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严歌苓《小姨多鹤》中竹内多鹤的人生悲剧

2018-05-18袁婷婷

关键词:严歌苓悲剧

袁婷婷

【摘要】 小姨多鹤是作家嚴歌苓笔下的人物,她的一生充满悲剧,但也透露出她的坚强。本文重点分析小姨多鹤的人生悲剧,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严歌苓 小姨多鹤 悲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227-01

0

《小姨多鹤》的作者是严歌苓,《小姨多鹤》的故事,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终止于80年代。作家十分注重在“历史”的断裂处细细书写小人物的悲歌,将焦点集中在多鹤——一个16岁的日本少女,在日本战败,“村民”集体“殉国”之时及其之后,如何逃生、被卖,如何苟活、偷生等一系列“事件”上,将这个曾经被视为异类的小人物的苦难与坚忍,以触目惊心的方式展现给读者。本文重点分析小姨多鹤的人生悲剧,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一、失国失家之悲

在侵华战争中,日本政府把抢占的中国田地谎称为荒地,哄骗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尤其是老弱病残的日本人来“开垦”。崎户村、代浪村等,都是这样的一些在中国的所谓“日本村”。日军战败后,走投无路的这些“日本村”的村长,便处心积虑、惨无人道地组织村民集体“殉国。有着生存强烈渴求的多鹤,依靠机智侥幸地逃过了这场大屠杀,和其他幸存者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然而,这支由老弱病残组成的逃亡队伍,大多都没有走出死亡的阴影——不是冻死、饿死、病死,就是被追杀。

可以说,在一开始,多鹤就注定要开始她悲剧的一生。她失去了她的国家和家庭,代浪村消失了,她成了孤儿。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失国失家之悲都是难以承受的。从此之后,世间是否还有多鹤的容身之地?答案不置可否。她就像随风飘荡的蒲公英一样,看不到自己的明天在何方。

二、丧失人间真爱之悲

进入张家后,多鹤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相反,她得到的是更多的羞辱,人间之爱在她身上根本不可能实现。为了求生,除了苟活、偷生,多鹤没有别的选择。被迫和张俭“圆房”,她不愿顺从,也不能反抗,“躺得像个死人,衣服穿得整整齐齐,下颏翘着,足趾朝天,真的像死了”恨所有人,头一个恨让自己莫名其妙怀起孩子的中国男人。在张家这样畸形的家庭里,多鹤只是作为一个生育工具而存在,根本没有她的立足之地,她又如何得到人间之爱?她注定成为一个悲剧。

三、失语之悲

作为战败国家的一员,苟活下来的多鹤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和异域文化的包围中,那么孤单无助。她不会说汉语——小环和张俭故意不教她汉语,教她汉语似乎就意味着对敌对民族的宽恕和友好。其实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语言就犹如血肉一样,是和人的心灵同等重要的,它就好似一把钥匙,只有通过语言,多鹤才能真正融人中国人的家庭生活,进入中国人的文化世界,没有语言的钥匙,这扇大门对她始终是紧闭的。几乎处于失语状态,无法和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她的生活范围和能力因此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多鹤的迟钝、懵懂、温顺、多礼都被当作神经有些不正常,被周围不明真相的人嘲笑、戏弄、猜测、怜悯,足见多鹤内心的孤独与绝望。

严歌苓虽没有刻意去书写历史,《小姨多鹤》在某种意义上却成为一部跨越了国界的小人物的心灵史,成为一部渗透着作家悲悯情怀与无限诗意的“边缘诗史”。虽然多鹤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过生存的希望。在她的悲剧人生背后透露出的是生命的强韧,不得不让我们对其心生敬佩。

[ 参 考 文 献 ]

[1]王晓会.人性的光辉——简析《小姨多鹤》的女性形象[J].民营科技.2011(01).

[2]沈滨.一粒沙里看世界——谈严歌苓的《小姨多鹤》的平凡叙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严歌苓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武 装
武装
画家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肿头龙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严歌苓的异国恋情
严歌苓四入赌城
严歌苓:用“纪律”保鲜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