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出“生活味”
2018-05-18居珠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植根于生活,很切合语文的学科特点。本文从“更新教师观念,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创设教学情境,在生活中观察语文;引导生活实践,促进语文回归生活;发散创新思维,于生活中激发灵感”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对这一教育理论的实践感受。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语文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和同教研组的教师交流,走近倾听学生,然后试着在课堂中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使语文在这片生活的乐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实践过程中,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意义,我有以下几点体会感受。
一、 更新教师观念,从生活中汲取知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依然是对学生展开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在当前全新教育环境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中的核心地位程度也被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主要指标。从本质上来讲教学理念的革新就是应充分认识和考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以学生个体化发展来评价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并真正引入和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用该理念开指导实践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起学生主观能动性。
凡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的结论老师决不替代,尽可能多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倡导教师收听学生讲解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并且也能够为学生与教师互动和探讨提供更多机会和良好条件,通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探讨、交流和争论真正的让课堂活跃起来,变成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高效课堂。
在第一次教学《巍巍中山陵》一课时,我搜集了很多有关孙中山和中山陵的资料,除了文字介绍外,还特地找了很多图片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孙中山思想的理解。然而在教学时,学生还是没有自我体验,不了解,也不愿意说。特别是在讲到从钟山周围的风景来体会中山陵的“巍巍”时,学生根本不能想象钟山雄伟而恢宏的气地势和优美而肃穆的自然风景,展示再多的图片,也只是隔靴搔痒。确实也是,就算是作为老师的我,课前看了那么多资料,对中山陵依然没有鲜明的感受,又怎么能凭着一点点想象出来的景象来大谈它的“巍巍”呢?课后,与办公室老师交流时,一位老教师说,这样的课文,就应该要把学生带到中山陵,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我听了不由得产生一个想法:“学生去不了,我去!”亲身感受了中山陵的气势,再一次教到这篇课文时,我的切身感受帮助了我,在我真实感受的引导下,学生受到感染,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积极举手,不仅对“巍巍”有所体会,更由此萌发了去中山陵看一看的强烈愿望。就这么轻而易举,我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并延续到生活中去。较好地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 打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
任何一门学科都来自于实际生活,最终也将回归、运用和服务于生活,语文学科更是如此,相比其他学科更具有实际意义。所以,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搜集和运用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素材和资源打造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更好的学习和理解语文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很多内容都和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学生自身却很容易忽视掉,这就需要教师来对零散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归纳和整合,并将其结合教学内容引入和运用到教学当中来,从而帮助学生强化感性认识和对日常生活与语文知识紧密联系的情感体验。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学习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解《荷》专题时,我们年级组织了一次课外活动,去公园观赏荷花,欣赏荷叶、荷花和莲蓬组成的“莲花图”,近距离地接触荷花,感受荷花。学生兴致盎然。课上再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学生细细观察在雨中、雾中,在阳光下、月色下,在早晨、傍晚时,在风起时荷花、荷叶、荷茎的不同姿色。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荷花种种美的神韵,理解咏荷诗歌的主题,进而与这些诗人的心灵相沟通。课堂上,学生精彩的表现,推动了教学的一次次高潮。学生乐在其中,教师也为之动容。
三、 引导生活实践,促进语文回归生活
叶圣陶先生指出:“不要以为读书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从劳动中,从娱乐游戏中,从待人接物中,都可以学习……”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让他们自己拿钥匙打开智慧的大门。语文教学不仅是课堂的教学,还很关注课后的延伸迁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不仅要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己克服课文的生字词,还会布置学生自己去查阅和课文有关的一切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同时,在课后我还会引导学生遨游书海,阅读大量的书籍,进行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时间长了,学生便养成了主动阅读的习惯,其课外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感受最深的是《再别康桥》的教学。除了课前让学生搜集阅读有关资料来加深理解诗篇外,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进入初中快一年了,你回过自己的小学母校吗?再回母校,你见到了什么?有何感受?”这样一来,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亲身经历,来理解诗歌的情感基调就水到渠成了。在品味“荡漾”“放歌”等词语所蕴含的感情时,我引导学生“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你当时的内心状态是什么样的?”“所以这里应该怎么理解?怎么读?”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闪现,对诗歌的理解更是一步步深入,并且学会了联系生活实际来品味语言、运用语言,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最后布置作业,我让学生重回母校看看,也写一首小诗,寄给自己的母校。在学会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后,又将语文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在与其他同仁的交流学习中,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在教学中处处融入生活的影子,为语文教学打造一片新天地!
作者简介:
居珠,江蘇省溧阳市,江苏省溧阳中学附属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