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演变互动发展
——以辽宁省鞍山市为例

2018-05-17王福君

学术交流 2018年3期
关键词:鞍山市鞍山空间结构

王福君

(鞍山师范学院 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5)

城市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和空间职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方面,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产业转移[1]、现代服务业[2]等变化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影响着城市要素的流动路径[3]、动力机制[4]、空间形态复杂性[5]、空间职能[6]、用地结构[7]等,其影响程度在工业化阶段最为明显。[8]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市空间重组产生的重大影响[9]取决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类型,产业结构横向高级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渐变为主导,表现为工业区内部的重组与整合;而产业结构纵向高级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以突变为主导,表现为原有工业区的衰退和新兴工业区的建立。[10]另一方面,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是城市职能更替和资源要素重组的过程,制约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逐渐成为资源要素和产业集聚的最重要空间支撑[11],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区域优势、基础设施以及在区域整体中的属性和地位[12],往往决定着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和内容,而且新城建设、新区开发等都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因此,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空间职能演化两者之间成为互动机制[13],互为影响、协同演进,共同促进城市结构协调发展。

鞍山是全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再生型城市,其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演变互动发展具有特殊性,鞍山产业结构演变经历产业发育、产业畸形发展、钢铁工业地位确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与城市产业集聚,同时伴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雏形确立、地域功能形成、空间形态扩展、城区规模拓展、新区建设和空间结构完善六个演化阶段,其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演变发展的历史具有明显的政府意志和历史继承性,决定了鞍山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互动发展具有锁定性和特殊性。

一、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互动机制

(一)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用地结构变动

在后工业化阶段,以知识化、高技术化、高互动和创新性为标志的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出现更快的增长,融合性、软化和高技术化趋势加强,金融、信息、通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大量出现,促使城市用地结构发生改变。自动化、核电装备、机器人、IC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激光科技、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把传统工业部门挤出城市核心区,同时金融、物流、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更占据了城市土地的黄金地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部门和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发展以及传统工业部门的衰退,使得城市产业结构不断处于动态调整状态,[14]城市用地结构和职能发生改变,强调按照片区功能规划城市用地结构,文化娱乐、公园绿地、城市景观、公共设施等用地占比逐渐上升,城市核心区的建筑密度不断增大。[15]

随着城市郊区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工业片区、物流仓储等向外扩散,使城市郊区农村土地用地性质发生了改变,大量农业生产用地确权后开始流通,改变为非农用地。城市用地形态的分类化有利于不同产业的集群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地理邻近性和空间集聚性的一种地域形态必须以特定空间上的利益共同体为前提。城市空间结构的专业化有利于生产与服务的趋同性,提升产业专门化升级。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职能调整

从工业部门演进升级到服务业是在城市地域不变的条件下发生的产业结构变化,但城市空间职能发生了改变。由于要素价格和生活成本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和单位土地产出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等部门选址在城市核心区,享受着城市外部性收益,而传统制造业以及仓储运输等被迫选址在土地价格相对低廉的城市边缘区,使城市核心区逐渐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集聚地,而城市边缘区形成工业聚集区。城市产业组团集聚和城市空间的有限性迫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调整,生产性服务业靠近第二产业周围布局形成产业集群,传统服务业和其他新兴服务业集聚在城市核心区或城市副核,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同时,也强化了城市的空间功能。

城市核心区成为高端居住和现代商业集聚地,不但吸引金融、信息、证券、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向城市核心区聚集,也推进旅游、体育、养老家政、房地产等高端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开始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使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边缘区以其低廉的土地价格、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居住条件成为工业、仓储、批发市场和职业教育以及低收入阶层的首选地域,各类功能各异的产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大量集聚。随着城市功能地域的调整,劳动力等要素开始从城市内效率高的区域流向另一个效率低的区域,这种流动会带动城市范围内同一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乡村土地改变为城市用地,不但是土地使用功能的改变,更是产业结构从农业部门转向工业部门的产业间升级,这种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产业间转换必须以乡村和城市的地域功能转换为前提。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空间形态优化

产业结构升级会带动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整,由于新兴产业部门、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职能过度聚集在城市核心区,大量人口、工业、仓储物流等都集聚在城市边缘区,为了避免边缘区组团功能单一和严重的职住分离现象,[16]城市往往加大道路网络结构,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道路系统网络,导致城市空间扩展陷入“摊大饼”的怪圈,城市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城市边缘区缺乏相应产业支撑。城市空间形态的无序扩展会导致资源要素流入城市核心区的向心力小于资源要素流入后引起的成本上涨的离心力,使产业结构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孤岛现象,没有形成共享、学习等外部性收益,导致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为了改变“单中心-外围”型的单核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优化往往采取“双城多片”的空间发展模式,主城是历史上形成的城市中心地域和城市主核,是总部经济、都市型工业、现代商贸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地;新城作为城市副核,是承接城市主城功能转移的新城区,以创新产业的聚集作为发展基础。这种主要基于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适度紧缩型城市化战略所产生的副核城市,将导致产业关联度低,市民文化认同度不高。城市主核与副核的本质差异在于社会分工的深化程度和关联性产业的存在,社会分工的深化程度体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而关联性产业的存在则体现为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合理化。城市空间形态优化不仅表现为城市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合理化,也表现为马库森卫星式产业集群的形成,这种卫星式产业集群的形成必须培育与壮大城市副核的功能,增强城市副核承接城市主核功能的转移,逐步把城市副核建设成为综合、适宜居住、蕴含机遇的新城市功能区,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17]

二、鞍山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互动过程

(一)城市产业发育与城市空间雏形形成阶段(1387—1930年)

明洪武二十年间(1387年),在辽阳县属于海城接壤处的几个村屯境内设立鞍山驿站。1898年,俄国修筑东清铁路设置鞍山站(今旧堡站)。这一时期,鞍山的主导产业为种植业,商业只是村屯内的小规模商号,城市功能主要是行政统治。民国初年,鞍山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受到了日俄的殖民开发。1915年,日本直接投资鞍山铁矿,并于1917年攫取了鞍山8个铁矿开采权,成立了现代化的冶金企业“鞍山制铁所”[18],开始对鞍山进行殖民统治。1917年,日本殖民者制定“满铁附属市街计划”,提出把鞍山建设成为年产铁100万吨的工业城市。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大量工厂的兴建,鞍山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的中心区域基本沿中东铁路(即长大铁路)建设,形成了铁东和铁西两部分,城区南起镇守山(今烈士山),北至八卦沟排洪沟,东至连山(今二一九公园东山),西至陶官屯(今铁西十道街),面积为21.59 km2的东西向菱形城区(见图1)。铁东以中央广场(今市府广场)为中心形成放射状,铁西采用棋盘式的街路布局。截止到1930年,鞍山初步形成了以火车站为中心,具有住宅、商店、饭店、公园、学校等功能的城市空间雏形。

图1 1917—1930年间鞍山城市空间规划范围

(二)城市产业结构畸形发展与城市功能地域确立阶段(1931—1948年)

这一时期,日本为了掠夺更多的钢铁和煤炭资源,鞍山为殖民经济服务的钢铁工业畸形发展,急速膨胀,钢铁实行连续作业,采矿、制铁、炼钢等相关产业非常发达,资源采掘与加工型城市的功能得以形成。为了适应钢铁工业生产需要,市政建设的步伐随之加快,鞍山地区逐渐由农村变为都市化的城市,形成了铁东、铁西两个商业区。1937年,伪满洲国设立鞍山市[19],将原辽阳县所辖的27.1 km2区域划为鞍山管辖,市区面积扩大为49.1 km2。为了配合钢铁生产,日本制定了“鞍山都邑计划”,规划区面积为123 km2,以鞍山制铁所厂区为中心,进行街区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逐渐形成了工业区、商业区、居民区等功能分区,标志着鞍山市近代产业空间布局分区已初步确立。至1949年前,鞍山形成了北与辽阳县王家庄(今首山镇西南西王庄和东王庄)相接,南与海城市前沟寨(今旧堡西南杨柳河南的沟家寨)相望,东靠今东山风景区,西接辽阳县城昂堡的不规则“D”字形城市形态,并形成了以鞍山火车站为中心的单核城市格局(见图2)。

图2 1937年鞍山城市空间规划范围

(三)钢铁工业主导地位确定与城市空间形态扩展阶段(1949—1979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建设,鞍山市经济发展步入了正常轨道。钢铁工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配套完成了大批建设项目,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确立了鞍山钢铁工业城市的地位。为了适应当时经济建设需要,鞍山市城市空间迅速扩展,形成了北起首山,南到汤岗子,西到腾鳌堡杨柳河北岸,东到关门山(今千山东南的关宝山村)的空间格局(见图3)。1967年,鞍山建成区面积为76.6 km2,三次产业构成为6.2∶85.1∶8.7,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十分缓慢,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占工业产值的95.5%。1973年和1976年海城市和台安县相继划归鞍山市管辖。这一时期,鞍山组织力量“向东部山区转移”,既影响了鞍山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畸形发育。

图3 1950年鞍山市城市空间布局

(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建成区规模拓展阶段(1980—1990年)

改革开放后,为了给城市工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撑,鞍山市开始大范围拓展城市生产建设用地。1983年,国务院批准《鞍山市总体规划》,规划以原有老城区为核心,西面为工业发展预留地,东部山区深沟寺、营城子、汪家峪等为综合居住区,并将汪家峪开发为文教科研区。1985年末,鞍山市城区面积达622 km2,人口127.8万人。鞍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8.9∶80.6∶10.5演变为1990年的9.7∶63.7∶26.6,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快速上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9.4个百分点,但是重工业依然占据着鞍山工业的主导地位,以钢铁、非金属矿加工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比重达到80%以上,仍然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五)城市产业调整与城市新区建设阶段(1991—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鞍山进行了以鞍钢为主体的全面国有企业改革,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2000年,鞍山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8∶56.1∶36.1,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由1990年的26.6%上升到2000年的36.1%。为了适应城市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城市空间开始向东、向南扩展,进行城市新区建设。城市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等高层次产业,城市空间形态向生态绿地、公园用地等现代城市职能转换,现代化城市空间结构开始显现。但城市核心区工业、居住、商业等职能混杂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城市空间功能模糊,景观和生态空间建设不足,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

(六)城市产业集聚与城市空间结构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从2000年开始,鞍山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实际外商投资额成倍增长,2006年比2005年增长95%,而2010年比2006年增长5.69倍。随着鞍山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以及大量外资和民间资本涌入,鞍山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0.1%上升到2010年的43.2%,物流仓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从业人员比例由2000年的32.6%上升到2010年的36.4%。

2006年,鞍山确定“东控、南进、西拓、北调、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方针,向南发展汤岗子新城,作为鞍山的副核城市。同时城市空间规划出多个重点发展的相对独立的功能片区,产业布局呈现“片区+节点+轴线”的现代产业空间格局,产业空间职能分区更加明显。鞍山市区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到800 km2,采取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成了“一核四带多园区”城市空间布局(见图4)。一核即以铁东、铁西、立山三个生活区和鞍钢厂区组成的主城区,其空间结构属于“单中心”型,是城市中央商务区。一核的外围是四带,即西部工业带、中部生活带、东部生态带和南部新城带,是城市产业发展和空间拓展的主战场,也是城市中央商务区与城外多园区的重要连接带。多园区是指在鞍山主城区外围布局建设各类功能各异的产业开发区、经济区、产业园等。

图4 鞍山“一核四带多园区”城市空间布局

三、鞍山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互动发展的特征

(一)密切的关联性和加速性

新中国成立后,鞍山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特别是从1986年开始,鞍山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见图5),三次产业结构从1985年的7.8∶75.7∶16.5变动为2010年的4.4∶54.3∶41.3,进入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重化工业色彩浓厚,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75.3%,仍以传统产业为主,钢铁以及矿产品深加工能力弱。从城市空间地域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关联密切,从1986年开始,鞍山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速度加快,城市空间扩展迅速,产业布局呈现组团式集聚,地域布局扩散效应明显。

图5 新中国成立后鞍山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图

(二)鲜明的有序性和阶段性

鞍山产业结构演进表现出鲜明的有序性和阶段性。所谓有序性是指鞍山市产业结构演变遵循着由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演变的配第-克拉克规律,工业部门内部升级按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已经演变为工业化阶段中的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制造业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还没有进入以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社会时期。所谓阶段性,是指鞍山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互动发展形成了明显的6个发展阶段。尤其是1980年以来,我国的钢铁工业在布局上呈现向沿海地带转移的发展趋势,鞍钢的钢铁加工产业也部分向营口等沿海城市布局,计划经济影响的减弱和市场配置资源力量的增强,是这一阶段鞍山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互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锁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殊性

资源禀赋和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决定鞍山建国以来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钢铁工业发展的缩影。鞍山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造就了鞍山在全国闻名的钢铁产业和菱镁产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这种资源禀赋和产业特殊性锁定的发展路径,使得鞍山以钢铁工业和原材料为主的产业链低端产业结构正在向产业链高端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主体地位的产业结构演进。相应地城市空间结构也向符合产业化和专业化方向,按照集中式布局、集约化生产、集群化发展要求,形成以功能园区为引导的,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为基础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四、鞍山市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互动发展的路径

鞍山是沈阳经济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双重叠加的最重要的连接点,可以利用鞍山的区位优势,实现与两大经济区在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上的无缝对接。

(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未来鞍山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配合鞍山市未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产业结构整合、优化来促进产业要素、部门结构调整,强化功能地域的合理空间分工,不同功能地域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功能地域自身结构优化与能力增强,从而实现促进产业结构产出系统能力增强。鉴于鞍山市第三产业的部门结构低端化,无法通过增速带动经济增长的现实,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工业部门内部的产业升级是互补关系。因此,鞍山要尽快布局高端第三产业的发展,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一是在城市核心区内积极培育计算机服务、专业技术服务、科技推广服务等新业态,助推其他产业发展提速、产业升级,形成以商贸、娱乐康体、金融、保险、信息、行政管理、新兴产业等为主的集聚区;二是在城市边缘区要大力发展传统制造业、物流、批发以及新工业项目,加强产业片区建设,以现代制造业、居住、教育、科研、休闲农业等为主要职能;三是在外围吸引区要重点发展相对独立的功能片区,以传统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都市农业、休憩旅游等为主要职能,强调功能差异和相互协调。通过加强产业片区建设,促进城市新区开发和郊区城镇建设,使城市核心区要素、产业与功能向外扩散,构筑城市核心区、边缘区和外围吸引区相结合的完善的都市区地域空间结构。

(二)立足资源空间禀赋,推进第二产业转型升级

鉴于鞍山市第二产业只有存量优势,而缺少对经济拉动力的现实,立足鞍山市的资源禀赋与钢铁产业基础,推进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第一,以强化技术引领和创新突破为核心,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化提升原材料及深加工产业,使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产业升级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支柱产业的优势和地位。第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都市型工业。依托钢铁及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以建设重大项目、打造园区载体、营造创新环境为抓手,积极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模式,发挥钢铁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等总部经济的扩散效应和内聚效应。同时积极发展消费品、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激光科技、电子信息制造、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都市型工业。第三,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吸引国外先进企业联合加盟,大力发展专用工程机械制造、通用装备制造,积极做大做强新材料、激光元器件、新能源电池、高端阀门、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软件开发应用等潜力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大力推进钢铁、菱镁等精深加工集群发展,支持推进发展煤焦油深加工,实现非钢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外向服务化,增强城市核心区集聚功能

鞍山市产业结构外向服务化的重点是立足自身的优势,以工业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发展新兴服务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细化分工。重点是加快城市核心区 “优二进三”进程,在加快内部功能结构调整的同时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空间,促进城市核心区服务功能升级。一是应围绕钢铁、矿产品、阀门、服装等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金融、电子商务、物流、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传输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二是应以培育新型消费为重点,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旅游、商业、健身、养生、保健品、医疗康复、养老等服务业,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

(四)积极发展绿色生态都市农业,构建城市生态空间

重点围绕都市农业,按照绿色、生态、循环理念,积极发展水果、花卉、蔬菜、特色种养殖业等。以鞍山的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吸引区为核心,以周边的绿地、森林、水域、农田为功能区,充分发掘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养生农业,构建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园区。完善园区功能和定位,加强农高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业对鞍山GDP的拉动作用。

五、结论

鞍山作为国家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其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与资源禀赋基础,其互动演化受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互动机制影响,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加速性,鲜明的有序性和阶段性,锁定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殊性。

近年来,鞍山市产业结构演化升级加速,第二产业虽然依赖于长期以来的良好基础得以继续发展,但已显现出疲态,增长动力正在逐步减弱。钢铁产业存量大、结构单一老化难以继续通过扩大增量带动GDP发展,只能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都市型工业。第三产业虽然增速明显,但主要集中在围绕钢铁产业所形成的低端服务业,经济增长推动力有限,必须加速向高端发展,应围绕钢铁产业加大其在相关研发、互联网、文化产业等高端链条的发展力度。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带动下,城市核心区的功能得到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不断完善,才能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

目前鞍山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正处于快速演变阶段,确定合理的协调发展路径至关重要。针对产业结构畸重和空间结构单核的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互动发展,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重型产业结构外向服务化,积极发展绿色生态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促使城市产业演进与空间地域演化得以最大限度的良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王志远,廖建军,李晟.基于产业转移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5):122-124.

[2] 金平斌,温燕,程玉申.杭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43(1):183-187.

[3] 刘艳军,李诚固.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机制及调控路径[J].现代城市研究,2008,(6):52-60.

[4] 王开泳,肖玲.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6-122.

[5]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80-110.

[6] 颜文涛,萧敬豪,等,邹锦.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绩效:进展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2,203(5):50-59.

[7] 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40-44.

[8] 蒋伏心,申俊喜.增长的空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增长方式转变比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40.

[9] 李诚固,韩守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城市规划,2004,28(4):31-36.

[10] 陈有川,孙博,尹宏玲.产业结构高度化对城市生产性空间的影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2-3.

[11] 李诚固,郑文升,王晓芳.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趋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20(4):50-54.

[12] 沈玉芳.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对应关系和影响要素[J].世界地理研究,2008,17(4):22.

[13] 李世杰,姚天祥.试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关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2(3):32-36.

[14] 王珺.万陆.杨本建.城市地价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J].学术研究,2013,10(73):80.

[15] 刘艳军,李诚固,徐一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人文地理,2007,(4):41-45.

[16] 蔡安宁,刘洋,梁进社,等.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重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2, 19(6):59.

[17] 高相铎,季萍萍,张斌,等.天津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互动机制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9):75-76.

[18] 王福君.东北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演进与优化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72.

[19] 刘景玉,智喜君.鞍山城市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00.

猜你喜欢

鞍山市鞍山空间结构
成长相册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鞍山烈士纪念馆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推进鞍山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我见
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教学纪实
基于社会空间结构流变的统战工作组织策略研究
鞍山市2011~201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鞍山“网格式”服务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