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抓学生发言入手,建筑语文高效课堂

2018-05-18李惠

关键词:高效课堂语文

李惠

【摘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语文课堂里,让他们敢说,多说,能说,会说,乐说,参与进来,畅游在语文的世界里,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发言 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110-01

0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播,而往往忽视学生口语表达,很多学生口语表达存在很多问题,如不愿意开口,发言要么声音小;要不吐字不清晰;要么不自然,眼睛看天看地;要么紧张得发抖,无法正常表达。

特别是初三的学生,少了初一初二时的浮躁,能够沉下心为中考好好搏一搏。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不爱发言了,相比初一时的积极踊跃,初二时的想发言时就发言,一到初三就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一个班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沉默,老师就自己唱着独角戏,真是“不胜寒”。如何改变这种集体沉默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筑高效课堂,老师还是得多想方法,得从学生发言入手。

一、鼓励学生多发言

1.使用发言棒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每位学生每堂课都会发三根发言棒,规则就是每位同学有且只有三次发言机会,并且要在本节课里把这三根发言棒使用完。只要发言达到三次,则顺利完成任务。发言次数没达到三次的同学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比如唱一支歌,讲一个笑话,人数多的话可以合编一支舞等等,这就是个人在一堂课必须达到发言量的规定。在这样规定下,一些不敢发言不乐意发言的学生就要尝试发言,克服内心的恐惧,久而久之发言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平时乐于发言的学生这样一群人既有自我展示的舞台,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进来。发言棒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发言,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参与教学。

2. 开展四人合作小组

开展四人小组则是团体作战,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以小组为单位记得分。按照回答问题的质量进行加分,根据小组积分的总数进行排名,最后以小组的表现布置作业。选择一个表现中等小组为基准,表现好的小组作业可适当减少作业量,而表現弱的小组作业可酌情增加。同时,可以将小组细分,分为1、2、3、4号组员,让学习能力较强的组员带动学习能力较弱的组员,分值上也可以偏向3、4号组员,如1号5分,2号10分,3号15分,4号20分等。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让团队里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为团队而战。目的也是为学生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才能最大程度地形成人人参与的机会。而这些都是为了激活课堂思维的灵魂,构成学生主体参与和主动发展的关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二、举办各种活动锻炼学生口语表达

1. 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

开学伊始,就布置演讲题目,让学生准备,按照号数依次进行演讲。学生自主准备演讲内容以及形式。如初一开学就可以以《自我介绍》为题,一个班50人的话,一个学期可以安排一到二次演讲内容,一打预备铃就开始演讲,时间为3分钟。演讲完毕,全班同学进行点赞,认为演讲者讲得好的可以举手投票,一竖排的学生(大概5-6人)还要进行点评,选出最佳评委,还可以由演讲者点名一位同学为自己刚才的演讲进行点评,那么每天每堂课都有8人是一上课就要发言,久而久之,进过三个年的训练,学生基本能从一个生涩的演讲者,到能从容自如地进行演讲,进步非常大。每位学生演讲时,都会有固定的一位学生进行拍照和摄像,演讲者回去可以回看自己的表现,特别是到初三再看初一的影像资料时,成为永久的回忆。通过课前演讲,不但可以开阔知识视野,锻炼表达能力,而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让每节语文课都充满了期待。

2. 定期举行各种活动

如辩论赛,朗诵,小品,相声,小老师等,让学生在一次一次的实战中锻炼口语表达。如学完《敬畏自然》这篇文章,就可以开展相关的辩论赛,正方“我们应该敬畏自然”,反方“我们要征服自然”,在辩论的过程中,知识、思维、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代的教师职责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而是更多地要从培养能力方面入手。教师观念转变的速度决定课堂高效的高度,教师观念转变的深度决定课堂高效的强度。教师角色应由传统的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组织者、倾听者,共享者。能不讲就不讲,能少讲绝不多讲,把舞台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交流、提问中展示自我。如在讲授文言文课文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利用课下注解进行理解,圈点勾画做批注,再到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此时老师只需要把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释义,再强调一些重点的字词和句子,像《陈涉世家》这样的文章,篇目长,就需要老师放手让学生以自学为主,避免逐字逐句讲解,不但耗时而且效率也不高。在问题探究也要有的放矢,问题不易过多过细,关键是抓住人物形象分析,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依,让他们为人物立传。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始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坚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原则。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温馨和谐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语文的魅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当学生敢于表达,懂得表达,并能乐于表达时,他们就能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言语的世界里,汲取着知识,享受着表达的快乐,从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能大大得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周小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7.

[2]于漪.《中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1994.9.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语文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语文俱乐部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