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复杂性面中部骨折的治疗效果
2018-05-18傅隆生黄坚槐林德
傅隆生,黄坚槐,林德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广东医科大学附属英德医院,英德 513000)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交通意外以及工业损伤等情况频繁发生。在头面部损伤,其中面中部位较为突出,因此面中部骨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面中部的生理结构较为复杂,若面部发生骨折,则可引发塌陷畸形、颅脑损伤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度,且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1]。本研究选取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90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探讨微创技术在面中份骨折中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进行治疗的90例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患者均伴有面部中分不对称、颧部凹陷、咬合关系错乱以及张口度受限等症状;无严重精神病史;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具有面部手术史者;无意愿纳入本临床观察中者;患者有心、脑、肾等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
实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年龄(45.65±10.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1例,高空坠落伤10例,暴力伤9例,刀伤5例。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9岁-60岁,平均年龄(45.71±10.3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高空坠落伤9例,暴力伤10例,刀伤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插管,首先复位其下颌骨,入路为下颌前庭,复位其横颌以及纵颌曲线并进行固定。将上颌位置调整,采用上颌前庭进路,尽量使骨折线充分暴露。将骨性粘连以及骨折线处纤维性进行松懈,松动错位的骨折片,颌间结扎,将咬合关系恢复。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Mean±SD)
实验组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患者经X线片以及三维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后,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以及伤情等,为其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采用局部微创小切口进行手术复位,患者基本能解剖复位,并重建患者的骨支柱。对于眶外侧缘、颧弓骨折,可辅助微创切口和穿颊器联合使用。使用三维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技术三维重建对骨折的固定和复位情况进行观察,同时检查患者的面部恢复情况以及咬合关系等。手术切口可根据骨折部位设置在牙龈梯形切口或附加局部皮肤小切口,将患者切口内骨面剥离翻瓣,可将多个切口相互贯通。将患者的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后,将骨折断端的软组织进行松懈并刮净凝血块和肉芽组织,避免对骨折复位产生影响。将骨折断端进行解剖复位,上下颌5或6牙小"8"结扎,恢复咬合关系,复位成功后,采用微型钛板进行内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面部外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以及面部美观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1.4 判定标准[2]疗效评价标准:痊愈:治疗后患者的面部骨折症状彻底恢复,其面部外观和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改善:患者的面部骨折症状明显缓解,且外观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任何一条标准。总有效率为痊愈率与改善率之和。治疗总时间为患者入院治疗时间至出院时间。观察临床各指标中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以及面部美观度情况。面部两侧恢复对称,张口度增大,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则评分越高。根据患者对面部恢复程度,自评美观度。满分均100分,得分与其呈正比。生活质量:采用GQOL-74量表评价,主要存在四个维度(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分数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的比较(Mean±SD)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分)(Mean±SD)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面部外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以及面部美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常规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机体创伤较大,伤口愈合时间较长,术后康复较慢。微创技术应运而生,其具有术中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微创技术对于面中部骨折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解除张口受限以及恢复面部外形等具有理想的效果[3]。由于面中部的骨折主要涉及鼻骨、上颌骨、额骨以及筛骨等骨块,若想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面部美观度以及功能,必须将骨折的具体位进行确定,保证其精确性。微创技术采用三维CT图像分析,可精确找出骨折部位,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对术中骨折解剖复位采用钛板、肽网固定等治疗提供准确指导,亦可对断端骨缺损是否存在进行判断。通过合理、隐蔽的手术入路,同时保持术野暴露,按照层次进行精确的骨折复位操作,可有效避免神经血管、器官以及肌肉的损伤,同时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4]。
微创技术在临床操作方面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外科领域,逐渐成为目前外科发展的主要趋势。由于面中部属于较为突出的美观部位,附近具有较多重要器官和组织结构,因此,在进行手术时,入路的准确性极为重要。在入路方面,应遵循侵袭性低、创伤小的理念,并采用微创器械进行辅助。不仅可精细分离显露骨折,同时可进行有效的复位固定,将重要神经血管、肌肉以及器官的损伤降至最低。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进行微创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其面部外观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面部对称、张口度正常、咬合关系以及面部美观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果提示,微创技术应用于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可缓解临床症状,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可改善面部创伤,及时准确恢复正常咬合关系,有利于复杂性面中部骨折患者的骨折情况,同时可避免交感性眼炎的发生。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的面部美观度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势。综上所述,对于复杂性面中部骨折,微创技术治疗损伤小、恢复较快,可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兰峰, 李恺得, 刘磊. 外科导航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5, 33(3): 322-325.
2 王剑敏, 陈晓勇, 黄凤琪, 等.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17(10): 1918-1920.
3 王鹏, 郭照萌, 武勇进, 等.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性颌面部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医药实践, 2016,25(6): 403-406.
4 王启晋, 王小刚, 李健, 等. 使用螺旋CT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性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3): 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