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问题
2018-05-21毛一梅
毛一梅
2006年财政部连续颁布了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这标志着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完成。在基本准则中,第一次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纳入我国计量属性之中。
从2006年开始,我国在会计准则体系中,积极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38项具体准则中有23项涉及到了公允价值计量。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2014年新颁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又全面地提出公允价值运用的框架,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的计量以及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三个方面给出了规范性的建议,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公允价值理论分析
(一)公允价值的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增加了一些对公允价值的计量要求,和相应的价值确认方法。
1、估值技术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规定,在确认资产或者负债公允价值时,选择的估值技术主要有成本法,权益法以及市场法。
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生产费用价值论,资产构建过程产生的成本影响着资产的价值。一般而言成本法的评估思路是先计算资产的现实重置成本,按照现实的条件减去各项损耗。损耗主要有磨损产生的实体损耗和,技术进步导致的功能性损耗,以及外部市场变化产生的经济损耗。基本的计算公式表述为:
资产的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损耗
收益法主要是基于效用价值论。资产的价值是通过资产发生的效用决定,而效用则表达在资产给拥有者产生的收益上。收益法,一般通过预测资产所能带来的收益,然后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来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
式中代表未来第i个收益期的预期收益,r代表折现率。
市场法主要以马歇尔的均衡价值理论为基础,该方法主要在市场上率先寻找与被评估资产类似的参照物,然后对资产与参照物的差异进行调整,将参照物的成交价调整至资产的公允价值。市场法的公式可以表述为:
2、公允价值的层次
为了加强公允价值计量披露的统一与可比性,应该把企业估值技术应用的输入值分作三个部分。企业应当优先使用相同资产或负债于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其次使用直接或者间接可观察输入值(第二层输入值),最后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为了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优先使用第一层次输入值,即可观察输入值,其次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3、对非金融资产等的要求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规定,企业在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进行计量的非金融资产的过程中应当考虑该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最高最佳用途,一般指的是在法律上允许,技术、经济上可行,能够给被估对象带来最高价值的使用。例如在计算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时,由于房地产的用途具有多样性,房地产可以当作工业用地,住宅用地,也可以用作商业用地。不同的用途会有不同的价值,显然房地产用作商业用地时房产价格最高,当用作工业用地时,房地产的价值最低。因此,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时,应当在最佳用途的基础上进行评估。
(二)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对计量的信息披露作出了一些要求。第一,企业披露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信息时,要把资产或负债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的信息。第二,要把公允价值计量划分为,持续的还是非持续的,同时根据公允价值计量的三个层次进行披露。其中就披露第一层次的转入与转出,就第二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来说,企业要披露公允价值,应用的估值技术以及相应的输入值信息。就第三层次输入值还应披露公允价值中,使用的、重要的、可合理取得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量化信息。
二、公允价值会计在理论指导方面的难点分析
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公布,我国的公允价值有了一致的标准,在运用上有了指引,为公允价值的进一步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重要一步。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
(一)缺乏交易假设
在评估一项特定资产或者负债的公允价值时,被评估资产往往不会真正参与资产交易业务,进行资产的买卖,仅仅是评估师将资产置于模拟的交易中,进而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交易假设即是将资产置于“市场交易”中,从而模拟特定资产的交易市场进行评估。因此,交易假设是确定资产或者负债公允价值的基本前提。然而,公允价值存在这样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这个定义表明和强调了资产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在定义中并没有说明实际被评估的资产处于一种交易假设的前提下。这里的有序交易有个限定词“发生”。这可能会使人们认为,公允价值必须是在计量日或者相近的时间内实际发生的交易中所实现的价格。
因此,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存在理解要求高操作难点高的问题,对资产公允价值必须加入交易假设,将被评估资产置于模拟的交易市场中。
(二)受市场影响大,难以反映市场的内在价值
资产或者负债的价值种类有很多,主要有清算价格、内在价格、市场价格。清算价格主要指的是资产被迫清算时的价格;内在价格,是指资产在未来能够创造的价值,内在价格受企业多种因素的影响。资产的市场价格,是指资产在交易市场中大家能够接受的价格。往往,在资本市场上,这三种价格并不完全一样,三者有巨大的差距。
在确定一项资产的价格时,最准确的是采用资产的内在价格。然而根据39号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允价值的概念接近于资产的市场价格,因此这就必然导致公允价值易受市场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资产所能实际创造的价值。当经济处于增长期,市场处于活跃的状态,资产的市场价格将会异常高于实际值;然而,等到市场处于一种低迷状态时,受市场情绪的影响,资产的市场价值会低于低估。这种,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不利于经验管理者的决策和日常管理,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影响。
三、实务运用中的阻碍
除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在理论上存在的漏洞外,在会计实务实际的操作中的运用,同样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估值技术在实际运用的限制
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介绍了成本法,市场法以及收益法,三种主要的估值技术。然而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三种技术的运用,必将存在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1、成本法
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尚不成熟等原因,成本法定将被用作主要的估值技术而广泛使用。成本的优点主要在于,考虑了构建资产的各种成本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减值损耗,从而使估价较为准确。但是成本法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一是成本法计算较为复杂,计算量较大,因此,所引起的误差也就较大。还有,成本法对历史资料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在通过历史资料获取信息时必须注意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资产成本的构成具有多样性,但从评估角度来看,公允价值所包含的成本应该是必须的耗费,因此对于某项资产的成本耗费需进行甄别,剔除不合理的成本费用。而相关成本的辨别工作,耗时耗物。
2、市场法
市场法是相对客观的估值技术之一。其方法由于比较参照物的价格,比较易于理解和接受。并且能够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信息。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如下的一些阻碍。首先市场法对产权市场的成熟度较高,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立时间较短,相应的市场体制机制还不太健全,因此并不满足充分活跃的市场前提。相关交易的案例,还无法通过市场寻找的到。还有市场法对资产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即资产是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因此资产必须满足可比前提。由于,市场上还有大量的资产属于专用类资产,因此无法从市场上寻找到参照物,也就因此无法使用市场法进行评估。再次,我国的资本证券市场变化较大,资产的价格波动巨大,因此,选用市场法进行估值时,参照物的价格确定也即影响较大,资产的估值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最后,市场法需要对被评估资产与参照物的差距进行调整。由于,在调整相关的因素时,并没有一定量化指标,通常是根据表面数据或者工作人员的经验进行分析,因此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进而影响估值结果的准确性。
3、收益法
收益法作为一种考虑了资产未来的收益以及货币时间价值的估值技术,是一种十分完美也是最客观公正的估值技术。但由于收益法不确定性更大,因此在实际的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更多。首先,收益法的使用具有巨大的主观成分,估值结果受主观影响的结果更大。收益法,需要对未来的预期收益,和确定相应的风险报酬率。由于,企业未来的收益的预测较为困难,因此数据结果,并不是十分准确。同时,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系数、风险报酬率等的准确性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次,收益法的运用也存在一些前提条件,对于一些并不产生收益的资产,或者风险报酬率无法用货币计量的资产,就不适用于此方法。
(二)对会计人员要求高
公允价值的运用还存在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包括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问题。
1、专业水平要求高。即熟练掌握公允价值相关知识,并能巧妙运用估值技术。同时由于公允价值的确认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问题,因此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善于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如果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那么就能够极大提高估值结果的准确性,相反则会影响。
2、职业道德水平要求高。因为公允价值的运用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盈余管理、利润操纵的空间,因此道德素质问题决定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能否在我国更好的应用。如果,管理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将大大减少,从而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相反如果管理层的道德素质较差,那么就会使公允价值计量成为利润操纵的主要工具。
四、对策与建议
(一)理论方面
理论方面,继续对公允价值的进行研究,制定规范合理的评估体系,避免公允价值的运用过多的受到企业利益取向偏好的影响,受到偏好影响会降低估价?会降低估价结果的客观性,破坏计量的公允性。
(二)实务操作方面
实务操作方面,现阶段我国的部分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和道德水平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公允价值会计运用方面还需要培训增强专业能力和职业修养。因此,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和困难,需要能力改善会计环境和提高职业要求。
(浙江省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浙江 丽水 323600)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5).
[2]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1).
[3]葛家澍,徐跃.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6(9).
[4]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5]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7(11).
[6]常勋.公允价值计量研究[J].财会月刊,2004(1).
[7]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EB/OL]. http://www.casc.org.cn/2014/0128/990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