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力量训练对不同人群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8-05-16查磊鲁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躯干力量稳定性

查磊,鲁雷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安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

进入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研究和训练开始聚焦核心力量训练,尤其是在2008年以后,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其时效性较高,受到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青睐.然而,随着核心力量训练关注度的提高,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即核心力量训练是否对所有人群都有效果?这一问题的解答,将直接影响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文在阐述核心力量训练定义的基础上,综述了核心力量训练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现状,以探究核心力量训练对不同人群的训练效果.

1 定 义

核心力量是现代体能的提法,目前关于核心力量定义,国内外学者及教练仍存在诸多差异.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一是关于核心区的界定;二是核心力量与核心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关于核心区的界定,目前学术界观点不一,根据其划分范围可将其归纳为“大核心”和“小核心”.“大核心”观点学者认为[1-5],核心部位包括胸廓和整个脊柱,并将整个躯干视为人体的核心区域,具体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的包括骨盆在内的区域,所包含的肌群包括背部、腹部和构成骨盆部的所有肌群.“小核心”观点学者则认为[6-11],核心区域是以人体中间环节即骨盆—腰椎—髋关节为主体,涵盖附属肌腱、肌肉与韧带等组织,按空间位置关系分为核心区上、中、下三个部分.

关于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的关系,国内外专家的观点也不尽相同.美国等国家的学者将构成或提高核心稳定性的力量能力称为“核心力量”[12],而德国等欧洲国家一般还是将这种能力称为“躯干支撑力量”[13]或“躯干稳定力量”[14].我国学者李海肖[15]认为,核心力量除具有稳定重心、传导力量之外,还能主动发力.赵佳[16]认为,核心力量包括稳定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是一种稳定人体重心和产生水平位移与旋转的力量.韩春远等[17]认为,核心力量由核心稳定性力量和核心专门性力量构成.由此可见,国外大多数学者把核心稳定性等同于核心力量,他们认为核心稳定性就是核心力量的全部.而我国学者则是将核心稳定性视为核心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各国学者都从不同视角对核心力量进行了解读,尽管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却一致认为核心力量是核心区域肌群在稳定时所产生的力量能力,且核心区域具有传导力量和产生力量的作用.鉴于此,笔者认为:核心力量是核心区域肌群在维持身体稳定的基础上,传导力量和产生力量的能力.而核心力量训练则是发展该种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其中核心稳定性既是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同时也是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果.

图1 核心力量训练相关文献量的数据变化趋势 注:外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PubMed(2017年3月5日,关键词为“core strength training”或“core stability training”),中文文献检索数据库为中国知网(2017年3月5日,关键词为“核心力量训练”或“核心稳定性训练”.)

2 现 状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训练手段,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应用于康复领域,但早期的相关学术研究并不是很多.通过在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对核心力量相关的文题进行检索,可以清楚地看到进入21世纪,与核心力量训练有关的研究文献迅速增加,其中在2012年,国外有关研究文献量达到72篇,我国的研究文献数量也达到了181篇,而且到目前为止,文献数量一直是处在上升阶段(图1).由于本研究只对PubMed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了检索,而一些与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的文献可能没有被上述数据库收录,因此,实际与核心力量训练相关的研究文献很可能要高于本研究所检索的文献数量.尽管如此,仍然可以看出,核心力量训练是21世纪体育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这些检索到的文献大都来自竞技体育、医疗康复和健身3个领域,研究对象涵盖运动员(不同水平),普通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其中涵盖的竞技体育项目包括田径、曲棍球、足球、摔跤、柔道、皮艇、羽毛球等,普通人群包括青少年、大学生和老年女性.慢性疾病患者主要为脑瘫患儿和老年慢性下腰疼患者.下文参照核心力量训练相关文献当中受试者的运动水平,将其划分为优秀运动员、非优秀运动员、普通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综述.根据体能专家王卫星[18]提出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可将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分为以下7种:1)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如仰卧挺髋、腿比交叉两头起等.2)运用单一器械进行练习,如瑞士球、悬吊绳、平衡球、平衡板、力量练习器等.3)使用综合器械进行的练习.诸如单、双足站立于平衡球上,做各种上肢持轻器械举、推、拉,下蹲,躯干扭转等多种形式的练习;坐于瑞士球上做各种形式的练习等.4)各种Pilates练习形式.这是一项融合肢体和心灵(body and mind)的运动,训练以意志力去控制身体动作.5)睁眼睛和闭眼睛状态下的各种站立练习.6)在同伴协助下进行的练习形式.例如,镜子模仿动作,动作方法:训练者(双)单腿站立,膝屈曲,髓屈曲,背部平直,保持躯干稳定不左右摇摆;训练者模仿做同伴动作的镜面动作.7)双人共同进行的练习.例如可以使用橡皮筋两个人同时练习,两人并行仰卧,将橡皮筋分别套在练习者的左、右(内侧)脚的中心.从训练条件上来划分,核心力量训练又可分为稳定(CSTS)情况下和非稳定(CSTU)情况下两种.从动作模式来看,核心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为了便于描述不同文献研究的核心力量的内容,本文统一将采用以下格式:训练手段×干预周数×每周训练次数×每次训练时间,其中运动方式将以方式1-7代替,如手段(1+7)×9w×3×30 mins,则表示该文献研究采用的核心力量训练方式为不借助任何器械的单人练习和双人共同进行的练习,且两种方式的训练时间均为9周,频率均为每周3次,每次练习30 min,缺失部分表示研究中未提及此项指标.

3 核心力量对优秀运动员的应用效果

由于不同文献在介绍受试者时对“优秀”的定义不同,本研究将文献中“elite”、“high level”、“national level”和达到国家一级及以上的运动员定义为优秀运动员.

在本研究中,笔者共检索到2篇研究对象为优秀运动员,涉及田径的投掷(标枪、铁饼、铅球)和足球,研究持续时间9—12周,每周2—3次,核心力量训练手段主要为方式1、2、3、6、7.这些研究主要通过比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前后身体素质的变化或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身体素质来评定核心力量训练对优秀运动员的应用效果.主要的衡量指标为力量,主要包括躯干肌力,下肢爆发力如原地纵跳、立定跳远、30 m冲刺(游泳项目中50 m游),5 m×25 m折返跑等.王冰[19]以黑龙江省优秀投掷运动员躯干力量训练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参加2014年黑龙江省田径锦标赛、2014年黑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获得国家一级或已达一级及以上投掷运动员和其教练员为调查对象.其中运动员共11名,其中铅球运动员1名,铁饼运动员2名,标枪运动员3名,链球运动员5名.王冰通过对黑龙江优秀投掷运动员躯干力量训练情况进行为期20周(2013年11月末至2014年5月初)的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常用躯干力量训练方法44种,且均在方式1-7中,同时并对观察前后运动员的躯干力量训练6种轨迹指标进行测试,躯干稳定力量指标为“单脚闭眼燕式平衡”,躯干前屈力量指标为“前抛铅球”,躯干侧屈力量指标为“仰卧侧起”,躯干后伸指标为“后抛铅球”,躯干旋转力量指标为侧抛铅球,躯干环绕力量指标为“腰转呼啦圈”.结果发现运动员躯干力量素质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运用统计学SPSS18.0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检验得知“前抛铅球”指标0.01

综上所述,由于优秀运动员的数量有限,且试验时间较长,所以研究者一般很难说服他们及他们的教练,让其作为受试者参与实验,故大多采用的是追踪观察的方法来得到实验数据,加上教练不会随意改变其训练计划,故大多数的研究者们只能通过得到数据判断核心力量对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否有所改善.尽管有少数研究者可以说服优秀运动员作为其研究对象,可以通过实验得出哪种情况下的核心力量训练手段对有秀运动员更加有效,但这种训练手段是否对所有项目都适用?结论还有待证实.

4 核心力量对非优秀运动员的应用效果

由于本研究中检索到的文献中没有具体关于非优秀运动员的评价标准,因此笔者参考上文的优秀运动员指标,将有过运动训练经历却又没有达到国家一级及以上水平的运动员作为本文非优秀运动员的评价指标.在文献中描述为athlete、短跑运动员等.本研究所检索到的这类文献共计17篇.包括田径(短跑、中长跑、跳远)、羽毛球、游泳、卡泼卫勒舞(一种源于非洲把民间舞蹈和自卫动作结合在一起的巴西舞蹈)4个项目.

在以短跑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中,张成[21]等人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试验比较了核心力量对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影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实验组采用的是核心力量训练,时间为12周,频率为每周4次,难度共分为4个阶段.传统力量训练是结合中学常用的训练方法,并通过运动训练领域相关专家认定.实验采用的身体核心力量训练阶段是依据Jeffrey的核心稳定性训练难度递增计划确定的.而训练的难度则是根据King的编制的核心稳定性训练指南[22]确定的.结果发现,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显著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及关节角度,从而有助于短跑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同时,在其他几篇关于羽毛球、游泳和卡泼卫勒舞的研究中,结果也同样表明,核心力量能够改善运动质量,提高运动成绩[23-25].

综上所述,以非优秀运动员为实验对象的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显著提高上述各个项目所需的素质指标,从而提高上述各个项目的运动成绩.

5 核心力量对普通人群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搜索的文献中有8篇来自这一群体,其中以老年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各3篇.对这一群体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评价主要是平衡能力.

对普通人这个群体来说,改善身体机能是运动锻炼的主要目的之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时间缺乏逐渐成为影响普通人群锻炼的因素之一.如何花更少的时间去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是众多普通人群追求的目标[26].研究表明,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人体的平衡、力量、协调、本体感觉和反应能力等,改善人体姿势形态,提高对脊柱腰背部的保护作用,减小和缓冲肢体末端和关节的负荷,避免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的发生[19-25,27,28],且不会占用较大空间和花费大量时间.另外,其练习方式较传统力量训练方式更新颖,也更加容易被练习者接受.此外,核心力量训练对妊娠期的女性也是很重要的.有研究表明,保持良好的核心部位的肌肉力量,既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亦有利于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29].

综上所述,以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表明,核心力量能够提高普通人的平衡、本体感觉等机能,同时也有助于妊娠期女性保持良好的肌肉力量,从而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和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研究对象的覆盖面还有待完善,如对幼儿、儿童和军队等人群的研究还比较少.

6 核心力量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由核心力量的历史可知,核心力量训练最初是源于核心稳定性的研究中,同时也是最早应用在康复领域的,因此关于此类研究文献较多.本文共搜索到以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27篇,其所涉及的疾病包括慢性下腰疼[30-40]、脑瘫[41-44]、中风[45-50]、多发性硬化症[51]、腰椎间盘突出[52,53]、发育性协调障碍[54].Stankovic[55]等对160例老年慢性下腰疼患者做了一个为期28个月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腰部稳定性锻炼,并结合传统力量练习和伸展练习;对照组则只采用传统力量练习和伸展练习.结果发现,经过治疗后,两组被试者的腰部疼痛症状都有显著的降低;但在奥斯沃斯特里残疾指数得分的提高程度上(后侧分数-前侧分数),实验组提高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这也就说明采用腰部稳定性锻炼结合传统力量练习和伸展练习的方法对治疗慢性下腰疼患者更加有效.郭湄[31,39]等对非特异性下腰疼患者也做了类似研究,所谓非特异性下腰疼[39](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发病原因不明的所导致的下腰疼症状.她共选取了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NLBP患者92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男20例,女26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采用推拿与药物治疗,实验组同时进行核心稳定性训练,结果发现,经过8周治疗后,实验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束治疗一年后随访,发现实验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8例,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解清云[41,44]等人通过对痉挛性脑瘫患者的研究发现,在进行为期3个月的对照试验,得出如下结论:核心稳定训练联合常规PT训练更有利于提高痉挛型双侧瘫痪的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行走最适步速及上下楼梯速度,但对提高步长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另外李丹[42,43]等人对脑性脑瘫患者也做了研究,结果发现核心稳定性训练能够提高脑性脑瘫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在对中风患者的研究中,同样也发现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中风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46-49].Fox EEL[51]、Bayraktar D[52]、王雪强[53]和Au MK[54]同样也对上述其他疾病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上述疾病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核心力量训练在康复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且效果较好,但大都是与其他治疗手段结合使用,上述研究也都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对上述疾病的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 结 语

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普通人和慢性疾病患者这三类人群均有较好的效果,主要是运动能力的改善、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身体机能的恢复.但不同人群的身体机能状况以及锻炼的目的不相同,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对其改变的侧重点和程度也不相同.对运动员而言,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非优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效果主要是提高了其运动成绩,对普通人的效果主要是改善了其身体素质,对脑瘫、中风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效果主要是恢复了其一定的身体机能.目前核心力量的研究还有待完善,因此,核心力量是否对除上述人群外的其他群体也有类似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证明.

参考文献:

[1]KATHLEEN R LUST.The Effect of a Six Week Open Kinetic Chain/Closed Kinetic Chain and Opened Kinetic Chain/ Closed Kinetic Chain/Core Stability Strengthening Program in Baseball[M].Thesis submitted to th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t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 In Athletic Tranining,2007.

[2]Handel T.Trar is brown core strength:learning the over-heard squat[J].NSCN’S Performance Training Journal,2006(5):46-50.

[3]Jeffrey M.Core stability training:Applicant-dons to sport transition programs[J].J Strength Condit Res,2007,21(3):979-985.

[4]Fredericson M,Moore T.Core stabilization for middle and long-distance runners[J].New Study Athl,2005(20):25-37.

[5]陈小平.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体育科学,2012,32(2):3-12.

[6]WILLSON J D,CHRISTOPHER P D,MARY L I,et al.Core stabil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lower extremity function and injury[J].J Am Academy Orth Surg,2005(13):316-325.

[7]MARJORIE A KING,MS,ATC Pt University of Virginia.Core stability:creting a foundation for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J].Athl Therapy Today,2000(3):6-13.

[8]JEFFREY M WILLARDSON.Core stability training:Applications to sports conditioning programs[J].Athl Therapy Today,2007(5):41-46.

[9]KIM M SAMSON,MICHELLE A SANDREY A.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program for tennis athletes[J].Athl Therapy Today,2007(5):41-46.

[10]Kimmsamson M.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 poramfortannis[J].Athl Therapy Tobay,2007(5):41-46.

[11]王卫星,李海肖.竟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21.

[12]WENDELL P LIEMHN,TED A BAUMGARTNER,LAURAH GAGNON.Measuring core stability[J].J Strength Cond Res,2005,19(3):583-586.

[13]DE MAREES.Sportphysiologie[M].Ktiln:Sport and Buch Stra,1996:82-90.

[14]MEIER H.NEUE Aspekte der rumpfstabilisation in sport[J].Leistungs sport,2005,35(2):35-38.

[15]李海肖.竞技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16]赵佳.核心区力量及其训练研究进展[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3):218-220.

[17]韩春远,宋绍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J].体育学刊,2013,20(5):113-116.

[18]王卫星,李海肖.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119-1131.

[19]王冰.黑龙江省优秀投掷运动员躯干力量训练方法的调査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20]Prieske O,Muehlbauer T.Neuromuscular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following core strength training in elite youth soccer:Role of instability[J].2016 Jan:26(1):48-56.

[21]张成.对男子100米短跑运动员实施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实验性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22]Robert Stanton,Peter R Reaburn,Brendan Humphphrise.Tlre effret ci shortren swiss ball training on core ctability and running eccnomy[J].J BStre Cornd Rese,2004,13(3):522-528.

[23]Ozmen T,Aydogmus M.Effect of core strength training on dynamic balance and agility in adolescent badminton players[J].J Bodyw Mov Ther,2016,20(3):565-70.

[24]Tinto A.Core strengthening and synchronised swimming:TRXR suspension training in young female athletes[J].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2016.

[25]Simone Araujo,Daniel Cohen. Six Weeks of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Improves Landing Kinetics Among Female Capoeira Athletes:A Pilot Study[J].J Hum Kinet,2015,45:27-37.

[26]GAESSER G A,ANGADI S S.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for health and fitness:Can less he more?[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11,111(6):1540-1541.

[27]张前锋.核心稳定性训练在体育保健中的理论与应用[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1):76-80.

[28]Willardson JM.Core stability training:applications to sports programs[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2007,21(3):979-985.

[29]曹立全.核心肌力理论在运动健身和康复中的应用进展[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6):93-97.

[30]Giesche F.Inpatient multimodal pain therapy:Additive value of neuromuscular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 for chronic back pain[M].Schmerz,2016.

[31]Shamsi M1,Sarrafzadeh J.The effect of core stability and general exercise on abdominal muscle thickness in 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 using ultrasound imaging[J].Physiother Theory Pract,2016,32(4):277-83.

[32]Wen-Dien Chang,PhD.Core strength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J].J Phys Ther Sci.,2015,27(3):619-622.

[33]Kumar T,Nezamuddin M.Efficacy of core muscle strengthening exercise in chronic low back pain patients[J].J Back Musculoskelet Rehabil,2015,28(4):699-707.

[34]You J H.The effect of a novel core stabilization technique on managi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controlled,experimenter-blinded study[J].Clin Rehabil,2014,28(5):460-469.

[35]Kline J B.J Dance Med Sci.Core strength train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ome exercises and a dynamic sling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 in pre-professional ballet dancers:a case series[J].2013, 17(1):24-33.

[36]Coulombe BJ.Core Stability Exercise Versus General Exercis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M].J Athl Train,2016.

[37]Paungmali A1,Henry LJ.Improvements in tissue blood flow and lumbopelvic stability after lumbopelvic core stabilization training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J].J Phys Ther Sci,2016,28(2):635-40.

[38]KlizieneI,Sipaviciene S.Effects of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 on multifidus muscles in healthy women and women with chronic low-back pain[J].J Back Musculoskelet Rehabil,2015,28(4):841-847.

[39]郭湄.核心稳定性训练对非特异性腰痛疗效的影响[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88-90.

[40]谢恩礼,詹建国.核心力量训练干预老年慢性下腰疼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1):1666-1672.

[41]王永峰.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50-353.

[42]李丹.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功能恢复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5,21(5):583-585.

[43]宋雄.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临床应用[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4):377-384.

[44]解清云.核心稳定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6):528-532.

[45]张勃.本体感觉训练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2):1109-1112.

[46]张建社.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1):1008-1010.

[47]李威.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和对称性参数的影响[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9):816-822.

[48]沈怡.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9):830-833.

[49]谢羽婕.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8):773-775.

[50]Haruyama K.Effect of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on Trunk Function,Standing Balance,and Mobility in Stroke Patien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2016.

[51]Fox EEL,Hough AD.Effects of Pilates-Based Core Stability Training in Ambulant People With Multiple Sclerosis:Multicenter,Assessor-Blinde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hys Ther,2016,96(4):1170-8.

[52]Bayraktar D,Guclu-Gunduz A.A comparison of water-based and land-based core stability exercises in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a pilot study[J].Disabil Rehabil,2016,38(12):1163-1171.

[53]王雪强.核心稳定性训练用于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M].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8):756-759.

[54]Au MK,Chan WM.Core stability exercise is as effective as task-oriented motor training in improving motor proficiency in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ilot study[J].Clin Rehabil,2014,289(10):992-1003.

猜你喜欢

躯干力量稳定性
树与人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怀疑一切的力量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仰卧起坐,使你躯干更有力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