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冬藤痛风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2018-05-16谢兴文李鼎鹏
郭 敏 ,谢兴文 ,李鼎鹏 ,姜 华 △
1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
忍冬藤颗粒是由忍冬藤、牛蒡子、黄柏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消肿之效,临床主要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及急性炎症的治疗。此药以甘肃省中医院院内注册制剂“痛风合剂”为处方依据,遵循中医药理论,结合痛风临床学与药理学研究结论,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及急性炎症的中医证候特点,对原方进行加减化裁,运用现代药学研究的新技术,通过对处方药材提取工艺优选及制剂成型工艺研究,开发成高效、稳定、方便的无糖型中药颗粒剂“忍冬藤颗粒”。[1]
1 试药与仪器
1.1 试药 组方药材(甘肃省中医院药剂科提供);绿原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110753-201314);牛蒡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110819-200404);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并经0.45μm滤膜过滤,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1.2 仪器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2487紫外可见检测器、1525自动进样器(美国Waters公司);B-220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10-1112型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S21-4B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DL-5-B型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工艺研究[2-7]
2.1.1 正交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因素为加水量(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以得膏率、绿原酸、牛蒡子苷含量为评价指标,对忍冬藤颗粒水提部分工艺进行优选。因素水平见表1。
2.1.2 正交实验结果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2.1.3 方差分析结果 浸膏得率的方差分析。见表3。
表1 水提L9(34)正交实验因素水平
表2 正交实验
表3 浸膏得率方差分析
表4 绿原酸含量方差分析表
表5 牛蒡子苷含量方差分析表
通过表3-7的综合分析,因素B、C对本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P<0.05),因素A对本实验结果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浸膏得率指标中,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为:C>A>B,确定最优组合为A3B3C1;绿原酸指标中,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为:A>C>B,确定最优组合为A1B1C2;牛蒡子苷指标中,三因素的影响大小为:B>C>A,确定最优组合为A3B3C1。综合以上三指标,最终确定最优组合为A3B3C1,即15倍药材量提取3次,每次1.5小时。
2.2 制剂成型工艺研究[8-9]
2.2.1 辅料配方的选择
2.2.1.1 拟制定的辅料用量 在提取工艺优化中,得知浸膏得率为23.22%。以患者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5 g计算,每日服用颗粒45 g,折合为浸膏量约:15×3×23%=10.3 g,加上动物药细粉30 g共计约40.3 g,可填充辅料45-40.3=4.7(g),因此,制备颗粒选择辅料用量约为10%。
2.2.1.2 不同辅料配比吸湿率及休止角的测定按照浸膏粉∶辅料=9∶1的比例,根据辅料不同,制备四组混合物,测定吸湿率及休止角。分组如下:A组:无辅料,B组:浸膏粉+糊精,C组:浸膏粉+乳糖,D 组:浸膏粉 +(糊精∶乳糖 =1∶1),结果见表6—7。
表6 不同辅料与药粉配方的吸湿百分率
表7 不同配方的休止角测定结果
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结合用料成本综合筛选辅料,D号配方,即糊精和乳糖等比例为优。2.2.2 矫味剂品种和用量的选择 本品选择甜叶菊苷、阿斯巴甜、蛋白糖作为矫味剂,最后确定阿斯巴甜作为本品矫味剂,对其用量进行考察。实验选择阿斯巴甜的加入比例分别为0.5%,1.0%,2%,按照上述优选出的工艺制备成忍冬藤痛风颗粒,并包装成15 g/袋,150 mL水冲服,单盲法提供给志愿者品尝,根据志愿者口感,实验最后选择0.5%的阿斯巴甜作为忍冬藤痛风颗粒的矫味剂。见表8。
表8 矫味剂阿斯巴甜的用量选择
2.2.3 黏合剂的选择 粘合剂选用90%乙醇、70%乙醇、45%乙醇和水,分别制粒后比较观察。见表9。
表9 不同黏合剂颗粒的比较
2.2.4 忍冬藤痛风颗粒制备工艺的确定 由以上实验可得到本颗粒的成型工艺:干浸膏粉、动物药粉、10%糊精∶乳糖(1∶1)和 0.5%的阿斯巴甜,混匀,以45%的乙醇润湿,达到“手握成团,轻按即散”的程度时,用15目的药筛挤出制粒,将制好的湿颗粒放入烘盘中,厚度不过3 mm,再将烘盘放入烘箱中,逐渐升温干燥,温度不超过60℃,烘干,取出用10目和60目的药筛整粒,即得到忍冬藤痛风颗粒。
2.3 水提部分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按照L9(34)正交实验设计的实验安排进行实验,将各份样品过滤,水浴浓缩,真空干燥,称重,计算出膏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样品中绿原酸、牛蒡子苷的含量,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从省时降耗及生产实际出发,在保证提取充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个因素对出膏率的影响,选择出最佳水提工艺,并对所选工艺进行验证,结果见表10。
表10 水提部分正交实验结果验证
从表10结果可知,按最佳工艺验证3批,其干膏收率25.71%,干膏中绿原酸4.38 mg、牛蒡子苷33.82 mg,RSD为0.71%。说明确定的水提工艺稳定可行。
3 结论
在辅料筛选过程中发现,浸膏粉中加入辅料后,能大大降低其湿性,改善流动性。从改善药粉的吸湿性来看,加入乳糖最好,糊精和乳糖混合物次之。从流动性来看,加入各种辅料均提高了药物的流动性。以吸湿率和休止角为指标,结合用料成本综合筛选辅料,以糊精和乳糖等比例为优。但是4种配方药粉的休止角均大于40°,可见这几种常用辅料均难以大幅度地改善药粉的流动性,只能通过制粒的办法,使流动性满足生产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泓,孟舒,陈再兴.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08,31(4):605-607.
[2]王海燕.牛蒡子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3,28(12):911.
[3]辛贵忠,钱正明,周建良,等.忍冬藤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52-54.
[4]胥爱丽,李素梅,李养学,等.忍冬藤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2,43(3):64-66.
[5]陈建真,敖志辉,陈建明,等.不同产地木瓜及其酒制品中绿原酸的HPLC含量测定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0,39(1):86-88.
[6]李涛,麒麟,苗术,等.HPLC法测定金茵颗粒剂中绿原酸的含量[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3):43-44.
[7]陶君彦,张晓昱,黄志军,等.HPLC法同时测定木瓜中绿原酸、咖啡酸的含量[J].中国药房,2007,18(12):912-914.
[8]朱红霞,郑东升.复方三棱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其可行性考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91-93.
[9]刘可越,汤自豪.款冬花配方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