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8-05-21吴争春
吴争春
摘要: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欠佳的背景下,以慕课为基础,采取线上教学与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使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优势互补。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的教改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因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学习心理需求,获得大学生较普遍的认同。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需加强线上学习诚信监控、师生情感交流和论坛有序管理;提升面授课教学质量则需从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衔接、精心设计面授课堂教学活动和建立适合混合式教学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SPOC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5.01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5-0056-04
如何用网络技术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是当前国家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问题。本文从一线教改实践经验出发,探究慕课背景下如何运用混合式教学理念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模式。
一、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背景
1.思政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高校思政课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状态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第一,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够紧密。李大钊曾说:“凡是一种学问,或是一种知识,必于人生有用,才是真的学问,真的知识,否则不能说他是学问,或是知识。”[1]第二,教学方式的互动性不够。当前各高校的思政课基本都是合班上课,学生人数多,不利于互动教学的开展。根据心理学理论,“群体成员的互动次数和程度与群体人数呈负相关,与群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群体成员的交流的可能性呈正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个体在群体中付出的努力程度会相应减少”,这就是“社会懈怠”理论。[2]第三,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不够。在形式上,过程性考核比例偏低;在内容上,知识性内容的考核重于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核。第四,数字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经过多年的建设,思政课已储备大量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包括精品课、视频公开课、微课、慕课等。然而,由于网络资源的分散,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近年兴起的“混合式教学”给我们带来启发。
2.“混合式教学”带来的启示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伴随互联网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兴起的一种教学理念,所谓“混合”,就是把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3]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思想。二是互动教学思想。三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思想。混合式教学理念为有针对性地解决思政课教学问题带来如下几点启示:第一,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教学模块解决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鲜活性统一的问题。混合式教学包含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为本,线下面授内容则可以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小专题的方式讲授,从而解决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鲜活性的问题。第二,通过线上论坛和面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在众多的数字资源中,近年兴起的慕课是最适合运用于混合式教学的网上课程资源。第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过程性考核使评价更科学。线上考核包括单元测验、论坛讨论发言、单元作业测评。线上评价既有电脑自动评分,也有同伴互评和老师评价。线下考核包括面授课堂参与情况及期末考试测评。更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有助于持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思政课慕课建设创造的条件
合适的网络课程资源是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前提和条件。2014年以来,思政课慕课在争议中蓬勃发展,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已经上线的大学思政课慕课已达14门。
思政课慕课的建设,为混合式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如何趋利避害,运用好慕课来推动高校思政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需要实践来检验。
二、基于SPOC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笔者所在的中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慕课于2016年4月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上线。2016年秋季学期,笔者选取了4个教学班,依托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同步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功能,[4]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
1.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第一,在教学场域上,分为线上教学与课堂面授两个模块。线上学习与课堂面授按周交叉进行。
第二,在教学形式上,将线上理论教学与线下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以老师讲授为主;线下以实践教学为主,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老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创设情境、提供展示平台。
第三,在实践教学方式上,将课外实践与课内展示相结合。课外实践形式为项目导向的小组合作探究。课内实践则是指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在课内展示,其方式主要有主题演讲、话题辩论、田野历史考察汇报。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将线上线下过程性考核与线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线上考核包括单元测验和论坛讨论。线下考核包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汇报、课堂讨论、网上学习成效测验等多种方式。终结性考核是指期末线下考试,以笔试和开卷的方式进行,考核项目及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如下表:
2.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情况分析
为了解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体验、感受和评价,我们设计了结课问卷调查,共投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率97%。以下就问卷做简要分析。
第一,学生是否赞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问卷统计结果显示,74%的学生喜欢混合式教学模式,26%的学生倾向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年级学生对传统课堂讲授模式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喜好比例略有高低。
第二,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关于网络在线学习的优点,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四个选项:A.学习更自主方便;B.学习资源更丰富;C.老师讲授的知识点更系统清晰简洁;D.网络教学使讨论发言更自由。各选项入选比例依次为89%、58%、58%、47%。此外,视频可以重复观看、内容更形象生动、可配合其他网上资料学习、有不同专业的同学之间的观点交流等,也被不少学生视为在线学习的优点。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的不足有:其一,网络学习缺乏监督,学习自觉性不够(76%);其二,网上作业容易出现舞弊现象(61%);其三,看视频学习不如课堂老师面授亲切生动(43%);其四,网络系统不稳定影响学习体验(30%)。此外,学生自己列举出的在線学习不足有:网上作业量较多,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容易忘记作业提交截至日期;寝室看视频时容易受外界干扰;缺少与老师同学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等。
第三,学生对在线模块与面授模块的认同情况。为了解学生对在线教学设计和线下课堂教学设计的满意度,我们设计了相关选项,下表为各个专业班级学生对两个模块的认同比例:
依据混合式教学理念,我们在设计课堂面授活动时,既考虑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了三类面授课堂活动:一是话题辩论;二是主题演讲;三是专题讲座。问卷反映,学生比较喜欢话题辩论和专题讲座两种方式,赞赏比例分别为40%、41%。学生喜欢“话题辩论”的原因有:其一,能在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中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其二,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问题,使同学们对历史问题的看法更全面、更深刻;其三,辩论过程的不确定性,使课堂更有趣。老师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和话题辩论活动相当的欢迎度。学生认为,与同学上台主讲相比较,老师讲授的内容更具权威性、系统性、启发性,老师讲授的知识脉络更清晰、条理性更好,使学生受益更多。
第五,学生是否支持老师继续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参与教学改革的学生绝大多数不仅是首次听说慕课,而且是首次体验混合式教学模式,他们对课程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决定着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是否有必要继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1%的学生赞同继续混合式教学改革。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体会与思考
经过一轮的教学改革实践,笔者对基于SPOC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有了切身体验和感受,对如何改进这一模式也有几点尚不成熟的思考。
1.思政课与互联网融合是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改方向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互联网已成为便捷高效的信息集散地、思想交流场,各行各业都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提质增效,大学思政课也应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时代“利器”,趋利避害,使之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所面对的“90后”和即将面对的“00后”大学生成长于信息化时代,他们被称为“数字原住民”,互联网已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交流的最重要工具。混合式教学改革获得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和支持,说明这种教学模式是符合大部分学生学习心理需求的。问卷结果反映,引入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获得学生点赞的原因在于:一是便捷性。慕课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学习者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上可以有更自主的选择。二是互动性。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多,教室大,课时有限,师生互动受限,慕课讨论区的设计则为更多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提供了可能的机会和平台。三是生动性。慕课视频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课程的呈现方式更加生动,音乐、动画、文字、影视资料、文献等多种要素通过技术融合进课程中,大大增加了思政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思政课慕课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第一,在线学习诚信问题。通过问卷与访谈获悉,涉及诚信的问题有:不认真观看视频、抄袭他人帖子、复制网上内容应付作业等。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不能杜绝,但可以改进。改进的措施包括:技术层面的防舞弊设置、育人层面的网络学习诚信教育、管理层面的相关制度建设。第二,师生情感交流问题。线上学习缺少真实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是慕课学习者反映较多的问题,也是质疑慕课是否适用于思政课的学者们的担忧。实践表明,单纯的线上教学的确存在这种不足。但笔者认为不能因噎废食,可以从两方面改进线上师生情感交流:一是增强网络师生互动交流的时效性,使学生的疑问能及时得到老师回应;二是增加面授课课时,以线上教学为辅,课堂面授为主。第三,论坛有序管理问题。慕课论坛是师生之间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利用得好可以发挥慕课的互动优势,管理不到位则会产生无序问题。
3.混合式教学如何提升面授课教学质量的思考
改革实践表明,课堂面授环节是混合式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绝不能因线上教学而削弱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使面授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加强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彼此相互关联又相得益彰。混合式教学中面授课的功能定位,一是答疑解惑,二是拓展深化。在设计课堂活动主题和专题讲座内容时,应使主题既与线上教学内容有关联,同时在外延上有拓展、内涵上有深化,既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呼应,又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联,这样才能使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第二,精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避免活动流于形式。混合式教学背后遵循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有两大部分,一是学习环境的设计,二是学习策略的设计,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5]第三,建立混合式教学管理机制。教学管理制度能否跟进,是混合式教学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6]与混合式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师网络教学技能培训制度、面授课小班授课制度、数字化校园网服务功能完善机制、网络教学平台维护机制、混合式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等。
参考文献
[1]李大钊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42-443.
[2]曹水群.“思政课”合班上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观察,2015(25):84-86.
[3][5]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39.
[4]赵浚,胡晓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SPOC模式的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59-62.
[6]封莎,王平.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9-62.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