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8-05-18李姗姗林百润李冬玲
李姗姗,林百润,李冬玲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梅州 5140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是由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升糖激素过度增多,进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DKA是糖尿病患者作为严重的并发症,极大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其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多逐渐增高,一般死亡率为2%-10%,在年轻人中为2%-4%,65岁以上老年人的死亡率超过20%[1]。因此,对于DKA的治疗极为关键,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本文主要探讨胰岛素不同给药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并且确诊为DK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静脉治疗组(50例)和微量泵治疗组(50例)。其中,静脉治疗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年龄(54.8±4.3)岁;诱导因素:20例患者感染,12例患者停用降糖用药,10例患者不合理用药,8例患者过度劳累。微量泵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1岁-75岁,平均年龄(55.2±4.1)岁;诱导因素:19例患者感染,13例患者停用降糖用药,11例患者不合理用药,7例患者过度劳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诱因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方案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研究方法 静脉治疗组:患者采用胰岛素(生产厂家: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诺和灵R,国药准字:J20070043)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将小剂量胰岛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0.1 U/kg·h。当患者血糖降至13.9 mmol/L将注射液改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注射比例4 g:1 U)。
微量泵治疗组:患者采用微量胰岛素泵(生产厂家:美国美敦力公司)24持续经皮下泵入胰岛素进行治疗,初始剂量为0.1 U/kg·h。对患者每1 h检测患者血糖,及时改变胰岛素泵入量。患者于餐前追加胰岛素至病人出现尿酮转阴以及血液pH值恢复至参考范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等生化指标的变化;尿酮转阴、血糖达标时间;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Mean±SD)
表2 两组患者尿酮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比较(Mean±SD)
2 结果
2.1 两组间生化指标的变化的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CO2Cp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之间FPG、2hPG和CO2C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时间的比较 微量泵组患者的尿酮转阴、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见表2。
2.2 两组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 微量泵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1例,2.00%)显著低于静脉组(8例,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KA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患者肝脏以及脂肪组织胰岛素量不足,而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醇以及生长激素等分泌异常,导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2]。在肝脏部位,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过程,皮质醇促进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作为糖异生底物[3]。葡萄糖分解减少而糖异生增强,导致消耗大量丙酮酸,导致线粒体内丙酮酸水平下降且脂肪酸无法进入丙酮酸循环,诱导大量酮体生成,当机体内无充足碱中和这些有机酸,患者就会出现酸中毒[4]。传统上,多采用静脉注射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会导致患者血糖波动较大,酮体消失时间长且易反复,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等缺点,从而限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微量泵,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灵活调节胰岛素的剂量。本研究表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CO2Cp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之间FPG、2hPG和CO2Cp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量泵组患者的尿酮转阴、血糖达标时间均显著低于静脉组(P<0.05),差异显著。微量泵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2.00%)显著低于静脉组(16.00%)(P<0.05)。
综上所述,胰岛素静脉滴注和胰岛素泵持续泵入的疗效相当,但是胰岛素泵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寒月, 于宏君, 常诚, 等. 影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5): 439-440.
2 Thawabi M, Studyvin S. Euglycemic diabetic ketoacidosis,a misleading presentation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J]. N Am J Med Sci, 2015, 7(6): 291–294.
3 Peters AL, Buschur EO, Buse JB,et al. Euglycemic diabetic ketoacidosis:a potential complication of treatment with 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ion [J]. Diabetes Care, 2015, 38(9): 1687-1693.
4 赵田, 吕肖锋, 武晋晓, 等. 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6, 28(5):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