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2018-05-18曾彬华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音乐实践

曾彬华

【摘要】 近年来,我国推行素质教育,音乐作为小学教育的学科之一,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情感的激发,因此,在小学学段也应该重视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思维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对于抽象的事物很难的理解,但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好,对于新事物有着较强的接受能力,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本文就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特点为出发点,对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体验式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52-01

0

小學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生活经验少,而音乐学科又是有着思想性和审美性的学科,要想让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取知识、丰富思想、提高音乐素养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模式实施音乐课堂教学素质化的要求,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独特的魅力。

一、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作用

(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

音乐理论较为抽象,要想让小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就要营造一个轻松、生动的音乐氛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获取知识。体验式教学能够让每个小学生都参与其中,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小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去感受音乐,在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的过程中会产生自身独特的情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体验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思维的创造性。

(二)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忽视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在听,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欣赏感受,这种教学方式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忽视,学生很难的理解所学的知识,思维也得不到启发,而体验式教学则是对教学方法的优化,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让老师和孩子产生直接的交流和互动,能够让老师直接了解到孩子的想法,这样就能够看出教学的效果,看孩子对于作品是否理解到位,根据效果来对于上课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更好的调整,能够让学生充分音乐的乐趣与美好。

(三)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水平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教学,教学目标也是生搬硬套的让学生掌握所谓的音乐理论,而素质教育要求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的丰富,音乐素养的提高,灌输式的教学无法提升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体验式的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去亲自的感受,去表达。小学生虽然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但他们对事物有着丰富的感知,不同的音乐风格他们会有不同的体验,体验式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表达欲望,进而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音乐水平。

二、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践

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提升以及小学音乐课堂质量的提高需要丰富音乐教学的体验过程,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这就需要教师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本小节就对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实践进行探讨。

(一)创设教学情境,体验引导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师的体验引导,是学生体验音乐魅力的重要保证。音乐教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要活泼大方,能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音乐教师可以不热情奔放,但一定要积极向上,能够用一个赞许的眼神让学生充满活力。体验式的教学需要音乐教师创造轻松的音乐情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受音乐丰富情感,所谓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联想和详细进获得一种形象的感受,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中,可以设计游戏、音乐剧、唱歌比赛等。比如,五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堆雪人》一课,可以把课堂变成一个冬天的操场,把知识点设计成雪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知识学会了才能进一步堆雪人。

(二)声像一体,体验情感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具体的形象再现能够对孩子的思想有强烈的影响,体验式教学要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呈现一个直观的形象,拓展小学生的视野,在形象再现中,丰富情感,体验情感。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的对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产生影响,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能够在身心方面协调成长,陶冶心灵,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

(三)激发学生思维创造性,体验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着主体性,他们有着无尽的潜能,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是需要学生获取知识,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体验和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阶段,体验式的教学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才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例如,在歌曲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歌曲的内容用动作呈现,让学、唱、记同步的进行,同时还可以孤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编自演,表现音乐形象。例如在引导二年级学生学习《金孔雀轻轻跳》时,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傣族孔雀舞,感知舞蹈特点,再随伴奏音乐师生一起配乐舞蹈,感知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让体态语言唤起人的本能,触发他们的自由联想,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在这种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展示学生的表演创新能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因此,在音乐教育时,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体验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展思维、锻炼能力,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毛梦銮.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

[2]傅屹婷.体验式小学音乐教学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3(2).

[3]范晓华.感受·体验·表达——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实践探究[J].艺术百家,2012,(A01).

[4]吴洁霞.学生音乐感知力的培养策略[1].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2,(7).

[5]范红梅.关注情感体验感受歌唱魅力[J].教育艺术,2012,(8).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小学音乐实践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