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2018-05-18韦海潮刘志新林振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衰心血管研究组

韦海潮,刘志新,林振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中山 528415)

心力衰竭指的是当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出现异常致使心室充盈或者射血能能力受损而表现出的一种临床综合症[1]。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呼吸乏力、肺淤血及外周水肿等。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不同,可将其分为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两类。慢性心衰通常已到心血管疾病的最为严重阶段,发病率较高,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研究[2]发现,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心血疾病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可以将GDF-15作为心血管功能变化的反映指标。本文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诊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对GDF-15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7月-2017年9月诊治的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期100例无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患者年龄65岁-88岁,平均年龄(71.5±3.4)岁。对照组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患者年龄66岁-91岁,平均年龄(70.8±3.5)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具伴有劳力性呼吸困难症状;心衰体征明显,两肺部可闻清晰湿啰音;患者诊断符合Franinghram标准[3],其中NYHA在II级以上,NT-proBNP>300 pg/mL。排除标准:具有前列腺癌、胰腺癌以及乳腺癌等临床病史,或患者住院时检查发现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免疫性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者;处于妊娠期者;红细胞不良性贫血者;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患者进行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记录患者的射血分数、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析患者的病因。对患者进行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治疗、ACEI治疗、利尿剂治疗及醛固酮拮抗剂治疗等。由影像学科资深医师对患者进行彩色超声诊断仪扫描,检测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取其平均值。定期进行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可每3个月进行一次随访,连续随访2年。记录期间患者的再次入院次数与死亡率情况。

患者入院后48 h内,检测患者的GDF-15水平、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值(NT-proBNP),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抗心衰治疗后,症状所有改善且在出院前再次进行测量,对患者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随访。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血清GDF-15和不良事件与死亡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加入至抗凝管中,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单变量分析进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显著性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研究组患者GDF-15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统计(Mean±SD)

2 结果

2.1 研究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的下四分位数为1,189.68 ng/L,中四分位数为1,625.77 ng/L,上四分位数为2,035.36 ng/L。其下四分位水平与健康老年人群的GDF-15水平高限值(1,200 ng/L)非常接近。由此分别取1,200 ng/L、1,600 ng/L、2,000 ng/L三个截点将患者分为G1(<1,200 ng/L)、G2(1,200-1,600ng/L)、G3(1,600 ng/L-2,000 ng/L)、G4(≥2,000 ng/L)四个小组,每组30例患者,见表2。各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分级、NT-proBNP、LVIDD、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与心肺功能分级、NT-proBNP、LVIDD呈现正相关性(r=0.689、0.321、0.623,P<0.05),与LVEF具有负相关(r=-0.677,P<0.05)。

2.2 研究组患者GDF-15水平与不良事件间的相关性 通过对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GDF-15水平升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显著升高(P<0.05);采用ROC曲线对患者进行分析,GDF-15与NT-proBNP在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不良事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2种指标同时进行预测效果优于只单独检测一种水平,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当前心力衰竭病症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越来越强调心脏生化标志物的重要性[3]。以往,尽管将GDF-15作为心力衰竭的标志物,但对其研究报道并不多见。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基本已经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GDF-15正常水平的上限值为1,200 ng/L,并由此发现,当GDF水平升高时,会同时增加复合终点的发生几率[4]。另外,有研究还证实了GDF-15对心脏应激保护起着重要作用[5]。本研究以我院120例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血清GDF-15与心肺功能分级、NT-proBNP、LVIDD呈现正相关性(P<0.05),与LVEF具有负相关(P<0.05)。而同时采用GDF-15与NT-proBNP对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情况进行预测,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进行预测(P<0.05)。

综上,临床上可将GDF-15作为重要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发展情况进行评价,为提升预测效果,可与NT-proBNP联合使用,更准确的预测患者心血管疾病情况,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建起, 梅金平, 石蕊, 等.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19(6): 573-576.

2 张冬青, 王旭渤. 人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5): 56-58.

3 关敬树, 周云, 缪志静, 等. GDF-15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6, 30(6): 85-87.

4 崔圆, 金凤表, 孙瓅贤, 等. 血清GDF-15、sST2、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J]. 山东医药, 2016,56(17): 1-4.

5 田伟萌, 王华, 梁天亚, 等. 住院心力衰竭患者GDF-15的改变及相关研究[J]. 中国医刊, 2016, 51(2): 38-41.

猜你喜欢

心衰心血管研究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