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水患和西皮渠清真寺

2018-05-17巴晓峰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西皮水患西华

◎巴晓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46)

河流对一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历史上几乎每一座城池的兴衰存亡都和其所在地的水域河流有密切联系。黄河素有“百水之首”、“四渎之宗”之誉,金元以后干流南徙夺淮入海,时刻威胁开封城安全,这座城市的兴衰荣辱从此全寄于黄河,正可谓“成于斯,亦败于斯”。赵宝俊将开封和黄河的关系形象地描述为“幼年时期受着黄河的哺育成长;及其壮也,盛为京师,又要黄河来防;晚年既衰,则受黄河的欺凌。”[1]

开封回族生活在这个城市,其生存、发展无疑和黄河水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真寺作为回族宗教生活的必备场所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其选址、创建和重修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黄河水患的频繁程度。开封城有厚重的城墙阻隔,一般认为黄河泛滥对城外的影响要大于城内。如城西回回寨,整个村庄因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水患而淹没迁徙。伊斯兰教和回族的关系,使得回民每新到一处,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都会重新创修清真寺,因而回回寨清真寺的位置也随之改变。同样,黄河大堤北的柳园赵氏家族,因黄河历次水患,其中一支逃到河南岸的小庄落户成村,故此才有了小庄清真寺。

黄河水患不仅对城外清真寺的选址、重修有深重影响,城内清真寺虽有城墙阻隔,也同样无法摆脱水患的巨大破坏。开封城数被黄患、河水灌城,城内建筑分布、居民生活方式,甚至职业习惯都受到水患的影响。西皮渠清真寺模糊不清的历史和寺址变迁就是水患影响的明证。

一、西皮渠清真寺考辨

西皮渠清真寺为开封现存最为古老的清真寺之一,明代已经存在。寺址位于今包公祠北,因与东大寺方位一东一西,寺门匾额题为“西大寺”,又称西皮渠清真寺。卢振明在《开封回教谭》中称其为“西北域清真”寺,寺址在西城偏南少许,“周围不仅辽阔,而且地势低洼,时常积水盈尺”,尤其是夏季蚊虫极多,“系一极不宜居住之地域”[2]。卢振明仅称其为西北域清真寺,并未提及西皮渠之名。胡云生延续卢振明之说,称其为西皮渠清真寺,提到“该寺原叫西北域清真寺”[3],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并未提及。

卢振明未就西北域清真寺的名称来历多做说明,笔者猜测是否因其地理方位和东大寺相对,位于开封城西,故名?然而卢振明又提到该寺位于开封西城偏南,而非偏北,缘何称其为“西北域”?吴凯将“西皮渠”名称的由来解释为:因住在这附近的回民多以熟制牛皮、羊皮为业,他们就在寺附近之河道中浸皮,故这一段水域被叫做西皮渠,寺也随之名为西皮渠清真寺。吴凯强调这里是“明清时代群众多熟知的西皮渠”[4],也就是说当地群众一直将此处称为“西皮渠”,是因当地有皮局,回民在河道浸皮之故。然而吴凯还提到光绪时西大寺周边地势低洼,尽是水坑,盛长芦苇,坊民秋季收割芦苇,加工出售后,所得利益与寺内分成,是寺内一项不小的收入。卢振明提到清末民国时当地坊民的主要营生“除城外乡村中所居住的系以农为业者外,靠这个城西南荒角之地上熬盐者极多。”[2]也就是说清后期至民国,西大寺坊上回民的主要营生为务农、熬盐以及兼职芦苇加工。二人都没有提到皮局,可见当地回民以皮毛加工为主业的时间要早于此时期。

最早关于西大寺皮局的记载出自《如梦录·街市纪》:“至六府角,往西,染房、永宁王府。再西,有皮局,硝熟各样皮张,俱回回居住,有礼拜寺。”常茂徕注:六府角,即今城隍庙前街南口,正对半截街,即其地;永宁王府,即今按察司署,国朝顺治元年,就府基建大道宮,乾隆时,复改为按察司署。[5]按民国元年开封地图,西皮渠清真寺位于按察司署以西。今西大寺位于成功街西头路北,按吴凯所述,今成功街为东西走向,东起林荫胡同南口,与大厅门街西口相接,西止陆福街,与板桥街东口相对。清代该街分为两段,东段在府城隍庙门前,称城隍庙门街,西段称城隍庙西街。[4]清光绪年间西皮渠清真寺位于今寺址之南,也当为此处。可知从明至清光绪时期,西皮渠清真寺的位置并无变化,清真寺明代已经存在是可以肯定的。

《如梦录》中另有一处清真寺记载:“又自西角楼往北,东是萧墙,西至华门,有汗巾、齐家香铺……北是西华门……北是八府园、五道街:第一道有观音堂、关王庙,北头净土庵、盐神庙,东通后宰门,尽是盐池;第二道街内,是机房……迤西三街,都有庙宇,大小生意,亦有皮局,回子居住。有礼拜寺,西邻玉阳观。”孔宪易注:西角楼,今文兴街南口;西华门,当在今琉璃庙街、关王庙东;玉阳观,俗谓杨太君庙,在今地方法院西,中隔一桥。日寇占领开封时,庙拆毁[5]。结合民国开封地图及今开封市地图,《如梦录》所述西华门外清真寺约位于今法院街附近(见图1)。

常茂徕猜测文殊寺街清真寺(即文书寺)有可能是此寺废弛后移建的新寺,然而按地理位置来看,笔者认为此寺更可能是西皮渠清真寺的前身(见图2)。

西华门外清真寺距离文书寺位置偏远,清真寺的移建重修和坊民有密切联系,西华门外清真寺废弃时,坊上民众不可能在距离遥远的文殊寺街附近修建新寺。清真寺不可能远距离移建,坊民更不可能全部举家迁移。而西皮渠清真寺所处位置和西华门外清真寺不远,恰巧位于西门大街南北两侧。清代西华门北已是一片盐池地带,清真寺由于某种原因废弃后,坊上居民最有可能移建的地方是远离盐池水泽,却又不能距离过远的南部,西皮渠的位置恰巧合适。

图1 西皮渠清真寺与原西华门外清真寺

图2 文书寺、西皮渠和原西华门外清真寺位置

因此,笔者结合《如梦录》记载做如下推测:西华门外旧有清真寺一座,始建年代不详,明后期废弃。坊上民众南迁至西门大街以南、永宁王府以西重建新寺,即西皮渠清真寺。明至清末,寺址并无变动。民国时被河南省第一监狱占用寺地,1980年后新迁今址。明时西皮渠清真寺坊上居民多以硝制皮货为业,许是明末大水灌城后,当地沼泽增多,北邻盐池,坊上居民随之变为以熬盐为业,清末民国亦然。

二、黄河水患和西皮渠清真寺的没落

开封作为“七朝古都”,最鼎盛之时当为北宋都城东京时期。从军事地理位置上看,开封无险可守,并不是理想的建都之所。赵家王朝最终决定把都城建于开封,利弊攸关之处至今仍引起许多学者的分析讨论。简单从环境地理因素上看,“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河湖众多,交通便利,土壤疏松,有利农耕。黄淮海平原等平坦的地势为先民提供了一个从事农耕的方便条件。同时,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湖众多,既能蓄容洪水,减少水患,又有灌溉和舟楫之利。”[6]开封所在的豫东大平原农耕成熟,河网密布,既有灌溉舟楫之利,又有漕运之便,自有其适宜建都的优势所在。此时的开封城尚远离黄河,水患也非亟待考虑解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军事和经济因素,“历史时期沿黄河一线设置的都城,在优先选择军事屏障还是经济补给之间反复徘徊,取此必失彼,最终以北宋王朝的覆灭而终结了都城沿黄河一线东西之间变换的历史。”[7]北宋以后,由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游河患日趋严重,土地沙化、灾害频仍,水患灾害终至不可逆转。

开封城和黄河的纠葛开始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祥符古无黄河,离开封城四十余里。宋绍熙五年,即金之明昌五年,河决阳武,而汲胙之流塞,河始溢入祥符。”[8]此后至清末七百年间,黄河在开封及其邻近地区决溢多达110余次,期间更有七次开封城被黄河围困或被水灌城的经历,分别是元太宗六年(1233 年)、明洪武二十年(1387 年)、建文元年(洪武三十二年,1399 年)[9]、永乐八年(1410 年)、天顺五年(1461年)、崇祯十五年(1642年)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0],历次河患极大地破坏了开封的城市环境,对古城及城内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明代,开封城就有“三山不显”、“五门不对”之说,“又有三山:土街为一山(即今布政署东口往南土街)、爪儿隅头为一山(即大爪隅头与小爪隅头)、夷山为一山(在城内东北隅铁塔寺),谓之三山不显。”[5]据刘春迎考证,明代开封城内三山充其量仅比低洼之处高出三四丈而已,人们平时根本无法凭肉眼辨别出来。“三山不显”之说的“重点并不在于说开封城内有三山,而是刻意强调其‘不显’。在明代之前,城中的三山固然也不怎么高,然其地势的起伏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到了明代,因为城内除三山之外他处地势不断抬高,和三山的高差在不断缩小,三山地势之高遂变得越来越不明显。这是对黄河和明开封城形势特点的高度概括。黄河的频繁泛滥和改道,使位于其脚下的开封城深受其害。”[11]

黄河历年冲刷淤塞,不仅改变了开封城内外的山川形势,使山不显其高、岗不见其势,更导致城内低洼处常年积潦污水,井水苦涩,水质盐碱化,地面沼泽积水,蚊虫滋生,极易引发瘟疫疾病,导致开封城内居民生活困苦不堪。从图3(《民国元年开封城内水域分布图》)上看,清末开封城内水域面积广阔,湖泊沼泽化明显。龙亭前的潘家湖、杨家湖和城西南徐府坑、包府坑等地就是崇祯水患后,因入城河水无法顺利排出,低洼地日久积水,最终淤积成湖而形成的。正如邓亦兵所说:崇祯大水后,“在城内低涯处留下几个大水坑,有大隅首区的两个水坑,淹没了明代几条繁华的商业街道,有龙亭坑淹没了大藩之一的周王府,还有徐府坑、包府坑、马府坑等,从名称看是明代大官僚的住所,实际上这些王府内和周围有许多作坊、店铺和商业街道。这样,尽管清代开封城周的大小和明代一样,但城内实用面积却缩小了。”[12]崇祯水患对开封城内水体布局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国元年开封地图上以上水域湖泊依然存在,这一地势特征的形成和明清时期频繁的黄河水患密不可分。

黄河素有“斗水七沙”之称,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淤塞沉积作用下使开封城及周边山势地形发生沧桑变化。元明清时期开封虽丧失全国政治中心地位,却依然是河南首府,在北宋东京城垣及明周王府层层城墙防卫之下,越是位于内城位置,经历河水冲击的可能性越小,泥沙淤积也越少,最终造成数次大水灌城后,层层城垣防护最严密之处(明周王府所在)泥沙淤积程度最轻,从而处于小区域多级盆地的“盆底”位置,即图3中龙亭前潘杨湖所在正是原周王府位置。

图3 民国元年开封城内水域分布图

结合三张地图,可以清晰解释西皮渠清真寺的位置变化。清代开封沼泽水域主要分布在城西北和西南,一条狭窄的河道将西北、西南水域沼泽连成一体。西皮渠清真寺位于清代臬署以西,恰好坐落在西北和西南水域的连接河道附近。西皮渠为明代开封城内四大清真寺之一,当地回族以屠宰业和皮毛加工业为主。然而随着城市水域环境变化,历次黄河水患导致当地日益干涸淤塞和沼泽化,越来越不适宜居住。卢振明在《开封回教谭》中写道:“周围不仅辽阔,而且地势低洼,时常积水盈尺,水落下去,便形成一种黑污泥,腥臭不堪。尤其夏季,四周皆生芦苇,而又蚊虫极多,系一极不宜居住之地域”[2]。坊上居民靠西南沼泽之地熬盐者极多,此外“有开饭店的、拉车推水的、赶脚的等卖力的行道。”[2]熬盐、拉水车、赶脚[13]等都是出卖苦力的清贫行当,也非回族传统行业。西皮渠回族从明代“皮局”生意变为清代以熬盐、卖苦力为生,正是由于水患改变了城内的水域环境,直接导致西皮渠附近生存环境恶化,传统行当难以维系,进而改变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也最终导致了西皮渠清真寺的没落。

参考文献:

[1]赵宝俊.开封与黄、汴[C].中国古都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1984:144-145.

[2]原思明.开封回族:宋都古城发展历史中的优秀一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471.

[3]胡云生.开封市伊斯兰教清真寺[J].开封文史资料,1990(10):245.

[4]孙富山.开封胡同与角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334.

[5]孔宪易.如梦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54.

[6]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33-234.

[7]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32.

[8]沈传义,俞纪瑞.祥符县志[O].黄舒昺纂: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

[9]李濂.汴京遗迹志:卷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9:71.

[10]李润田等.黄河影响下开封城市的历史演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6):4.

[11]刘春迎.明代分封制与黄河水患影响下的开封城[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81.

[12]邓亦兵.清前期开封城经济初探[J].史学月刊,1986(2):45.

[13]冯梦龙.警世通言[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25.

猜你喜欢

西皮水患西华
西华大学成果展示
西华大学油画作品选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浅谈皮黄腔的发展及音乐贡献
论广东汉剧唱腔结构与特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西皮慢板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