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美钢琴教学模式
2018-05-15张景易
张景易
【摘 要】中美钢琴在文化差异下,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同样是钢琴大国,社会对两国的钢琴教学褒贬不一。以中美钢琴历史为背景,从文化根源对比两国,分析国内对中美钢琴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突出中国钢琴教学在当代视阈下的优越性。音乐无国界,无论是追求本土化,还是个性,还是从研究如何教到如何学,钢琴教学都要以学生为本。
【关键词】钢琴历史;教学差异;钢琴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124-02
一、中美钢琴历史背景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钢琴(Pianofotre)诞生于1709年的意大利。19世纪,随着工业不断发展,钢琴生产业在美国愈发兴旺,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钢琴的年产量为34万台。1972年,全美有1520万人弹奏钢琴。中国第一次出现“钢琴”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随利玛窦天主传教士进入,但是这架琴是击弦古钢琴,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钢琴。1840年之后,现代钢琴随英国货船进入广州,1870年在上海开始出现钢琴制造业。
(一)中國钢琴历史背景。第一个把钢琴音乐介绍到中国的是李叔同先生,根据丰子恺先生的回忆,李叔同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音乐的时候,就开设了钢琴课。随着钢琴的“作坊式”生产和普及,一些大城市的华人家庭名媛开始学习,萧友梅曾经对此现象唏嘘不已,这些学琴的名媛嫁人之后,钢琴往往也就成了摆设。还有一些自愿付高额学费随外籍音乐家学琴的人,甚至租琴练习,贺绿汀就在武汉租了一台钢琴。随着黎锦晖的流行歌曲和儿童音乐的出现,钢琴在当时流行一种“黎式”弹法,即右手弹奏旋律,左手在重拍上弹奏与右手同样的音,当时的音乐老师多用此办法来进行“伴奏”,熟练的还可以进行加花变奏。这种“新式”弹奏,受到当时专业钢琴演奏者鄙视。1949年之后,中国福建开始出现“钢琴热”。
(二)美国钢琴历史背景。最早的美国音乐教育始于新教教堂,之后美国的钢琴音乐一直在模仿欧洲,大部分表演者都是移民。19世纪的美国,最出色的音乐家是麦克道尔(EdwardMac-Dowell),他是第一个得到国际承认的美国音乐家。20世纪开始,美国进入本土音乐时代。音乐教师全国协会(MTNA)开始举办有关音乐教育、钢琴、和声、唱歌等会议,已经成为私人教师和演出,以及理论作曲领域教师的代名词。这些教师主要来自音乐学院和大学。美国音乐在新英格兰的学术环境中产生了查理斯·E.艾夫斯(CharlesE.Ives)这类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美国现代派钢琴作品,例如《康科德奏鸣曲》。之后还出现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科普兰,他更擅长大型的钢琴作品创作。
(三)中美钢琴历史背景比较。从中美钢琴历史背景的比较可以看出,最大的差异就是文化差异。中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美国只是殖民地国家,从接受新的文化情况来看,美国更加容易。中国经历了封建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对新文化的态度,总是需要有从排斥到接受的过程。钢琴和钢琴音乐进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并且产生了中国本土化的演变,也产生了大量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美国融汇了几乎所有国家丰富多彩的音乐传统。
二、中美钢琴教学模式比较
目前国内对中美钢琴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认为,美国的钢琴教学比中国的钢琴教学更有优势,更注重“本土化”教学。同样作为钢琴强国,中国的钢琴教学模式是否就是“不堪一击”?是否具有优越性?
(一)何谓钢琴教学模式。何谓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过程的模式的简称。根据客观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而形成,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①钢琴教学模式,是指在钢琴教学思想和钢琴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钢琴教学框架和活动,突出了钢琴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和功能,突出了钢琴教学的可操作性。钢琴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实践的具体形式和系统,要求必须与教学目标契合。
(二)中美钢琴教学模式研究现状。中美钢琴教学模式的差异在于文化的差异,多数研究者认为,美国的钢琴教育更具有优越性。其实,中国的钢琴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走的是国际路线,可以借鉴美国的教学模式,但没有必要否定中国的教学模式。
钢琴教育理念论。多数研究者认为,我国的钢琴教学模式单一、封闭、无创新;美国的钢琴教学具有个性、创新等特点。从钢琴诞生之日起,无论德式教学法,还是苏联教学法,技术是钢琴教学和演奏的首要问题。所有二度创作建立在成熟的技术之上,而技术的教学,无非就是机械重复刺激肌肉达到熟练。钢琴教学理念的差异不在技术层面上,而是在心态上。美国的钢琴教学更注重学生性格和人格的培养,而我国的钢琴教学更注重成绩的培养。
钢琴教学目标论。普遍认为,钢琴教学的目标就是“考级”“比赛”或者“表演”。中国最早出现钢琴考级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上海音乐学院,模仿英国皇家学院钢琴考级模式,拉开了我国钢琴考级的大幕。截止到2010年,开展社会考级的机构有近50家,包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家协会等,还有一些地方的音乐家协会和音乐学院,都组织考级活动。这些活动促进了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不能否认考级带动了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但其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目标不统一。各种培训机构、各类背景的教师、千奇百怪的教学理念,互相否定、互相攀比,管理很难。这种现象给家长、学生、老师造成压力。考级行为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社会压力带给人们的浮躁心态。
美国的钢琴教学并不就是完美的,美国的学习和教学也是阶级的自然分层和淘汰,比如美国的学校学习制度,他们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参加各种兴趣班,有能力和条件的家庭就会全面培养学生,没有条件的家庭就是“散养”孩子,逐渐产生差异。在美国的钢琴启蒙教学都是集体课,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有兴趣继续学习的学生,再单独找教师一对一学习。钢琴学习和教学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
钢琴课程设置论。在美国钢琴教学中,较少使用练习曲,多是本土音乐改编成的乐曲,甚至一些教师自己编写教材进行教学。我国钢琴教材种类繁多,随着近几年文化交流的便捷,各大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各类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琴谱,范围也非常宽泛,尤其对现代钢琴作品的纳入,体现我国在钢琴教材选择上的进步。不排除有一些教师仍然使用“传统”教材进行教学。
钢琴教学方法论。从音乐教学方法上看,我们普遍知道的有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铃木教学法等。在美国的音乐教育中,更注重的是综合教学法,融合了各种教学法的特点和精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是在钢琴教学方法上,我国更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和学,比如“中央C入门法”。②
美国在钢琴教学方法上喜欢使用“多重键入门法”。③该教学方法产生于20世纪中期,学生在学习读谱之前,先学习黑键。随着世界钢琴教学方法信息的开放和包容,中美钢琴教学方法有更多的相互借鉴。钢琴教学方法的差异,也是钢琴教师之间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家长之间的差异,甚至社会的差异。
(三)中国钢琴教学模式的优越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提倡创作更具有中国“本土化”的音乐作品,并在教学实践中传承下去。中国第一首钢琴作品是赵元任创作的《和平进行曲》,1915年发表在美国留学生办的《科学》杂志上。贺绿汀创作了中国早期“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牧童短笛》。在特殊时期,钢琴家殷承宗改编创作了钢琴样板戏作品《红灯记》。进入21世纪,作曲家张朝创作的当代钢琴曲《皮黄》。中国的钢琴教学在新时代的背景中,应该更具有优越性。
教学环境。目前我国有11所专业音乐学院,钢琴基本上属于必修课;社会音乐教育机构数不胜数,例如雅马哈音乐学校、柏斯琴行、刘诗昆音乐学校、姜杰音乐学校等,这些都是全国优秀的音乐培训机构,有的经常承办国内外大型音乐比赛和演出。
教师资源。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从专业学院或者师范学院毕业,还有更多的留学生回国。以各大高校举例,多数钢琴演奏专业的专职教师,都是从欧美地区留学归国的高学历人才。他们在教学中,必然会开拓学生的國际化视野。钢琴教学“闭门造车”的情况不会发生。
教学资源。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大量出版了各类钢琴教材,比如引进了“巴斯蒂安”“菲伯尔”,出版了大量中国风格的钢琴曲、流行音乐和爵士乐,以及外版引进曲谱。我国专业的官方机构,还为全国的钢琴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例如中国社会艺术协会音乐基础教育委员会在2017年筹备、举办了“SAE教学能力规范·钢琴师资认证”培训。
教学生源。随着80后、90后家长的崛起,家长和学生学习钢琴的动机非常明确,不再单纯为了“考级”而学琴,通过学习钢琴触发学生的人格、性格、品格的养成。
三、结语
中美钢琴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已经很难分辨孰优孰劣。在国际化背景下,站在中国钢琴教学的角度,可以借鉴美国的教学模式,但绝不是“拿来主义”。我们国家培养出非常多优秀的音乐家,这就不能否定我们的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都要以学生为“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生,直接影响教学模式的多变性。钢琴教学作为音乐门类中单一形式的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强调技术的同时,需要关注人文和文化。
注释:
①柳海民.试论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1988,(05):34-37.
②③李海川.中美两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钢琴教学比较[J].中国音乐,2014,(04):223-227.
参考文献:
[1]斯坦利·萨迪(StanleySadie).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第二版)[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2](美)F.E.科尔比.钢琴音乐简史[M].刘小龙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