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岩石的树苗
——追忆柯岩先生

2018-05-16

教育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柯岩笔名扎根

柯岩(1929.7.14-2011.12.11),原名冯恺,女,满族,出生于河南郑州,当代著名作家,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的妻子。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已出书50多部,代表作有《周总理,你在哪里?》《种子的梦》《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她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全国人大第八、九届代表,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

2011年12月12日中午,我接到贺家电话,获悉诗人柯岩病逝的噩耗,心头忽地一沉,眼前浮现出柯岩精神饱满的、富有亲和力的笑脸,爽朗笑声依稀宛在。十几年前,在我事业起步的艰辛时刻,贺老和柯岩曾给予了我亲切的关怀和有力的支持。那些鼓励与情谊,多年来让我铭感于心。那些年,与二老虽然见面机会渐少,但对其状况,我一直惦记关切。闻此噩耗,心实悲痛。

回忆起与柯岩相处的点滴,虽岁月久远,但仍历历在目。柯岩可以说是个性情中人,爽朗率真,敢说敢做,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为人行事颇具女侠之风。她看待与评论问题从来对事不对人。记得有一次,我安排司机接她到会场,在一个拥堵路段,司机边接电话边开车,柯岩十分不悦,当场教育司机开车要专注,要把行车安全放在心上,不能拿人命当儿戏。因为会场设在郊区,路程较远,司机特意选了一条道路两旁都是树的行车路线,一路上景色怡人,花香沁人心脾,对此,柯岩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开心和惊喜,表扬司机的路选得好。对于同一个人,做得好的,柯岩会毫不吝惜地表扬;做得不对的,柯岩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这就是柯岩的真性情,是非对错,她心中自有准则,不会区别对待,不会因人而异。

也正是这种真性情,使她在那个波诡云谲、风云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并不平坦甚至可以说是危机重重的人生,历经考验和磨难。旧中国的黑暗与腐朽,“文革”时期遭遇的批斗和迫害,改革开放后一些文学评论家关于她偏“左”还是偏“右”的议论与非议,凡此种种,她都一一体尝。于是,读者从她的作品中,既能阅读到如《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样饱含深情的怀念与颂扬,也能看到不少人生与社会的阴暗面,像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的《寻找回来的世界》中的问题青年,长篇小说《他乡明月》中种种不可思议的“奇遇”与人性的异化扭曲。柯岩所经历、所见闻的阴暗面很多,但在这些让人备受折磨、似乎难以克服的艰难与重压面前,她没有变得阴郁消沉,更没有丧失希望,而是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坦然面对这一切。

柯岩及其先生贺敬之

本文作者(左)与柯岩

柯岩是个内心十分坚强的女性,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仰,“文革”中,在遭受迫害最深重的日子里,柯岩与贺老也一直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无论遇到什么委屈、挫折,他们都抱着一个不变的信念:相信人民群众,相信党,也相信自己走过的和将走的道路。通过她的一部部作品,读者即使身处暗夜,也能感受到爱与希望,也能看到继续前行、永不屈服与放弃的坚定信心。她的作品始终与国家、民族相关联,她的文字始终都充盈着力量。这力量鼓舞人心,这力量催人奋进。

“在我80年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阳光灿烂,也跌入过深渊,跋涉过险滩,但只有在知道了我是谁、懂得了感恩之后,才有了完满的幸福和真正心灵的安宁。”柯岩在《我是谁》一文中如是说。

柯岩曾创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文学作品,不少作品曾入选中小学教科书,她也一直关注与青少年有关的事务,关心他们的教育和成长。她还发表了专门为“80后”正名的《谁说俺们“80后”油盐不进?》,她常给小记者们讲课,给高校青年做讲座,谈文学与人生。在我记忆中,每一次邀请她去参加青少年活动,她都会不辞辛劳,欣然前往。即使是在近年来身体状况一直不佳的情况下,只要是青少年活动的邀约,她都会克服困难,亲自赶去积极支持。

其实,柯岩是她的笔名,关于自己的笔名,柯岩曾这样解释:“中国古人把绿绿的小苗称为柯;岩就是大大的坚硬的岩石。岩石上是很难长出树来的,因此,凡是能在岩石上成活的树,它的根须必须透过岩石的缝隙寻找泥土,把根深深地扎入大地,它的生命力必将加倍的顽强……我取它做我的笔名,因为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决心终生扎根大地,终生奋力地攀登,从而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中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不矫揉,不造作,朴实地扎根于祖国的热土,充满希望地为人民、为生活而热情歌唱,这就是柯岩,一位诗人的信仰与情怀。柯岩走了,但她的精神永存,这种精神是执著的理想与不懈的追求,是她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精神生生不息、永远不朽。

柯岩,我们永远怀念你!!

猜你喜欢

柯岩笔名扎根
10 Facts You Should Know About Nanjing
韩珠卿 扎根乡村,助农增收
冰雪凝月
“笔名”发表在班级作文报中的实施和“玩”法
夜色
柯岩的水
小鸟音符
扎根课本 借题发挥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巴金笔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