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20张琴
张琴
摘 要 游戏是儿童接触和认识世界最快的方式,通过儿童在游戏中的代入感,帮助他们更快更形象地理解所学习的各种知识。将数学活动与游戏融合在一起,可以满足儿童热爱做游戏的天性,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还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和接触面。与以往单一的课堂教育方式不同的是:解放儿童天性,吸引儿童的兴趣,防止儿童对学科产生抵触的心理等。
关键词数学游戏;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135-01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往往精力充沛好动,那么在对孩子们进行数学这一高度抽象性,且拥有逻辑性空间思维特点的学科教育时,处于启蒙阶段,为了提升孩子们对它的热爱,我们可以采用教育与游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数学学习的每一单元都有与之匹配活动种类繁多的游戏,从而对数学教育产生质的提升。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化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人们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我们必须从孩子的小学时期着手抓教育。为了培养儿童的综合修养,小学教育与游戏的结合重要性进入人们的视野,现已逐渐成为小学阶段基本的几种教学方法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小学数学课堂需要通过教育游戏化,将数学和儿童游戏有机结合,达到满足儿童数学知识学习的需要以及拓宽儿童视野的问题。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需要活跃的空间思维类的学科。游戏是儿童接触和认识世界最快的方式,通过儿童在游戏中的代入感,帮助他们更快更形象地理解所学习的各种知识。将数学活动与游戏融合在一起,可以满足儿童热爱做游戏的天性,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还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和接触面。
小学中数学课堂游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效率低,数学教育游戏化效果不显著教师们通常更加注重游戏形式而忽略游戏其本身的精神实质,无法达到形式和内涵兼顾,致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教师不愿意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新颖的游戏,互动形式枯燥单一,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儿童的厌倦心理,认为数学活动游戏无趣,进而影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度和兴趣。再次,教师没有尊重儿童本身的兴趣,并围绕此展开游戏,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最后,教学未尊重儿童个体差异,没有针对天赋和兴趣不同的儿童分别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
二、提升小学数学活动游戏化水准的策略
(一)抓住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核心
数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儿童对数学知识的需求,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触世界,认识身边的事物,周海中曾说过“数学表达上准确简洁,逻辑上抽象普适,形式上灵活多变,是宇宙交际的理想工具”,所以将数学活动游戏化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在自己喜欢的开心的游戏中学到知识,将教育与娱乐有机结合起来,高效率科学化地培养儿童。只有掌握這一核心要求并正确的运用到实践中来,才能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自由发挥自身的潜力,并激发儿童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
数学家克莱因曾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是个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游戏能够保护儿童的天性,好奇心等,教师还可以通过儿童在游戏中的不同表现发现不同儿童的天赋点所在,因此游戏在儿童教育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常规的数学教育游戏化,可以利用游戏的轻松氛围更好地观察儿童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情况,根据此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专人专项的着重培养。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天赋不同的孩子不能一蹴而就,适当的调整培养方法,引领孩子们向着更好的目标发展。在这期间,教师需要在游戏化的数学课堂中顺从儿童的自身特点,将儿童,数学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在数学教育中有效培养起孩子的认知能力。
例如,儿童在学习认识图形这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剪纸的方式,让他们知道每一个图形的大概形状和他们的构成;在我们教他们认识立体几何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的方法,让他们亲自去尝试根据相关几何的要求做出实品,然后根据自己的思维将他们进行对比,发现其不同点与相同点,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加深了对几何的认知。一个正方体从中间切开可以变成两个长方体,一个长方体同时从底部斜切于一点可以变成三角,将三角的一个角削平可以变成梯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实践而深入了解的,这样对他们在脑海中构建模型更加清晰。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育化应该从孩子的本身天赋出发,教师作为摆渡人的身份,以游戏为舟,助孩子驰骋在知识的海洋,用科学的方法巧妙地教育孩子,正确引导,促进儿童地思维拓展,找寻数学最远始的乐趣。其实我们希望儿童可以通过数学的学习,拥有自主分析能力,构成生活中的建模,比如“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参考文献:
[1]朱雅君.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赤子,2017,14(3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