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亲其师而信其道”

2018-05-15高娟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沟通诚信

高娟

摘 要: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爱,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其“亲其师信其道”; 诚信,沟通师生间的心灵,实现师生心灵共鸣;要求的严谨与宽容,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只要付出努力,人人都能成功”,本文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亲其师” “信其道” 诚信 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110-01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讲,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师生关系如何。”在现实中,不乏师生关系和谐的事例,但老师却在信其道上使自己遭遇尴尬,学生“亲其师”了,也 “信其道”地认真学习,但他们仍然没有改变“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尴尬。

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年新生入校,某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惊喜的发现学生甲特别讨他的喜欢:事事跑在前,积极表现自己,作业完成及时,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一时间,老师认定这个学生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各方面加以照顾,重点栽培等等,该学生也积极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师生之间,一时亲密无间。怀着美好的愿望和热切的期待,转眼之间一个学期结束了。但是,当期末成绩出来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全班五十多个同学,某老师所教学科唯一一个评价为D的人就是学生甲!某老师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无情的现实却清清楚楚的表明了这一切。

以上案例,让人深思: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师生情感交融的同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呢?在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作为一名教師,多年的教学、长期的思考,使笔者得以如下浅显的认识: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做学生的严师,做学生可以交心的朋友。

1 师爱,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亲其师信其道”成为可能

作为教师,如果能够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去,努力地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了解其喜好及思想动态,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尊敬与喜爱;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理解、信任和耐心能够填平师生间一些难以逾越的鸿沟;同时,教师的良好心境也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接受教师的观念,使“亲其师信其道”成为可能。

2 诚信,沟通师生间的心灵,实现师生心灵共鸣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这一理论告诉我们,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走近学生,多聆听他们的心声,并用诚恳的胸怀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基于对老师的信任,课堂上的心灵共鸣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成为可能。今年,笔者接手了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教学任务,一开始就发现学生对数学课程兴趣不大,学习成绩也很不理想。为了搞好教学任务,笔者有意识地和他们谈心并交流了一些意见。接触多了,很快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在课堂教学上,笔者一改以往授课教师的传统教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形式,更重要的,采取学生分组学习,实行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争论,果然,学生不久便喜欢上了数学课,该班成绩迅速的得以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渐走上了正轨。

3 要求严谨与宽容,赢得学生的尊重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高峰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如同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枝枝杈杈无数,于是我们就把那些杂乱的树枝给砍掉,而学生呢?更需要我们细心的去呵护。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我们要严格要求,对于学生的各种错误思想、错误行为,我们更不能漠然视之,而是用宽容的情怀去感化他们,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缺点,并乐于改之,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去年笔者担任了一个班的数学课,一开始就发现该班的学习纪律涣散,课堂气氛低落,想搞好学习的学生都被失去了信心。为了尽快扭转局面,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采用写小纸条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对本班的看法和对老师的要求等 (纸条内容老师保密,不公开,不署名)。经过调查发现,班上纪律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有几个学生爱捣乱,并且经常打击一些认真学习的同学,影响着本班的学习氛围。笔者首先多次单独找他们谈话,和他们谈心,了解和纠正他们的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并对他们提出一些要求,同时笔者利用班会时间严格强调班级纪律,时间不久,该班的纪律就有所好转,形成比较好的学习气氛,促进了教育教学效果的改进。

4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目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笔者曾经这样问过学生,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但绝大多数都离不开“金榜题名,荣归故里”。此时,笔者告诉学生:学习是为了生存。成绩好的有个高的起点,成绩差的有一个低的起点,但无论是谁,最终都离不开生存。学生对于笔者的信任,学生对于笔者的依赖,时时刻刻都铭记在心,同时这也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使自己的学生真正的认识到学习的目的,难道这就不是素质教育吗?

总之,在教学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育教学中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沟通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诚信去哪了
要做诚信好少年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高职高专班主任与学生教育沟通问题探讨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