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培养的策略初探
2018-05-20高广娣
高广娣
摘 要 质疑,就是对存在的事物或观点提出疑问,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探究的源头就是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大胆实践,让学生在质疑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学习数学知识。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质疑能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C931.1,D04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176-01
一、创设质疑氛围
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奇,因奇生智。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旧知不能解决新问题,挑起矛盾,让学生产生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发现问题;也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还可以在知识的对比、归纳、概括中让学生面对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如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自卑、胆怯的学生在小组内提问,锻炼他们的胆量,树立其自信心;对于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先让他(她)把问题写在纸上,再照着念,循序渐进,不能要求过高,急于求成,使其失去信心;对于课堂上来不及提问或言犹未尽的学生,可在课下让他(她)把要提的问题、要讲的话说给老师。这样,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就能得到保护,提问题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大,逐步养成敢想、敢问、敢说的习惯。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有“疑”可质
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在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即无处不可生疑,无时不可生疑。如可让学生这样想:“概念”,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在概念内涵的挖掘、外延的拓展上质疑。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对分数含义的关键词质疑,如“为什么单位‘1的‘1字要加引号”。计算,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在“理”字上下功夫质疑。例如,在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5628÷0.67”时,可质疑“为什么一定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而不是把被除数化为整数?”应用题,列式的依据是什么?力求寻找更好的解法。
三、明确目的,正确释疑
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遇疑不慌,处疑不惊,不受课堂40分钟的时空限制,因疑引疑,设新疑释质疑,会收到比完成几道巩固作业题更美妙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减法”时,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教师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一个学生突然举起手来:“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面对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教师首先让大家猜一猜“从高位减起”是不是可行的,当学生的意见不一产生矛盾冲突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三道计算题作为新的探索材料。接着,教师耐心地等待大家的研究和探讨。在组织交流时,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其过程是循循善诱、步步到位。使学生经历了“猜想(假设)——论证——实践——结论”这样一个认知过程,体现了“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的最后,教师通过问题“课本上为什么选择了从个位减起”来小结,引导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方法尽管是可行的,但由于操作繁琐,效率低下,一般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结果,既使学生认识到这段学习的收获和意义,又没有给质疑的同学留下一丝一毫的伤害痕迹。
四、发挥主导作用,做好质疑
要使学生做到非“疑”不质,是“难”才问,置学生于“愤”、“悱”状态,使学生不得不疑,要注意如下控制:①时间控制。一是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新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二是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才能有所发现。三是准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四是要防止时间不够,学生“问”一无所得,或尚未“解惑”,流于形式走过场。②对象控制。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学困生质疑。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问题就越积越多,更无从问起了。
总之,我认为,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诗姝.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教育文汇,2017(02).
[2]陈明艳.谈数学自主学习中小学生质疑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