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间的更新变化
2018-05-17龚丹韵
上海的路
1.一条可以漫步的好街道,究竟什么样?
如果你是一个步行者,你更愿意走在安福路还是长寿路?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安福路,长寿路方便的是机动车,而不是城市的人。而安福路飘来的食物香味和馥郁的艺术气息不仅吸引了很多本地老饕,也受到金发碧眼的外国“吃货”欢迎。
马上要去国外读研究生的郑小姐说起美食头头是道,在她心目中,安福路是她离开家乡后怀念上海的理由。美食和话剧是郑小姐的心头所爱。她常常会和朋友到安福路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排队买票。虽然排队的滋味并不好受,但只要想着买好票就能在这条路上散个步,看一看两旁充满情调的老建筑,她的好心情总会如期而至。
家住浦东的金小姐第一次喜欢上这条马路是在某一个下午。那天,她与朋友坐在爱菊小学对面的面包房里,看到刚刚放学的小朋友们手牵着手蹦蹦跳跳跑进店,对着柜台里的手指泡芙咽口水。家长们跟在后头,给孩子们买完泡芙,就一起坐在靠窗的座位拉拉家常,与孩子们一同享受放学后的悠闲时间。傍晚的路边虽然停了很多车,但交通依旧井然有序,行人和司机都会相互谦让,“有种电影里面共同生活在一个街区的感觉。”
2.支马路—上海城市的活力
相对于大型商场,如今上海更有活力的,似乎是那一条条犹如毛细血管的支马路。每到双休日或晚上,这些小路上都汇集着年轻人,他们穿着时髦,散步、消费、社交,看风景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越来越多有趣的空间产生了,上海城市的活力,是否正在向支马路转移?
永福路上有一家特色杂货店,卖一些上海老物件。店门很小,但只要跨进门内,就仿佛穿越时空。老板说,卖的商品本来就小众,没必要开到闹市区去。附近充满沧桑历史的上海老式建筑群,更加符合商品的文化气质。这家小店与周围很多有意思的小店共同营造出永福路一带的文化氛围。每到双休日,这条小马路上年轻人来来往往,吃吃逛逛。杂货店老板自己也会在休息时去附近走走,累了就在咖啡店坐下。
最近几年,上海人也越来越喜爱自己的城市支马路:它们往往绿荫掩映,冬暖夏凉;道路宽度适中,过红绿灯不需要分两次;车辆时速有限,不会过于吵闹;而逛街的人一眼就能望穿对面行人的表情和衣着,在看与被看中,成为彼此眼中的风景。
上海似乎正在紧跟全球城市的发展路径,年轻的市民们集体无意识地做出了选择:逛支马路,或许比逛大商场有趣。支马路成为越来越充满魅力的城市空间。
3.每条道路都有双重身份
全世界著名的商业街,如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等,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与主路交叉的支马路,如同鱼骨状延伸,同样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支马路的繁荣与主路共同构成了商业街的厚度。纽约人和巴黎人逛街,也喜欢拐到背后的支马路,在附近一带“团团转”,而不是一条主干道从头走到尾。许多资深游客声称,这样才是真正的深度文化体验。
同济大学伍江教授曾说过:路不仅仅是通行的路,更是“公共空间”。城市发展的早期,我们都把路简单理解成交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行,开车、骑车、行走,至于在两点的通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似乎无关紧要,充其量装扮一些漂亮的绿化、好看的霓虹灯就行。其实,每一条城市道路都有双重身份:第一是交通,第二是公共活动。
人们一直在路上。路,就是他们对一座城市的空间体验、直观感受。因此城市有广场、公园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阡陌交织的路。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的支马路就开始为市民提供生活休闲。那时候,陕西路主要卖鞋子,长乐路主要订衣服,两者都提供了商场以外的有趣商品。衡山路、茂名南路酒吧街,襄阳路休闲商业街……沿着淮海路的鱼骨状支马路,依次渐进,一条条迸发出生命力。
其实,这种支马路上的活力,从上海城市发展的起点就一直存在。住在五原路一带的老居民陈伟敏今年67岁,陶云飞今年73岁,两人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沿街的店面充满乐趣。比如老虎灶是每个居民区门口必备的。想要洗个澡,只要去门口叫一声就有人把水挑来。置办新衣服,先到布料店买好布,再去找裁缝店定做。酱油店、米店、煤球店一字排开。而小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烟纸店,小小的门面,日用百货、零食副食品样样都有。到了夏天,烟纸店门口摆出棒冰,更加让人垂涎欲滴。
为什么聊起那番旧日光景,人们至今依然觉得鲜活有趣,甚至以此维系着对一座城市的情感?因为当时的人们虽然无意识,但那些错综复杂的小路,确实成为公共活动空间,成为人与人交流的最佳场所。上海的一条条马路上,曾经承载着城市的生活记忆、情感记忆、交往记忆。人们回忆的不是路,而是那些生活的故事。我们需要彻底改变对路的理解,这样城市才会活。
4.为游客还是为居民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全世界的文化街似乎都摆脱不了一种宿命:草根自发而生的文创渐渐成长、闻名,游客们蜂拥而至。地租渐高,被商业资本盯上。而一旦向商业方向发展,就意味着它即将走下坡路,文创小店不堪高租金而走,游客和居民也会渐渐诟病其商业味太浓,缺乏独有的文化魅力。
有专家认为:一条街道是否发展过头,关键就看一个指标:为游客服务的商业、为本地居民服务的便利,两者的比例是否平衡。
如果没有政府引导,城市的文化空间很难快速聚集,但政府一旦投入,常常会一股脑儿投入过多。富民路一带,政府的投入是适度的,是尊重其他主体的。居民们在其中怡然自得。白天走在富民路附近的,很多是本地居民,小路保持安静。到了晚上,年轻人、外国人喜欢去酒吧,而当地居民则在路上快走、跑步,锻炼身体,时而互相交流细语。
5.好的空间会教育出好的市民
大学路曾经是一条更宽敞的马路。当时因为交通需要,计划用这条路连通复旦大学和五角场。
但是五角场未必要成为目的地,这条路本身能不能成为目的地呢?几番博弈后,大家突破既有规则,做了一个中国城市少见的举动:把宽马路变窄,大学路从一级道路降级为二级道路。
现在,这条西起国定路、东到淞沪路,不到一公里长的小路上,林立着各种商店、餐馆,以及很多刚创业的小公司。路伊始处,一段画满涂鸦的墙面,让人感受到创意园区才有的桀骜不驯。一些小餐厅是大学老师或学生开的,也有一些老外来此开咖啡馆。意大利面、现磨咖啡等,一路走一路飘香。独特的装潢和口味背后,是文化人的那份心思。
上海街头
如今的大学路,以“创意、文化、格调”为特色,吸引了周边大学生和写字楼的小白领。有网友评价,现在整条大学路充斥着说不清是小资还是屌丝的气息,也是五角场的一大亮点。
城市公共空间是有层次的。比如,我们需要很高层次的大公园、大广场、步行街,但我们不可能除了回家和上班,剩余时间都待在大公园。次一级的小公园、小绿地、商业街同样重要。而更小的范围,每个居民都离不开社区环境、居住的街道。当他们打开家门,那些小路就是更加日常的公共和社交空间。
“永不拓宽的街道”,方能成就一座全球化城市的勃勃生机。
上海的路网
“路网”,是近年热门的新话题。一座城市的路网,究竟是密密麻麻,还是只有稀疏的主干道,直接关系到城市是否交通拥堵、是否生活宜居,当然,还有城市的竞争力与活力。
中国城市的路网密度普遍较低。此前,“打开围墙”的意见一经公布,便引发不小争议。几天前,北京一些高校开始尝试打开围墙,提升路网密度从理念正在变为行动。
1.城市不能只剩主干道
同济大学两位建筑学老师孙彤宇和许凯,带领学生们做了一次有意思的“手工”:他们把全球20座知名城市的路网,按照同比例,用纸板搭成微缩模型。不同城市的道路,就仿佛一根根曲线,形状、大小、方向各不相同,最终阡陌交织,组成了特有的城市路网。比如特拉维夫,满眼都是小方格。而维也纳则像一张大花布,好歹也是四通八达,犹如一张蜘蛛网。
唯有中国的两座城市北京和上海,一眼望去就能直观感受到:它们的路网是如此稀疏。尤其是北京,只剩孤零零的几条主干道。
中国大城市的路网密度,在全球明显偏低,而且随着城市发展越来越低,公共道路越来越少。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把路网比作流动循环的血管系统,血管越多,血液循环流速越快,自然越有活力。如果只剩下几条大血管,大血管之间还隔着很远的距离,中间没有小通道,那么血液的流速和活力显然会降低。城市里,对路网感受最明显的,莫过于行人与司机。
比如,你出门买菜。明明看到菜场就在自家小区大门的正对面,可是道路很宽很长,你无法直接穿过,必须走到道路的尽头,找到第一个红绿灯,分两次过马路,又在对面行走很长的距离,才能到达菜场。这时,你可能会在心中抱怨:为什么路那么长,要走那么远,才能遇到一个十字路口?菜场明明近在眼前,可走路一点也不方便。假设这条长长的道路,中间开出一条小路,走一半就能过马路到对面,是不是方便很多?
这样的情境不只限于出门买菜,还可以延伸到人的所有公共活动。如果城市公共路口到路口的距离很长,就不利于人的出行,自然也不利于人的生活。好的城市,是人们愿意走出家门,在路上闲逛、聊天、交流,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而这样稀疏的路网,显然大大降低了空间和生活的品质。
2.全球城市正回归窄密路网
汽车文明的普及,让街道的公共生活被彻底打破。20世纪的城市规划师,如柯布的光辉城市、阿尔及尔规划、昌迪加尔规划、科斯塔的巴西利亚规划等等,都把道路简单看成为机动车服务,道路又宽又大,空间的社会交往质量急剧下降,无数当代城市主干道的活力凋零。
最近30年,全球城市渐渐回过头来反省。大家忽然意识到,原来窄密路网对一座城市是如此重要。一些欧洲城市又开始了新一轮路网修正。比如,刻意把宽马路变窄,把笔直的道路切成错位,增加小路,恢复生动的窄密路网,又通过聪明的规划解决机动性和可达性。
3.建得高不代表建得密
纽约的曼哈顿,寸土寸金,人口之稠密,空间利用之高,令人赞叹。曼哈顿一个街坊(4条公共道路围成的地块)大约边长80米×250米,芝加哥中心区的街坊边长约100米。哥本哈根、维也纳等,边长均低于100米,一些老城区甚至只有50米。特拉维夫有着规则的窄密路网,交叉口间距小的只有30米,最长也不超过100米。而巴塞罗那新城,一个多世纪前,塞尔达怀着梦想在白纸上写就,街坊边长80米。那里至今为止,仍然被公认为是全球居住质量极高的街区典范。
威尼斯,几乎没有一条“主路”,但水陆交错的街道网,被誉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伟大高峰,至今令全世界游客向往。
上海复兴公园
专家认为:街坊边长在100米以内,这样的尺度适应性最强,无论设计成公园、住宅还是商场,城市空间都充满活力。而一份国内学术报告指出,中国大城市的街坊边长,一般都超过250米×250米。北京尤为严重,经统计,北京的街区平均边长在300米以上,有的围墙甚至超过400米。从一个路口走到另一个路口,需要走很久。而一旦走错一个路口,将会让人懊恼不已,巴不得能长出翅膀飞过去。报告最后总结:大尺度的街区、宽大的马路、断头路等,不仅给市民出行造成绕路、过马路难、危险度高等问题,也是北京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
另一个体现空间指标的则是容积率。容积率越高,证明能容纳下的人和建筑越多。比如曼哈顿,容积率高达10。巴塞罗那新城容积率达到3。同济大学课题组手头的20座全球城市中心案例,除了北京和上海,其他平均容积率都在3以上。而上海,里弄的平均容积率仅1.5,这并不让人意外。意外的是新建高层小区,看起来密密麻麻,容积率其实勉强达到3。像陆家嘴那般超高层建筑区,别看造那么高,好像很集约,但容积率大约3.5,和巴塞罗那6层建筑的空间利用率约等。这说明陆家嘴的空间,其实远远没有用足。窄密路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一座城市最容易改变的是建筑,随时可以拆建,最不容易改变的就是路网,通过路网能读出城市几百几千年前的模样和文化。
上海的公共空间
1.我们需要小而密的城市空间
有专家把公共空间定义为:必须满足城市生活要求、符合步行者行为、24小时开放的城市空间。
传统观念里,只有公园、广场、绿地算公共空间,但现在只要符合步行的建筑周边空间,都可以算是公共空间。而我们恰恰鼓励多建造一些这样“小而美”的空间。以此类推,那么街道就是线形的城市公共空间,和步行路径上的建筑界面有耦合关系。
当今城市严重缺乏街道和公共空间。曾经统计过,上海内环里,所有道路加起来,只有10%的路是两车道以下的道路。那么剩下90%的道路怎么办?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任务:同样需要把这些道路的步行环境做好,让人行走的过程中,边上有服务型的店铺,有体验互动,有功能支持。比如书报亭、咖啡店、花店、零售店等。人们步行到一半,随时可以停留,可以坐下,最好还有树阴和座椅。广场不求大,而是小而多。绿地不求草地满铺,而是让人有参与性,未来城市空间会是什么样的,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城市中有温度,这就是理想的未来城市。
2.一个雨棚激活一个弄堂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如今上海的弄堂住户,一眼望去只剩下老人,有能力的年轻人大多已经搬走。弄堂不复原本的模样,老龄化、碎片化之下,社区活力正在衰落。邻居们彼此照应的老弄堂人情味,也渐渐消失。
上海老弄堂四明体育弄作为一条以体育为特色的弄堂原本走到底是一片几十平方米的公共健身区。而如今,所有健身器材都被横七竖八的晒衣架长期“占领”,脏乱差不说,健身区的公共属性也荡然无存。这里急需一个公共空间,重新激发社区活力,让居民们愿意回到空间里,人与人愿意彼此邂逅和交流。
同济大学李彦伯副教授在设计时,首先拆除健身区域的三边围墙,随后沿着最外围尺寸,做三边的晒衣架、一条长长的“U”字型晒衣架。为了让居民一伸手就能够到,晒衣架分为高低两根,总长约40多米,不但能晒衣服,连晒被子也绰绰有余。
晒衣架下,原本的健身区就是公共活动场地,地面保留原本的健身器材。沿着剩下的唯一一面墙,定做了户外长椅。腿脚不便的老人们无法健身,却可以坐在长凳上晒太阳、聊天。当弄堂的居民们想要在此晾晒或收拾衣服时,偶遇的邻居们也可以坐下闲话家常。空间的顶部,是一个收缩自如的遮雨棚。这样,晒衣和闲聊,不仅晴天可以,雨天同样对居民有吸引力。还为雨棚设计了一个生态可持续方案:雨水收集。下雨天,雨水顺着设计好的角度滑入后方的装置,最终流入配套水箱,在墙壁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水龙头,居民们平时可以免费在此接水,使用雨水冲刷马桶、浇花、洗车,还可以作为弄堂临时应急的消防水源。
天晴时,居民们在此晒衣;天暖时,居民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到了下雨时,打开遮雨棚,一切照旧;天热时,居民们还可以来此乘凉;一旁,有居民排队等着接雨水,用雨水浇花。居民们都走出家门,在这里相遇,重新修复人与人的关联。这里将会成为狭小弄堂里激发社区活力的发生器。它不只是漂亮的艺术装置,更是人与人、人与环境友好的一种方式。
未来的上海城市,不可能永远建造高大上的东西。今天的城市更新,不仅是和空间打交道,更重要的是和人打交道。
社区和睦,面对有限的公共空间,没有居民互相吵、和专家吵、和居委干部吵,而是每一方都能露出开心的笑容—这大概就是上海能作为全球城市的标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