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点温情,助你成长

2018-05-18刘铮

关键词:离异家庭家校沟通

刘铮

【摘要】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欣赏,都渴望展现自我,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在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上问题上,爱,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让班主任努力,用心去播种爱,用真情去呼唤爱,用爱为离异家庭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关键词】 离异家庭 家校沟通 持续关注

【中图分类号】 G6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3-023-01

0

2014年9月,以一颗愉快、向上的心成为了C1409班的班主任。这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五个年头,也是我带班的第二个完整的一届的开始。心中兴奋、欣喜,非常期待这三年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光,愿时光美好。可是,上课第三天……

“刘老师,这个学生教不了!这课上不下去了!”数学谭老师上午第二节课后气势汹汹地冲进我的办公室,怒吼着。等谭老师平静下来,和她进行了交流。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数学课上,谭老师在认真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题目。周靖凯同学估计是基本听懂了,开始玩自己的圆规。后发展到去“骚扰”前面的同学。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谭老师用眼神示意周同学,可是周同学到后来发展到用圆规的尖的部分戳到同学,伤害到同学。谭老师于是走下讲台叫停周靖凯这个举动。可是战争爆发了,周靖凯不肯把圆规收起来交给谭老师,并且和谭老师发生了严重的言语冲突,于是下课走进我办公室的那一幕发生了……

这才开学第三天呀,班上课堂就发生这样的事。这可怎么办啊?怎么办啊?我有点伤脑筋了。

翻查学生填写的资料了解到孩子小学读的是寄宿制学校——砂子塘天华小学,小学三年级父母离异,离异后学生跟着爸爸长大。爸爸二婚,对他的关爱不太多。妈妈一直在宁乡生活和工作,只在节假日才把孩子接到宁乡去。查找相关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文章,了解到:父母离异后,使得离异家庭子女易形成以下的特殊的心理现象:

一、自卑。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容易产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我是没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消极悲观的想法。

二、孤僻。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对人际关系感到紧张,特别是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视,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

三、逆反。这类孩子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对父母的离婚行为不理解,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出逆反的心理现象。

周靖凯属于典型的敏感加逆反——上不服天,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这三年都是这样下去,和每一位老师剑拔弩张,在班级就是一个“混世魔王”的形象,那的确很麻烦。我得好好想办法。

一、心灵哺育。班主任对离异家庭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要用自己的情感去复苏他们的心灵。班主任在教育中要注入积极的情感因素,批评、期望、鼓励、慰勉都应该用真挚的情感。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时尽可能多剖析、少指责,多慰勉、少埋怨。

数学课事件之后,我没有立刻找到周靖凯。而是等他冷静了一段时间后,在下午第三节自习课心平气和的和他交流。

二、协调教育。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使监护人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针对他们的亲情关系疏淡和家庭教育问题,可以通过必要的家访,营造和谐的家教环境等。以促进离异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异后,周靖凯和爸爸一起生活。和周爸爸接触了几次之后,发现周爸爸的脾气也比较火爆,不太好沟通。但是几次和周靖凯妈妈沟通下来,发现周妈妈很关心儿子,虽然没在身边,但是心里一直惦记着孩子。三年以来与妈妈一直取得联系,及时关注并和家长一同教育孩子,帮助其成长。

以下为我与周靖凯妈妈的聊天记录:

2016-09-13

班主任刘老师17:14:51

周靖凯妈妈,你好。今天给你崽崽奖了吃的和学习用具,鼓励和肯定他从开学到现在学习还是上心的,希望他坚持下去。同时自己有时间想通英语学科的问题。加油。

周靖凯妈妈17:27:04

谢谢刘老师

班主任刘老师19:16:12

你好,家长。孩子今天体育课打篮球时有点受伤了。课后我咨询了他,要不要打电话给你,他说不用。晚上我建议还是你给他打个电话,咨询一下。谢谢

周靖凯妈妈19:52:55

好的,我已经将情况告诉他爸了,我晚上会打电话和他沟通的。谢谢刘老师!

三、初中毕业之后,仍时刻关注孩子成长。

2017年12月23日,我接到了周靖凯妈妈的电话。她非常着急,孩子在长沙市汽车工业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孩子一气之下不愿意读书,不去学校,已经在家里辍学一个礼拜了。15岁的孩子,不读书能去干什么呢?家长非常焦急。12月25日,我在QQ上收到了周靖凯发给我的圣诞祝福,我知道孩子心里一直有我,于是我拨通了孩子的电话。经了解,孩子不去读书刚开始是有一些意气用事,可是后来他冷静思考,觉得原学校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兴趣和强项。所以选择在家里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

听完周靖凯在电话里的话,我意识到孩子大了,有了自己更多的成熟的想法,所以我支持。但是也提醒他,转专业或者转学校,都需要与家长进行理性沟通。我建议元旦放假3天,回宁乡和妈妈好好聊一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此次更换不应该是草率的决定,绝对不能出现下一次遇事又换学校或者换专业,须谨慎对待。几天后,周妈妈打来电话,孩子和她认真沟通后,已顺利进入长沙市新华电脑学校進行学习。

作为班主任,尽管孩子毕业了,但是他永远都是我的学生,对待我的学生,我一直都有一份责任感、使命感。在我的指导帮助下,他既懂得了如何对待父母,同时也尝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后还有需要帮助、引导周靖凯的地方,我将义无反顾。亦师亦友,是一辈子的幸福。

每个人都渴望被人欣赏,都渴望展现自我,离异家庭的孩子更是如此。在离异家庭幼儿的教育上问题上,爱,充满着神奇的力量。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去播种爱,用真情去呼唤爱,用爱为离异家庭的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猜你喜欢

离异家庭家校沟通
请你们关心我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
城市里特殊孩子的家庭教育研究
对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学生的调查研究
“请”家长不能太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