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看轻音乐课堂里的这些事—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有感

2018-05-21侯杰

中国音乐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吴非音乐课音乐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是全国特级教师吴非继 《不跪着教书》 《致青年教师》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书中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用理性、直白的话语剖析了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都促使教师要不断地反思。在吴非老师的眼里:“人的一生,有十二年要在小学和中学的课堂上度过,课堂上发生过什么,课堂将会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影响,教师不能不思考。”①

我们的音乐课堂发生过什么,是否都能引起我们音乐教师的足够重视呢?这些年来,可以说我们的音乐课堂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越来越多富有创造力的、高效的教学形式被引入了课堂,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也越来越强烈。但在热闹、欢快的课堂气氛背后,一些音乐教师也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音乐课开始追求虚假的浮华与繁荣。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教师的获奖代替了学生音乐学习的真实感受,使得教师教学的功利之风开始不断侵蚀日常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音乐课堂面临着“失真”的危险。因此,重新思考课堂和人的关系,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阅读此书后最应该去追问的问题。

一、音乐课堂要“留有余地”

音乐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教师的表演示范、音乐游戏活动的展开,都会占用不少的时间。当然,这也是音乐课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自身魅力所在。可是,这里也隐藏着一个问题,我们的音乐课是不是占用了学生本该切磋、交流、大胆亮出自己观点的时间呢?音乐课是否也变成了教师的“满堂灌”呢?我们认为,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一些音乐教师将对课堂的认真负责误解为内容是否够多,教学环节是否缜密,使得教师犹如一部机器,严格而规范地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步骤运作。这样的音乐课对于教师而言也许是高效的,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节不发声、不思考、不表态、没有生气的音乐课。

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如果有人说我的课堂‘安排得很紧’,我也许不认为那是表扬,而会认为是缺憾。我安排的教学内容多了一些,提问多了一些,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少了一些。我不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累,也不想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感受压力。”②对于音乐课而言,它承担着学生音乐素质提升的责任,但是要建立在尊重学生差异、学生状态的基础之上的。进一步说,学生主体性特征的体现,绝不是靠“填”得满满的音乐课可以实现的,教师唯恐学生想不到、做不到,抢先把话说完了,把事做完了,学生自然也就不愿意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了。

音乐课堂要留有“余地”,正如吴非老师所言,音乐教学不应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教学操作,而应该被看作是“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他自觉地发挥一下、延伸一下,让他产生新的疑问,让他有创造的尝试”。当然,这里我们也要慎重地提出一点儿,给课堂留有“余地”,并不是让教师从教学活动中退出来,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小组讨论来代替教师的引导作用。事实证明,音乐课堂全程由学生来“操办”,并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欲望,反而会因为学习目的不清晰,大大降低了他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其实,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愿意主动参与,首先要归功于教师对学生引导有方。那种完全靠学生自发参与的音乐课,可能在开始进行一两节课时学生还会有兴趣,但不用多久,这种参与的热情、兴趣就不可能存在了。此时,他们内心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指导。因此,学生需要教师的引导,而教师的这种参与并不会与当前强调学生创造性、思考性的课堂精神相违背。我们要意识到,为音乐课留有“余地”,其本质是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平等地参与课堂音乐活动,平等的氛围与自由的空气,也是保证师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活动的最根本保证。

二、音乐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衡量一堂好的音乐课的标准有很多,比如课堂气氛是否轻松、活跃,音乐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音乐基础,师生是否都能在活动中获得一种审美愉悦体验等。但就一节好的音乐课而言,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音乐课由于其自身实践性、游戏性的特点,一节课下来,学生往往有大量的时间是在各种律动、舞蹈、歌唱表演中度过的。在此过程中,倘若教师不去关注学生对音乐体验的感受,不去关注他们对音乐文化的见解,甚至对音乐作品的怀疑与批判,那么这样的音乐课还不能称之为“好”。因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今后更进一步的音乐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当下的音乐学习,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音乐发展。

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我们做教师的,如果不能在课堂上说心里话,学生怎么可能成为有正常思维的人?同样,如果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发现并提出问题,不能发表个人见解,那样的教学又能有什么价值?那样的课堂谁会怀念?”③的确,在音乐课堂上本该有师生间精彩的交流,本该有学生对某一音乐文化现象的侃侃而谈,但都因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兴趣等,而使学生心灵麻木,只求教师告诉他们最后的标准答案。其实,在音乐课上很多问题本身就是用来“想”的,不需要标准答案,没答案比有答案更有趣。有智慧的音乐教师总是可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而不会向他们穷追不舍地要正确答案。

在交往思维的音乐课中,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问题,隐含着一种主导权,教师与学生之间还不能算是完全平等。交往音乐教育理论认为:“在开放性的音乐教学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是一种创造和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社会阅历、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产生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和诠释,这些过程都是动态生成的,由此可见,对话是走向交往的音乐教学的基本模式。”④因此,在音乐课堂上教师既要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更要尊重学生个体对音乐的不同见解。教师决不能因为某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总是发表“与众不同”的看法或“五音不全”而去嘲笑他,也不能对那些还不敢在课堂上“发声”的学生失去信心。因为,从现代课程观来看,音乐课堂中的教师、学生、音乐文本早已不再是一个个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只有在开放而宽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对话、沟通,彼此之间的关系才能变得更加紧密、融洽。

三、音乐教师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学生

在基础教育中,由于音乐课没有升学压力,学生不需要像其他课程那样,强迫自己要在课堂上记住多少知识,它更像是一种合作性强、趣味性高、审美体验深的艺术表演活动。因此,在音乐课上时时都充满了教师与学生欢快的笑声。在当下的教育机制中,音乐课能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音乐教师能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教师,这其实并不意外。“当其他主科教师因任教的课程学生不喜欢而受到学生冷落时,我们音乐教师正因为学生热爱音乐而爱屋及乌被暗恋。”⑤当然,我们音乐教师无意与其他主科教师比高下,但不能否认,音乐教师自身洒脱、浪漫、柔情的艺术气质确实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因此,我们这里要说“亲其师,信其道”,音乐教师自身的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

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学生在课堂上能记住的,往往未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科知识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特别是在当今。他容易记住的,常常是教师的言行特征。”⑥在音乐课堂上,音乐教师一定也会对各种音乐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倘若没有对音乐进行辩证、理性的思考,没有深度的音乐理论学习,音乐教师就有可能信口开河地在学生面前做出一些错误的评价,无形中给学生灌输了不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对学生的危害就很大。

比如,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语境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不同音乐文化间的对话与理解,这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音乐与相关文化”版块中也有明确的解释。然而,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关注音乐审美价值的同时,却忽视了音乐的非审美价值。其实,不少民间音乐文化恰恰是作为人的生活而非审美而存在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儿,这就有可能导致教师将那些不符合主流音乐(或者西方音乐)审美价值标准的音乐视为“落后”与“低级”的音乐。即便有些教师不会直接说出来,但心里也会因为“听不懂、不好听”而表现出冷漠的姿态,从而使学生也失去了对这些音乐文化进行探究的兴趣。因此,当教师以“听不听得懂”或者“好不好听”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维去筛选音乐、评价音乐时,那么他所教的学生也必然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音乐文化价值观。这就造成学生只能看到主流音乐文化的精髓,而看不见其他音乐文化的精髓,不仅会严重阻碍他们进一步的音乐学习,也会波及对其他人文学科的探究。正如吴非老师写道:“课堂上教师涉及价值观的错误的、不负责的言论,都将产生恶果,而且将出现在未来。”⑦因此,寻求对不同音乐文化的意义解释,突破固有的音乐思维定式,有利于师生共同形成一种文化多样性或者文化多元化的思维,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不同音乐文化展现、对话的舞台。

四、音乐课不要过度“打磨”

所有的课程都需要“打磨”。适度的“打磨”既保留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大的思考与发挥的空间,深受师生欢迎。但过度“打磨”一节课有无必要,它对课堂的不利影响有哪些呢?面对这些问题,吴非老师在书中谈了自己的感受:“‘打磨’,为的是更‘光’一些,更‘滑’一些。这种纯技术的活儿,只是教师一方的,课堂另一方的学生要不要也‘磨’呢?我就不太懂了。教学设计精致,固然有好处,只是如果一味机械打磨,过于精细光滑,反而单调无趣。”⑧实际上,在书中吴非老师不仅对反复“打磨”一节课的行为予以了批评,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度“打磨”背后的功利性动机。“有教师愤然揭露,某位教师赛课,有专家班子为其筹划,前后打磨了两个月!两个月间,很多教研室工作停下来,为准备这节课开绿灯,借不同学校的班级试教。我不敢相信,也不敢不信。”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音乐课堂上也是可以看到的。特别是在一些音乐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会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学生,甚至事先与学生打好招呼,让学生配合自己一起把这节课表演好。因此我们会看到,在公开课上被教师“点”到的学生,都示范得很完美,回答得很精彩。每个环节的时间都被教师掐算得毫秒不差,更为甚者,当教师话音刚落,下课铃声便响起,一节课就这样在看似完美无瑕的预设中结束了。

这种被“打磨”过度、装饰过度的音乐课,即便在教学赛课中获得不错的成绩,也会因为“假”而被学生所抛弃。音乐课不是表演课,教师不能把课堂当舞台肆意地突显自己,即便在公开课上教师有想“出彩”的念头,那也应该是在学生真实表现、大胆思考之上教师即兴地生成出的“彩头”。其实,越是优秀的音乐教师越是能在公开课上去追求音乐课的“真”,去释放学生的音乐热情。因为,还有什么比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每位学生的不同音乐个性,更能让教师高兴的事情呢?正如雷默所说:“音乐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尺度,需要为所有的学生奉献尽可能充分地分享他们文化中的音乐之丰富机会……不管他们的参与水平或他们的特定角色如何,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最好地培养他们音乐智力和创造力的教育,促成他们有效而满意地实现他们所选择的角色。”⑨

五、音乐教师也不宜过多听课

当下,听课早已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常态,甚至有不少学校对教师在每学期的听课数量都会有严格的要求。而听课也是教师向同行特别是优秀的同行,学习取经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毫无疑问,通过听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获得很大的提升,教学自信也能变得更强。当教师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听课上,祈求通过听课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时,这样的听课就未必有好处了。

吴非老师在书中写道:“我提醒过一些教师,听课太多,徘徊游移,也有可能丧失基本判断,对专业发展未必有什么好处。在一些学校发现,读书多、爱思考的教师只会比模仿的教师发展得好……一味听课,如舍本逐末,得其皮毛。青年教师的成长,不在于他听了多少课,而在于他会不会‘听’。”⑩

这些年来,音乐课中的观摩课同样也让教师看得眼花缭乱。观摩课上各种名师、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的确让教师们拍手叫好,因此一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愿意将这些课的整个流程全盘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上。可接下来的普遍问题是,当这些好的方法在自己课堂上运用时,却完全没有了观摩课上学生那样热情的反应。例如,一些教师听了,甚至参与了不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名师课,可回来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却效果不佳。因此,若教师不去思考名师为什么那样设计,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自己的学生音乐能力又有什么不同等问题,听课就无异于画虎类犬、亦步亦趋。

就像吴非老师说的那样,音乐教师要有属于自己个人的时间,用这些时间去阅读与思考,这才是提升自己教学实力的关键。爱因斯坦曾说“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因此由一名教学平庸的教师蜕变成优秀教师,甚至是名师,是需要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开掘出自身生长的源泉,在安静与朴素的过程中去积累自我成长的伟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这无疑也是他(她)的成长之路。

注 释

① 吴非《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② 同注①,第69页。

③ 同注①,第103页。

④ 朱玉江《交往音乐教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65页。

⑤ 郭声健《守望音乐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⑥ 同注①,第29页。

⑦ 同注①,第31页。

⑧ 同注①,第157页。

⑨ 〔美〕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年版,第439—440页。

⑩ 同注①,第161页。

猜你喜欢

吴非音乐课音乐
丢失的猫
音乐
我的成长之路——参加“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上好音乐课的三点思考
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众生相
一个姑娘混职埸
一个姑娘混职场
一个姑娘混职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