式”般的体现。追寻或营造仪式感,以行为主体对文化形态的高度接纳和认可为前提,行为主体坚信文化价值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展演出来,进而满足自身的感官和精神需求。

3.仪式感是文化自信的展演和情感“在场”

仪式感,把厚重、博大的文化习俗,提炼出可以品尝的“味道”,让虚拟、无形的文化自信,成为可“感”化的存在。它是文化自信的情感“在场”,它让文化自信得以直观呈现,成为深厚持久的精神力量,并散发出强大气场,使文化自信心态得到广泛晕染和传递。

其一,文化自信不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它需要践行,亦能够展演。它植根于衣食住行、迎来送往和风俗习惯,借助各种文学艺术形式如小说戏剧、依靠各种媒介传播如网络电视等得到展演和表达,但这种展演和表达不应是刻板的、单调的流程过场,而应是情感“在场”的仪式或行为,不一定华丽、盛大,也许是日常琐事、细微瞬间,却能“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8]例如,晚会或表演的帷幕拉开、节日庆典启动时的光影变幻、器乐演奏前的专注郑重、参观展览时的凝重庄敬,以及在观看比赛时脸上涂抹红旗图案的油彩、阅读时调整柔和的光线、用餐时使用独特纹饰的瓷器等等,都在共同传达着一种对文化的喜爱、温情和敬意。仪式感表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让仪式感更加生动和多元,在情感“在场”的循环往复中,情感能量持续累积,文化自信变得饱满、温厚而持久。

其二,仪式感让文化自信心态得到晕染和传递,使文化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以书法艺术为例,在中国,书写、书法被赋予了许多深层次意义,它不仅是文化表征,也象征品格和个性,体现审美和品味。每一年,陕西师范大学都会邀请老教授们用毛笔字手写录取通知书,一群接近耄耋之年的老教授们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合集中在一起,用笔墨丹青,认真专注地书写每一个名字,犹如一场生动演绎的文化传承仪式,尤其是在这个键盘时代,传统书写的仪式感显得尤为强烈。不再是平常的印刷体,而是芝兰生香、朴茂工稳,每个字都显得与众不同。仪式感正是在传递着这种“与众不同”,传递着长者对后辈的殷殷心意、尊重和期许,亦传递着对中华书法文化的高度自信。收到通知书的学生有的珍而藏之,有的提笔练字,可见,文化自信得到了共鸣、文化得到了传承。

仪式感为文化发展找到了一条创新路径,为文化传承找到了崭新的生存空間。尤其对传统文化而言,这是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新路。时代在发展,文化要创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具有突出的时代意蕴”[9],“儒学的现代出路在于日常人生化”[10],文化的传承则有赖于当代青年。例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爱上中国的传统服饰,他们成立汉服协会,在清明时节身着汉服,吟唱楚辞《国殇》,祭奠亡魂,缅怀先烈;一些青年尤其钟爱国学传统,在业余时间钻研茶道,在端午节艾草熏衣、兰汤净身,在闲暇时沐浴焚香、抚琴赏菊、寻幽听雨……虽然有些行为略显浮夸稚嫩,缺乏足够的内涵支撑,却是文化自信的勇敢展示,值得我们适时地关注和引导。

总之,仪式感体现了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知,是象征、是标点;体现了对生活的隔离或超越,是世俗的对立或升华;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需求,是热情、亦是憩息;体现了全身心的投入,是自律、是约束……而这些,都意味着对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意味着对文化精神和价值的永恒追求。

三、用仪式感培育青年文化自信的路径

用仪式感连结外在文化形态、青年内心情感世界和多重生活实际,正确把握青年成长中的思想和生命节点,关注青年真实和虚拟的生活世界,架构起文化自信的结构性网络,让文化自信能展演能表达、能看见亦能被感知,是培育文化自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路径。

1.用仪式感连结重要的思想与生命节点

青年的文化认知、思维逻辑、理想信念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经过许多环节、涵盖多重层次;青年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成年、就业、恋爱、婚姻、为人父母、亲友死亡等大的生命节点,也会遇到类似第一次演讲、第一份工作、第一个大客户、第一次跳槽等小的生活转折。因此,文化自信的培育应该以青年信仰成长的政治仪式为“纲”,以生命成长的“过渡仪式”为“目”,纲举目张、相辅相成:

一是用政治仪式连结起青年思维发展、信仰成长中的节点(如“二元论、相对性、约定性”[11]等思维发展阶段及“接触、摹仿、学习、反思、深化”[12]等各个认知环节),建构针对不同思维认知阶段的仪式类型,逐步提高青年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和政治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培养他们对党和国家民族的崇敬、热爱之情,最终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二是用“通过仪式”(过渡仪式)连接起青年生命成长中的大小节点,赋予其标志性的结构意义。在青年的成年、入党团、毕业、就业等关键生命节点上,建构一些以责任、独立、自主为主题的仪式环节,让青年在各个人生关口找到心灵支撑,明确身份和责任转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用仪式感构建日常的生活范式

除了用仪式连结青年成长中的重要节点,还应适时引导青年在日常生活中培育仪式感,构建依托不同文化形态的生活范式,让文化自信充分地展演和表达在生活细节之中。

日常生活中的仪式感,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一种自我约束和个性表达,它能给人一种自我暗示,提升行为主体的自我关注度;生活仪式感也是一种对美的感知,是对道德感、秩序感、和谐感的生活体验,它能让人从最初的感官愉悦上升到对深层次的美善及德性的认同;青年成长过程中需要一种秩序和规则来理解和规划日常生活,仪式感契合青年的现世生活需求,它能有效填补过度娱乐消费带来的精神空虚,对提升青年生存质量,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知都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消费生活水平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然而多年来文化传承的代际中断造成的后果却一直延续,当代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生活和文明教养缺乏兴趣和了解渠道,欧美世界“绅士”、“淑女”等贵族文化恰如其时地填补了这一空缺,很快占据了审美制高点。例如,一些青年很是推崇电影《蒂凡尼的早餐》里女主角的生活方式——“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精美的橱窗前,慢慢地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宛若变成盛宴。”[13]其实,这种生活态度或方式不过是给青年提供了愉悦美妙的“感觉极”,充实了他们对优雅精致生活的想象空间而已。针对这种文化倾向,我们不要轻易冠以崇洋标签,对所谓“文化殖民”大加批判,更无需妄自菲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是生机蓬勃、百花争艳,完全可以满足当代青年对文明素养、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当代文化学者,可以多从中华文化各种形态中提炼出内涵丰富、积极健康、情趣高雅、彰显个性的生活范式,“注重加强精英文化塑造”[14],多关注青年的饮食家居、社交职场、休闲娱乐等领域,指向青年衣食住行、起居坐卧、举止应对等生活细节,引导青年从中获得美、愉悦、责任、秩序、和谐的情感体验,让仪式感成为一种生活理念和精神动力,让文化自信通过仪式感植根并呈现于广泛的日常生活当中。

3.用仪式感充实虚拟的网络空间

一般来讲,仪式需要在现实空间中才能进行,但是在这样一个微时代、新媒体时代,网络也为青年提供了一个“互动仪式”的虚拟空间。美国人类学家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身体在场、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共同关注焦点、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构成了互动仪式”[15]。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大量的虚拟社群有著共同关注的话题或崇拜对象,他们针对电视或网络直播节目,利用百度贴吧、微信、微博、知乎等途径,不厌其烦地议论、转帖、发弹幕,即时分享共同的情感体验,排斥持有异见的网络成员,体现出极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些特征表明即使不是身体在场,虚拟在场也构成了一个个互动仪式链,营造出强烈的网络仪式感。

例如,近年一些主旋律电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战狼2》等都在青年当中掀起阵阵议论热潮,他们在朋友圈不断分享转发刷屏,有网友在知乎平台跟帖说:“(《湄公河行动》)没有任何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个如同钢铁洪流的集体。……这就是我们‘中国大片所输出的价值观”[16]。《战狼2》放映后,“热血”、“燃”、“感动”、“过瘾”成为豆瓣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组,这些评价的排列组合,构成一种特殊的网络仪式。

可见,文化自信也能“燃烧”在青年生活的虚拟世界,在网络仪式中“展演”地熠熠生辉。因此,在虚拟社群、微社交、微传播等领域,利用青年关注热播剧集及社会热点的契机,加强文化引导和宣传,将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文化形态转化为表征符号及规范准则,创造性地融入网络世界,引导网络新生代通过“虚拟在场”获得荣誉感、存在感、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体验,这亦是培养和强化青年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四、践行培育路径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构建培育文化自信的合力

青年文化自信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创新,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构建培育文化自信的合力。

其一,充满仪式感的家庭教育是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基石。注重仪式感的家庭,能够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青年从小徜徉在文艺气息中感受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认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其二,结构合理的学校仪式教育是青年文化自信培育的主要阵地。以集体仪式为主体的学校仪式教育体系是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体制结构、伦理道德的浓缩展示,能够渗入集体心理层面构建一个充满象征的意义世界,让民族文化基因植根于青年内心深处。

其三,社会教育则为青年文化自信培育提供了广阔舞台和多重渠道。政府、城镇社区、团体主导的各类教育仪式活动,传媒影视、网络平台、各类生活圈的文化展演,都对青年文化认同心理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2.以仪式感为中心,加强仪式的传承和创新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会性、模糊性、隐喻性等特点容易造成仪式传承中的释读障碍。借助寓意、比喻和形象来理解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象征符号,但是很多文化形态的实质意义湮灭不存,徒留下浮于表面的符号意义——失去“礼”之体的“仪”之用,容易变成“无思想的行为”[17]。象征符号远离现世生活,自然也就削弱了仪式功能,导致仪式构建中出现主题不明、程序失范、符号模糊、形式化等问题。

其二,革命文化的历史性、政治性等特点,使政治仪式激起情感共振成为最大难题。例如,祭扫先烈、入党宣誓等政治仪式的有效开展,需要以唤起人们遥远的历史记忆为前提,要求仪式参与者能够通过对历史情境的回放,激发共时性和共在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和政治认同。然而当代青年对革命文化的认知多以教科书为基础,平面化、样板化、概念化,难以产生时空的代入感和情感的共时性。此外,革命文化的红色乡土特性导致政治仪式趋向单一化、程式化,不易满足当代青年对仪式层次性、丰富性的要求,而一直以来革命文化固化的宣教模式,也造成了仪式的低效和滥用。

因此,针对当前仪式育德效用不显的现实困境,仪式设计者应立足于人类的共同情感,在“了解角色需求、寻找仪式原型”[18]的基础上,充分吸收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理念,借助“情境”、“移情”等理论或观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多关注当代青年特性,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构建内在情感价值依托,找到情感共鸣的基础,激发参与主体的仪式感,让仪式感唤起青年内心深处对文化形态的接纳、认同、反思和重构。

3.以文化要素的有效利用为手段,突出仪式感的营造

“一个仪式就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用感性手段作为意义符号的象征体系”[19],仪式设计者可以多从中华文化形态和中国精神中,大力挖掘契合当代想象和青年认同的文化象征符号,着力强化文化符号从“感觉极”向“理念极”转化。同时,有效利用声光要素,充分发挥声音符号“宣扬政治价值、振奋政治情感、塑造政治文化以及实施政治教化”[19]的功能,注意空间布局、背景标语、服装仪态等有机元素的融会贯通,力争建构起一个个超越时空的巨大“情绪场”,塑造出浸入式的“欢腾”效果,让仪式感在培育青年文化自信中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孔德英.心理学基础与应用[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95.

[2][13]生活需要一些仪式感[EB/OL].[2016-11-05]. http://news.gmw.cn/2016-10/31/content_22739040.htm.

[3][15]蘭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72. 79.

[4][7]崔露什.仪式感的现代性阐释[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王晓丹,论旅游中的仪式与仪式感[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乔凯.仪式育德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4.

[8]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4:87.

[9]肖唤元,秦龙.论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115.

[10]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44.

[11]张改叶,白剑波,郭玉琴.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100.

[12]李东坡.青年信仰的生成机制、发展规律与危机消解[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9.

[14]张妍,李庆霞.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家园“意义”层面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5):118.

[16]邹雅婷.<湄公河行动>点燃网友爱国情[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0-14(9).

[17]C.Bell.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M].New York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19.

[18]余清臣.学校文化的载体:仪式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24.

[19]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2.

[20]王海洲.试析政治仪式中的声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1(3):55.

[责任编辑:庞达]

猜你喜欢

仪式感青年文化自信
《小王子》的光芒照亮整个荒原
论互联网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中的仪式感营造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安托南·阿尔托对后现代戏剧的影响探微
少年成长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