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考新闻的特点与问题分析
2018-05-21崔鲸涛
崔鲸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和加快推进,极地科学考察备受世人关注,成为了新闻“富矿”。由于采访条件受限、专业性较强等因素影响,媒体对极地科考报道存在数量较少、形式单一、缺乏深度等问题。文章结合笔者参加极地科考的采访实践以及相关工作经历,就极地科考新闻的特点及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并对极地科考新闻的发展问题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极地科考新闻;特点;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9-0001-02
1 极地科考新闻的概念
极地科考新闻就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与极地科考有关的、能够引起公众关注的事实。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极地科考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其范围涵盖了现场考察、科学研究、后勤保障、环境保护与管理、人员技术交流、政策规划等方面。极地科考新闻就是伴随着我国极地科考活动而产生的一个新闻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既是我国极地事业迅猛发展的结果,也是宣传我国极地科考活动从而促进极地科考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极地科考活动的及时、广泛而深入的报道必会引起公众对极地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人类对极地的科学探索等一系列问题的极大关注,从而促进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因此,探讨极地科考新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 极地科考新闻及其采访的特点
极地科考新闻除了具备一般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外,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专业性强
极地科考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考察,研究领域涵盖了海洋学、生物学、冰川学、高空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环境学、测绘学等多个自然学科[1]。极地科考新闻如实记录了科考人员所进行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它们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记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且要在采访过程中不断地向极地科考人员学习,力争最大限度地丰富自己的有关极地科考的专业知识。
2.2 战略性强
极地科学考察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重大国家战略密切相关。新的《国家安全法》将极地纳入安全维护任务之中。我国在极地开展的科学考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极地资源,提高科学认知水平,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现在,北极航道已被定义为“冰上丝绸之路”,这一结果来之不易。我国第5次、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分别首次穿越了北极东北航道、北极中央航道和北极西北航道,这些科考活动的开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冰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抓住这些重大新闻事件所做出的及时报道,就使得科考新闻作品饱含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
2.3 现场感强
10余年来,每次开展南北极科考活动时,都会有媒体派出几名记者参加极地科考队,随队采访报道。可以说,随队记者是极地科考的参与者、记录者,跟随科考队在科考工作全程中进行现场采访报道。这不同于许多新闻事件的报道,即新闻事件发生时并没有记者在新闻现场,所做的相关报道多是事后的采访,并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现场的情境。对极地科考采访而言,随队记者可以说是每天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可随时随地进行采访报道工作。这就要求记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现场的鲜活人物、精彩镜头、典型场面等。
2.4 采访时间跨度大
由于受南北极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我国极地科考的时间具有局限性,时间跨度较大。像我国南极科考时间为每年11月初至次年的4月中旬,北极科考时间为六七月份至九十月份。这就意味着,采访南极科考将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采访北极科考大约要3个月左右。这就要求随队的记者要有“长期作战”的意识,保持“持续作战”的斗志和能力。
2.5 采访难度大
海上及南极大陆环境变幻莫测,采访难度大。暴风雪、白化天、极寒、极旱、氧气稀薄……不夸张地说,南极考察每一步都游走在生死的边缘。除了环境恶劣,采访条件也十分有限。由于船舶在海上航行,通信不便,记者很难上网查阅文献资料。另外,极地现场考察期间作业时间不固定,不规律,经常是“连轴转”,记者采访强度很大。新华社记者张建松在参加第30次南极考察期间,在工作最忙碌、最紧张的阶段,她每天都是在吃救心丸的情况下进行工作的[2]。
2.6 采访突发事件多
由于现场不确定因素多,极地科考突发事件较多。在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过程中,科考队就遇到了在南极救援遇险的俄罗斯游船、“雪龙”船自身被困突围、紧急搜寻马航MH370失联客机等突发事件,这些自然也是举世瞩目的重大新闻事件。面对突发事件,随队记者就是突发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要迅速准确做出判断,及时恰当进行报道。
3 我国极地科考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
我国极地科考新闻是伴随着我国正式组织实施极地科学考察而出现的。从1984年至今,已有近200位媒体记者参加了南北极科学考察。其中不仅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记者随队采访,还有《解放日报》、《大连晚报》、《青岛日报》、江西电视台等地方媒体的记者。这些记者克服种种困难,用手中的摄影机、摄像机等忠实地见证和记录了历史的同时,也成就了一部辉煌的极地新闻报道史[3]。
然而,目前极地科考新闻报道形式单一,内容缺乏深度,尚未引起媒体的足够重视。
3.1 报道形式单一
目前,极地科考新聞报道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是极地科考队的行踪报道,一事一报,以消息为主,且报道大多散见于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传播力度小。
3.2 报道内容浅显
受限于极地科考的专业性强,记者大多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站位不高,导致了报道内容过于浅显枯燥,成就式报道和应景式报道多,对科学考察背后的意义挖掘得不够,与民生问题契合得不够。例如,在第8次北极考察期间,科考队员首次在北极地区开展了对海中微塑料的监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新闻点。微塑料问题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且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记者可以深入挖掘其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的意义。遗憾的是,随队的新华社和《中国海洋报》记者仅发了简单的消息,缺少深度报道和科普工作。
3.3 媒体关注度低
限于极地科考的具体条件,每次科考随队记者名额很少,众多媒体随队采访报道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加之媒体对该领域新闻研究较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我国媒体对极地科考新闻关注度普遍较低的局面。尤其是内陆地区的媒体,参与度和参与热情极低。
3.4 报道及时性差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通信能力不足,导致极地科考新闻报道不能保证第一时间传回国内,新闻的及时性相对较差。例如在第8次北极科考期间,由于处于高纬地区,网络通讯中断,“‘雪龙船首次穿越北极中央航道,开辟联通欧亚大陆的海上新通道”的消息迟了一周才传回国内。
4 应对措施与建议
极地科考力量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从战略高度看待极地科学考察,全面强化和优化极地科考新闻报道工作应该引起新闻界广泛关注。当务之急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媒体参与度,提升媒体关注度。随着2019年我国第二艘极地考察船“雪龙2号”入列,“向阳红01”船和“向阳红03”船等有极区作业能力的新型科考船的加入,未来我国每年会有多艘科考船加入极地科考航次。另外,从2017年中国第8次北极科学考察开始,每年我国都会组织开展北极考察(以前两三年才组织一次北极科考考察),实现常态化。国家有关部门应考虑让更多的媒体参与极地科学考察的报道,特别应该向内陆地区的媒体倾斜,以便推动极地科考新闻的发展,增强全民的极地意识和海洋意识。
二是拓展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地球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使得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极地问题关注度和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化。媒体应站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视野下对极地科考新闻进行深入报道,多视角、多维度拓展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让极地新闻更“解渴”。
三是注重记者能力的培养。作为极地科考新聞的创作者,记者要练就“十八般武艺”。极地采访名额有限、机会难得,随队记者应该尽量掌握多种报道手段,既能写文稿,也能拍照片,还要能摄制视频新闻。更重要的是,由于极地领域专业性极强,如果没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记者很难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将极地科考新闻报道得更充分、更有质量,应当是媒体和记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心怡.浅论改善和加强极地科研档案工作及其策略[J].发展,2015(11):82-83.
[2]葛蕾,张建松.海洋新闻使者[J].青年记者,2015(28):32-34.
[3]董志敏.极地报道的魅力[J].电视研究,2007(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