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发展
——评《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8-02-20

学术交流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界学派苏联

姚 馨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俄罗斯的官方意识形态,研究也随之没落。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复苏,当代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开始呈现出微弱复兴的总体态势。林艳梅所著的《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当代俄罗斯学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归纳了研究主题以及共同的理论关切,并且阐发了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启示。

在本书的上编中,作者介绍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的六个重要流派。1.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主张对资本主义世界以及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社会进行批判,从而实现向自由王国的转变。2.反思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包含乌托邦主义因素”和“还伯恩施坦主义以历史的公正”的命题,遭到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严厉批评。3.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主张恢复并重建苏联,对当代俄罗斯资本主义发展现实持尖锐的批判态度。4.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性。5.文化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其主要观点有三:一是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基本观点;二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文明史和文化史;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所有制思想进行了全新的理解和描述,将社会所有制的本质确定为文化所有制。6.文本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主张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准确的诠释,发展马恩理论遗产中积极正面的内容。

而在书的下编中,作者梳理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界研究共同关注的四个研究主题。第一个研究主题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实质,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界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首先,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学者从人道主义视角对马克思的历史哲学进行阐发,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现实的人道主义”。其次,虽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带有乌托邦色彩,但俄罗斯学界基本还是承认马克思主义在总体上是一门科学的思想理论。最后,大多数学者都反对将马克思主义与暴力理论相等同。第二个研究主题是关于苏联马克思主义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俄罗斯学界主要围绕如何评价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历史、如何理解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如何看待苏联解体的原因等问题展开了争论。第三个研究主题是关于当代俄罗斯社会的性质问题,当代俄罗斯左翼学者都强调了俄罗斯新资本主义的畸变性质、依附性质和国家官僚主义性质。第四个研究主题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内涵问题。正统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形态,是一种优于社会主义的资本制度。而俄罗斯具有左翼性质的各派政党则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现实的政治选择。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的过渡过程。而文化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并不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形态或者社会运动,而是一种理论形态,表达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共产主义未来发展的思想观点。

最后,作者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和俄罗斯的社会改革进行了简要评析。作者认为,两国的改革方式与路径均不相同。当代中国的社会改革采取的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路线,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逐步推开。苏联解体前戈尔巴乔夫所领导的苏联社会改革主要采取政治先行的方式。而这两种方式都是依据本国国情和当时的国内外矛盾做出的历史选择。

纵观全书,作者从学术流派和理论问题两个维度展示了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观照当代中国,虽然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成果显著,但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显现。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学界学派苏联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