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华简《筮法》篇“焉”字补说
——兼谈平山中山王器铭中的一个相关字

2018-05-17杨蒙生

关键词:平山古文字铭文

杨蒙生

新近公布的清华简第四辑《筮法》中有一个字,凡两见,其形体和辞例分别为:

目前,学界对此字的释读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

(1)整理报告云:

(2)刘刚先生认为:

(1)铭文选2.880中山王鼎

(2)铭文选2.881中山王方壶

对于此字,学界目前已经基本认定:它是后置虚词,其具体用法与语气助词“也”相似*朱德熙:《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朱德熙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92页;李学勤、李零:《平山三器与中山国史的若干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古文字研究》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49~250页;商承祚:《中山王鼎、壶铭刍议》,《古文字研究》第7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6~47页;吴振武:《试说平山战国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字》,《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73~76页。。不过,在字形分析方面,特别是对右下所从形的说解方面,各家之间仍然存在分歧。

此外,姚孝遂先生认为此是“旗”字;它在铭文中被借为倚,读为漪,乃先秦习用句尾助词,相当于后世的“也”字。赵诚先生对此表示赞同*转引自赵诚《〈中山壶〉、〈中山鼎〉铭文试释》,《古文字研究》第1辑,第249~250页。。王贻梁先生则认为,此形有可能是虫、它,或者宅*王贻梁:《〈中山三器铭文考释〉选录》,转引自林宏明《战国中山国文字研究》,台北: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194页。。

受上引观点和新材料启发,笔者怀疑,中山王器铭此字很可能是前引清华简《筮法》“”字的不同写法,因而也可以释作“(焉)”。虽然中山王器铭在总体上具有强烈的艺术气息,但这并未影响到此字形体的基本结构。这一点在下引“安”字形体,特别是在郭店简《语丛三》和《铁云藏龟》封面布币铭文两例的映衬下可以看得非常明白:

不难发现,“安”字形体中短笔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它的变化有可能会使整个“安”字呈现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面貌。清华简《筮法》的“”字,很可能即是书写者将中山王器铭“”字一类写法中“安”下部所从短笔接在女旁下部,或者将其穿过女旁,造成“打破”格局后形成的。

这正与下面所列“安”字形体演变轨迹中的第一个环节一致:

从目前掌握的传世文献资料来看,作为语气助词的“焉”和“也”的确是常常互为异文的。例如:

(1)《礼记·乐记》:

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

(2)《大戴礼·曾子立事》:

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者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

(3)《论语·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礼记·檀弓上》:

子夏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礼而弗敢过也。”

子张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

(5)《诗经·小雅·苑柳》: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战国策·楚策四》引作:“上天甚神,无自瘵也。”)

(6)《战国策·齐策六》:

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史记·鲁仲连传》引作:“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

(7)《礼记·乐记》:

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史记·乐书》引作:“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也;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也。” )

(8)《左传》昭公八年:

石不能言,或冯焉。(《论衡·纪妖》引作:“石不能言,或凭依也。”)

(9)《庄子·齐物论》:

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也。其递相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

(10)《说苑·善说》:

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则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

王引之认为,(1)至(3)例中的“也,犹‘焉’也。……‘也’,亦‘焉’也,互文耳”;第(4)例中的“焉,犹‘也’耳”*王引之撰,黄侃、杨树达批本:《经传释词》,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87、37页。。裴学海指出,第(5)至(8)例中的“‘也’,犹‘焉’也”;(9)(10)两例中的“‘焉’犹‘也’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民国丛书》第五编第46册,上海:上海书店,1935年,第233、102页。。所言均是。

同类例证还见于出土战国文献。例如:

(11)《上博五·君子为礼》:

夫子曰:“坐,吾语汝。言之而不义,口勿言也;视之而不义,目勿视也;听之而不义,耳勿听也;动而不义,身毋动焉。”(简1—2)

(12)《上博五·季康子问于孔子》:

孔子曰:“君子在民之上,执民之中,纼訤于百姓,而民不服焉,是君子之耻也。是故君子玉其言而慎其行,敬成其德以临民,民望其道而服焉,此之谓仁之以德。(简2—4)

(13)《清华六·管仲》:

齐桓公问于管仲曰:“仲父,君子学与不学,如何?”管仲答曰:“君子学哉,学乌可以已?见善者墨焉,见不善者戒焉。君子学哉,学乌可以已?”(简1—2)

《上博二·从政(甲)》:

【君子闻善言以改其】言,见善行纳其身焉,可谓学矣。(简11)

(14)《上博七·吴命》:

曰:“三大夫辱命于寡君之仆。寡君一人……釐先王之福,天子之灵。孤也何劳力之有焉!”(简7—8)

《清华二·系年》:

明岁,齐顷公朝于晋景公,驹之克走援齐侯之带,献之景公,曰:“齐侯之来也,老夫之力也。”(简72—73)

(15)《上博六·孔子见季桓子》:

第(11)(14)(15)诸例中的也、焉互为异文,自不必说,第(12)例正与王引之解作“焉,犹‘也’也”的《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民之服焉,不亦宜乎”一例同类,而第(13)例则可与前面第(2)(3)两例对看。

如此,综合上文所言字形和用法两方面推断,晋系文字系统中很可能存在过两种写法的“焉”字。其中一种是今天常用的“焉”字早期形体:

某一地域的语言文字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一词多形的情况,多半与当地语言的使用和各地文化的交流有密切关系。这完全符合语言文字发展的趋势。随着专字(词)专用过程的完成,它最终也会走向消亡。与此相应地,完成这一转换过程的有关语言系统中则可能会表现出以下两种情形:

一、两种形式中的一种“被死亡”——它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基本绝迹于后世的语言文字系统,例如本文讨论的“”字形体。

二、两种形式中的一种仍然被留存在后世的汉字系统中,但其本初的语法地位已经丧失殆尽,例如很早就存在于秦简中的、现今仍可见到的“殹”字。

如此看来,今天之人是幸运的:他们不仅能够得到前人未曾见到的、“焚书坑儒”之前的先秦文献材料,还能有幸目睹载于其中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语言文字替换过程中一个相对完整的环节。

附记:

(1)本文的写作得到导师李学勤先生的鼓励,在修改过程中亦幸得黄德宽老师和徐在国老师的指导,我谨在此向李先生和两位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Keywords: Tsinghua bamboo slips;Shifa(《筮法》); King of Zhongshan(中山王); yan(焉); ye(也)

YANGMengsheng, research assistant,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Unearthed Manuscripts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Cent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猜你喜欢

平山古文字铭文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启簠、启戟铭文小考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张素凤教授《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出版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大美平山
君有远行镜铭文释解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你来过平山吗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