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戏曲新的打开方式—兼谈小剧场戏曲节的上海逻辑
2018-05-17汪灏
上海正在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她将为人们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而那些在小剧场里发生的事情,演绎着这座城市的表情,传达着她的体温,热情洋溢地昭示着这里的一切。亚太演艺之都的空间布局已轮廓初现,内容产业的结构开掘也日益深入。浸润于这样的时代景象中,小剧场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和生活方式,正浪漫地显示出上海在通达全球卓越城市的道路上洋溢着的热情和温度。
2017年,上海的舞台艺术,枝叶葳蕤,花开烂漫。
在大时代的天幕下,这方舞台既涌现了《启航》《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这样的鸿篇巨制,又流淌着小剧场戏曲节这样的古韵新声,她们共同汇成了这座城市的艺术交响。
从全国范围来讲,精准定位于戏曲艺术的小剧场剧目展演至今寥寥可数,而这场名为“戏曲·呼吸”的小剧场戏曲节在上海已连续举办三届了。
呼吸,对于生命不仅日常而且必需。既然命之以“戏曲·呼吸”,足见上海的戏曲人对小剧场戏曲这一年轻艺术媒介的看重,也传递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即将出现的崭新未来的热情期许。
三年来,“戏曲·呼吸”这个名字不曾更变,这一“初心”更加坚定而踏实。
人们喜闻乐见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正以其活跃的思想锐度、独特的审美追求、鲜明的时代气质,开放的国际视野焕发出奇妙的机趣和张力。
其实,上海做事向来有其独特的逻辑,小剧场戏曲节也不例外。
很多到过上海的朋友,都会说上海是一座令人难忘的城市,开放包容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多元复调成为她斑斓的精神底色。而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正是体现城市魅力的有力笔触。
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创办于2015年,三年来共推出28台作品。仅就本届而言,在十几天里,淮剧、越剧、彩调、京剧、豫剧、昆曲和梨园戏等七大剧种的九部作品先后在上海的舞台上演,呈现了风格迥异的艺术元素和多姿多彩的审美效果。
“戏曲·呼吸”正体现了这座城市吐纳间的胸襟。
且看此次展演中的两个古老剧种,昆曲和梨园戏分别为我们呈现了当代剧坛对于发展路径的两个不同维度的探索和寻觅:一个关注在东方的舞台上呈现世界的人性思考,一个着意于现代的语境里接续传统的表演魅力。
昆曲600年的传奇是一部薪尽火传的史诗。
而实验昆曲《椅子》的创作者却暂时放下了熟悉的《牡丹亭》《长生殿》,“东张西望”地改编起法国剧作家尤内斯库的同名代表作,运用中国式审美演绎关于人类生命意义的现代拷问。民族戏曲的严谨程式和荒诞派的反戏剧相互对峙,同时“椅子”作为从昆曲“一桌二椅”的经典空间中提炼出来的写意符号,又和荒诞派戏剧的象征隐喻形成了某种耦合。在不断的碰撞和交流里进行中国戏曲和世界戏剧的对话,从而展现了充满哲学意味的“东西并美”的戏剧意象。
这种吸纳和消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
被誉为“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承宋元余韵,传古乐遗风”。由于和宋元南戏文脉上的相续,历史显得比昆曲更为悠久。
梨园戏传统剧目《吕蒙正》(供图: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梨园戏《吕蒙正》是一台以老艺人口述的方式,恢复传承古典戏剧表演意蕴的作品。此剧刻意避开舞台创作的时尚潮流,着力守护民族艺术的根本风格,自觉向中国古典表演艺术源头上溯和回归,尤其显得意义不凡。
在策马扬鞭的当下时空里,随着剧种风格的日益稀释,演员对传统表演的身体记忆愈渐漫漶。而经由曾静萍的带领,梨园戏却以一种敬畏的态度,克服疲沓被动的延续,主动完成戏曲本体审美的生命对接。对眼下的观众而言,在一种间离的美中感受豁然开朗的震动,从而心悦诚服地走进东方文明的精神家园。
演出中,在折与折转换时,悬挂于舞台上方正中的字幕屏,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那些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交递该剧的老艺人的姓名,我们有理由把这种执拗视作是以一种行为艺术的方式宣示:不以“破”为唯一方式,却仍能推陈出新,对于自我的坚持,同样可以成为与世界对话的筹码。
的确,对于民族传统审美的深层次回归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东方与西方、写意与写实,和而不同并行不悖地交汇在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舞台上。当艺术家对国家的历史和未来,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都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时,才真正为古典艺术的现代转换找到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源头活水”。
事实上,“小剧场”的“小”是多义的,这座城市对于小剧场戏曲各种解读的包容乃至宽容,提供了戏曲艺术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似乎是一种批评,然而不是鸟的种类越多,树林才越有生趣吗?什么鸟都有的树林才大啊!
如果说小剧场戏曲节是上海舞台艺术的缩影和提炼,她的视域正呈现出这座城市襟江连海的情怀。
上海的文明发展是充满青春气力的,今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依然澎湃着不懈创造的激情故事。一代又一代年轻而有趣的灵魂,生生不息,浩浩荡荡,成就了上海的生命向力。小剧场戏曲节就是关于城市活力的特殊集成。
上海曾经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码头,为时代作出过许多至今令人记忆犹新的源头性贡献。中国最初的电影、演艺、新闻、出版、唱片、广告等文化产业无不从这里发端。
就舞台艺术而言,这里诞生了话剧、沪剧、滑稽戏,而在其他省市生成的越剧、淮剧、评弹等也在上海发生了质的发展和飞跃,从而进入现代艺术的序列。就连京剧都是在上海定名的。
中国小剧场戏曲的源头,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昆剧艺术家梁谷音、计镇华和刘异龙等演出的《婉容》和《夕鹤》。中国小剧场戏曲竟然萌芽于古老的昆剧,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惊讶。但这种“不可思议”中恰恰体现出上海艺术家群体的创造力。
作为文化交流聚散的“码头”,今天的上海依然热闹,但在不进则退的时代博弈中,我们更需要那种充盈着蓬勃朝气的升华。
弯道超车,总要动起来才好。“戏曲呼吸”就是一群年轻心脏有力的生命脉动。
在如今的艺术传播中,镜框式舞台已很难充分满足创作和欣赏的双向互动。许多年轻的艺术家,自觉地在小剧场灵动的语境中承接历史悠远的传统戏曲。个性化的艺术观念与舞台呈现上的灵感火花,青春张扬,契入当下。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为这种年轻的表达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最为动人的是,三年来人们亲历许多新鲜律动的戏曲生命在这里粉墨登场,特别是“80后”甚至“90”后艺术集群的精彩亮相。
站在今天的地界回望,“80后”的生命历程,基本契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路径。如此宏大的社会背景为“80后”注入了先天的创造基因,从而使他们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体现出超越前人的敏锐和能动。
越剧《潇潇春雨》(供图:福建芳华越剧团)
京剧《谁共白头吟》(供图: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在檀板丝弦的小剧场里,一大批8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艺术家正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他们有魄力也有能力把一切艺术元素如盐入水地内化进自己的创作肌体,以明晰的审美追求、丰富的手段储备,独到的传递方式,激扬民族文化的时代活力,气象开阔地描绘着属于他们的创造格局。
上海应该是一座生动鲜活的城市。在这里,青年一代可以体验传统的华彩,应该鼓励一切年轻人谱写属于自己和时代的乐章。每一次创造都是一次涅槃,“小”是年轻无畏的生命突围,不怕失败,永远向着理想的远方出发。
这是一个艺术赋能的时代,文化的创新和创造关乎城市的发展活力。我们在呼唤大师的同时,更需要一大批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青春生命。小剧场善意的努力必将起到有别于大舞台的无法替代的作用。
我们需要这样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已逐渐成为年轻的戏曲艺术家与时代的重要镜像,也是上海城市的活力聚焦。
上海正在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她将为人们提供一种有价值、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方式。而那些在小剧场里发生的事情,演绎着这座城市的表情,传达着她的体温,热情洋溢地昭示着这里的一切。
艺术,是一座城市身份的象征。每座城市,都应该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我们的艺术舞台必须以自己鲜明而个性的面目,传递城市的声音,并和世界共享。这是艺术的重要价值。一出戏就是一条路,它连接过去,也到达未来;通往故乡,也迎向世界。在中国的这方氍毹上,一位对民族艺术情感冷漠的戏剧家是难以和未来及世界对话的。
中国古代的医书上指出,人于一呼一吸之间,有一个短暂的休歇,称之为“定”。佛教常说“戒定慧”,定而后得慧,大概是缘于思想的力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个叫做“戏曲·呼吸”的小剧场汇演,在带来思考的同时,也力图让人们触摸到在姿态各异的建筑丛林中氤氲着的城市温度。
因为网络的无远弗届,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文化,与此同时,“把根留住”,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致的文化关切。文化自信,就是要在文化上既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
中华文明在时间上从来是前进的,在空间上始终是开放的,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系统。优秀的内容要有合适的表达形式和渠道,才能更有效地传播开来、传承下去。小剧场戏曲就是这个时代重要的艺术创造,她携带着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在当下的进行时态里,寻找古老的艺术成果融入现实生活的方式。
小剧场为我们打开了戏曲殿堂的又一扇大门,记录艺术家个人心跳的同时,提供时代记忆的特殊现场。在传统精髓、当代表达,民族语言、国际传播的实践中,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愿景。这是一场奔放的艺术梦想,因此更需要缜密的理论支持。
当下,新媒体的影响不断地侵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认知经验,如何借助网络、借助一切大众的媒介为艺术“站台”,从而形成一种氛围,营造一场事件,为上海小剧场戏曲节推敲更多的溢出效应,也还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
呼吸不就是和外界的循环吗?“戏曲·呼吸”这个名字彰显了肇始者们积极的文化态度。过去未去,未来已来。进取心不断提醒我们,这场关于古老戏曲的现实呼吸一定还不完美,在欲致其圆的逐日途中,也许还会气喘吁吁,但我们始终乐此不疲。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而思想就是照进生命里的一束光。
在上海,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和爱好者是幸福的。亚太演艺之都的空间布局已轮廓初现,内容产业的结构开掘也日益深入。浸润于这样的时代景象中,小剧场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态和生活方式,正浪漫地显示出上海在通达全球卓越城市的道路上洋溢着的热情和温度。
依靠国家政策导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戏曲的重视和扶持,充分利用上海的平台优势,呼应艺术家在新的时空迸发出的创造热情,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踩着“天时、地利、人和”的锣鼓点走过了三年,无论是质量还是口碑,一届比一届成熟,一年比一年深入。
但是放到大众传播的视野下,它引领人们“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目标,要走的路还长。
好在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还是一个新生不久的婴儿,她的每一次“呼吸”,都将迎来一次成长,光阴不会辜负任何一个努力的孩子。
相信在这样的呼吸吐纳之间,“非常有戏”的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和“非常有戏”的上海一定会相互观照,彼此到达。她必将成为中国戏曲全新的打开方式,记录下我们的昨天和今天,也预言中国戏曲的明天。正源于此,我要热烈地为她“打call”。
站在新时代的入口,由衷地祝福这个充满着海派文化精神的上海小剧场戏曲节不断迭代,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