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理发师》的国家意识形态分析
2018-05-15唐艳玲
唐艳玲
【摘 要】按照阿尔都塞的国家意识形态理论,将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西伯利亚理发师》进行主要人物的意识形态分析,探究各种意识形态的展现,对其中的隐喻进行归纳和梳理。
【关键词】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精神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091-01
一、影片概述
《西伯利亚理发师》是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的作品。在此之前,米哈尔科夫已经拍摄了《没有完成的机械钢琴曲》《黑眼睛》《烈日灼人》等享誉世界的影片。该影片运用倒叙的手法,讲述1905年远在美国的珍写信告诉正在参加夏令营的儿子,发生在20年前,自己远赴俄国帮助麦克瑞肯制造伐木机器,意图接近大公,获得资助,却在火车上意外结识俄罗斯皇家军校的列夫·托尔斯泰,珍主动接近罗德洛夫将军并获得他的好感,在将军表白之际,遭到托尔斯泰的横加干预。将军受到羞辱要报复托尔斯泰,却遭到了托尔斯泰的袭击,托尔斯泰受到惩罚被迫流放西伯利亚的故事。
二、国家意识形态分析
国家意识形态,是指特定民族国家范围内,各種意识形态要素交互作用而生成的反映本民族国家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系统,其性质主要由在这一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性质所决定,包括具体的政治思想、宗教、哲学。《西伯利亚理发师》,这部被称为“世纪之交俄罗斯全景式的故事片”,导演基于传统的文化积淀和对电影的成熟把握,将爱情线索架构于国家主体之上,大量运用长镜头,将悲剧的爱情用喜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表现伟大的民族感情。而作为意识形态的俄罗斯军旗、广袤的白桦林、圣彼得堡等多次在影片中出现,电影中不同的意识形态交叠,赋予了这部影片独特宏大的意识形态。
军队中的国家意识形态。主人公列夫·托尔斯泰作为军人,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强制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他归属于军队,服务于国家。影片通过军队与家庭的对比,凄冷的单亲家庭环境与隶属于国家愉快团结的军队生活形成对比,家庭照片的摆设无疑成为家庭对军队忠诚的一种延续,庄严的授衔仪式是军人荣誉的象征,也是国家形象的最重要显示。
当托尔斯泰殴打将军犯错,遭到流放,阴阳头又代表了意识形态的强制与不可侵犯。除去男性主人公意识形态的代表,杜妮亚莎则是俄罗斯女性形象的代表,其勤劳朴实、默默无闻、愿意追随所爱,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貌与强力的外交手段,却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而珍则是外来者的对外形象,其美丽狡黠,令人迷恋。影片中托尔斯泰从冲动的年轻人最终成为有血气的猎人形象,也最终来源于珍,而珍本身代表着一种阴谋与欺骗。
影片中对于珍的两次质问“你是谁?”无疑有着对于珍的否定含义,而这种意识形态的对弈,也无疑隐藏于珍的儿子与美国军官的对抗之中。托尔斯泰的放弃,也体现了意识形态中对于珍的否定,带有军人的意志尊严与对祖国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导演对于主人公重拾俄罗斯军人精神的肯定与维护。
影片赞颂了对沙皇的忠诚与勇敢的军人意志,对沙皇的永远追随与献身精神成为影片的主旨。教官最终被年轻士官的执着精神所感染,那片回忆的沃土最终成为珍意识中向往的圣地,也代表着珍对于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与认可。
民族节日中的国家意识形态。电影中俄罗斯民族节日的喜剧展示,用喜剧的情节掩盖悲惨爱情命运,向世界输出俄罗斯的文化传统与意志精神。俄罗斯的军旗、军装、国歌、面包圈、安娜·卡列尼娜、四询斋、小丑、打河仗等,用细节来展示俄罗斯极具风情特色的民族文化,增加了人们对俄罗斯的深层次了解,与导演要向世界展示俄罗斯文化主旨相契合,推动影片走向世界。
在爱情线索之余,克里姆林宫的枪击事件、在克里姆林宫进行的授衔仪式,以及罪犯身后的克林姆林宫等,影片多次集中展现不同情况下的克里姆林宫,体现了其所代表的重要与神圣的地位,也是国家意识形象的代表。而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西伯利亚理发师的伐木机器与来自美国的珍,则代表着来自西方的工业文明对于俄罗斯的入侵与影响,形成意识形态的一种对立与竞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则是具有法国国家的意识形态,大团圆的歌剧承载了另一段不幸的爱情,对于结局的不同诠释,也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认同,而最终的两人分离,也赋予了影片更加深远的寓意。
影片中对于国家形象的容纳可谓具有广泛性与史诗性,对于宏观意识形态的展现与爱情线索的细腻拿捏,使影片跨越了爱情的高度,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葛彦东.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2.
[2]志芳.《西伯利亚理发师》引发的争论[J].当代电影,2000,(9)15:1-4.
[3]林海洪.《西伯利亚理发师》中露亚形象的象征意义[J].电影文学,2010,(14):2.
[4]张诚平.为世界讲述俄罗斯—重温《西伯利亚理发师》[J].试听,2016,(6):2.
[5]徐彦捷.重塑俄罗斯的丰碑—评电影《西伯利亚理发师》[J].电影文学,2008,(5):2.
[6]刘香.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