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综述

2018-05-15张欣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鲁迅作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摘 要:从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在,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可以说几乎从未缺席过。因此,关于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也是呈前仆后继之势。本文中,笔者通过对相关专著、论文的大量研读,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关键词:鲁迅作品 中学语文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3-0032-0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一直地位卓著,但其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困境,引起了从鲁迅研究专家到一线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翻阅了《语文建设》《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语文核心期刊,并以“鲁迅作品教学”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了搜索,发现从2003年到2017年共有相关文献七百余篇,其中硕博学位论文169篇,此外,笔者还研读了王富仁、钱理群、孙郁等鲁迅研究大家的相关论文和专著,发现目前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价值研究

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在《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中提出:“一篇文学作品能否入选语文教材,是由它的语文教学价值决定的,鲁迅作品一直被作为重要的语文教育资源,不完全是意识形态的因素,而是因为无论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还是语文能力的培养,鲁迅作品仍然是我们迄今所能接触到的最好的学习材料。”[1]他同时提到:“鲁迅的想象力,幽默感,以及他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鞭辟入里的深刻分析,还有他独特的语言艺术,这些对中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语文教育资源”[1]。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先生在《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一文中,也谈到了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一是鲁迅作品在给学生“精神垫底”方面有着其他作品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即给中学基础教育和中学生提供基础人文精神的支撑;二是鲁迅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其作品语言幽默中透着深刻、风趣中暗藏犀利,是最接近中学生的欣赏趣味和思维方式,最容易为他们所接受的。因而鲁迅作品理应成为中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教学材料。[2]这两位研究者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对鲁迅作品的语文教学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何英在其论著《现代语文视野下的鲁迅研究》中提到:“作为公认的中国现代语言和文学大师,鲁迅的文章既有与中国传统之文一脉相承的凝练、隽永,又有借鉴欧化语文而形成的严谨、精细,其文意之丰、思之奇、语之确,常常令人叹为观止”[3],因此,她提出:学生需要精读鲁迅的若干篇典范文章,领略和体悟他是如何为其种类繁多、功能有异的诸多表达需求安排或创造各自合宜的‘语文形式的。由此可以看出,何英从语言的学习与锤炼运用方面极度肯定了鲁迅作品的中学语文教学价值。

胡奇良《用“语文”来说话》、郭良蓉《锤炼,巧用而炉火纯青——初中语文鲁迅作品修辞谈》等文章侧重从工具性方面探讨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学价值。胡奇良从词语的巧妙变异和标点的灵活运用方面分析了鲁迅作品语言的修辞技巧,认为鲁迅作品“炉火纯青地对语言的锤炼,恰如其分地对辞格的运用”为学生学习和掌握修辞“树起了一面亮丽的旗帜”[4]。

2011年版《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5]钱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王旭《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当代价值》、姜峰《人的现代性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等文章从鲁迅的现代价值方面对鲁迅作品进行了研究。钱理群提出,21世纪的中国,东方与世界,面临着理想重建的任务,鲁迅作品的“现在价值”正是这种新的历史要求下呈现出来的,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由此焕发出的对现实世界一切剥夺“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奴役现象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反抗绝望”的战斗精神,保持思想与精神独立自主的“硬骨头精神”,“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实践精神[6],这些对当下的中国人,尤其是正处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王旭认为当代青少年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忽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不懂得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而鲁迅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对民生的悲悯情怀,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正是时代的需要[7]。姜峰则从人的现代性,即培养现代国民这个角度,阐述了鲁迅作品的价值,她认为鲁迅作品和鲁迅思想的内核就是“如何去掉人的兽性、奴性而成为健全的现代公民”[8],而培养具有现代精神和世界精神的现代公民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意义上,鲁迅作品的内容与课标所倡导的教材理念是相当吻合的。由此完全可以彰显鲁迅作品的现代教学价值。

2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编选和解读研究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编选和解读,学界做了大量研究。或从历史演变角度进行探究,或对现行语文教材中的编选情况进行对比探究。

鲁迅研究者王吉鹏对建国五十年间,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历史及不同时期对鲁迅作品的主題阐释情况进行了科学探究。陈漱渝分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四个阶段,对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和不同时期的解读情况进行了梳理,并简单介绍了海外教材中鲁迅作品的编选。董奇峰、苗杰则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中心,对1950-1977年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收录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从教学目标、注释、提示、练习设计等方面对教材中鲁迅作品的解读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通过对收录和解读演变的分析,他们认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更换、保留、增删及解读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孟祥龙分析了建国初期至当前时期四个阶段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取舍情况,并对其中体现的选文原则进行了探究,认为鲁迅作品选择的政治性目的正在不断被淡化,时代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选篇数量和类型来说,杂文数量不断减少,各种题材文章数量分布趋于平衡[9]。

薄景昕从中学语文教科书选编的角度入手,探讨了从民国时期到新世纪以来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并对新世纪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编选及解读情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新版语文教材在解读上开始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熏陶,唤醒人的独立精神的存在[10],编选上也更加的科学化和学理化,之所以取得如此进步,与钱理群、冯其庸、袁行霈、林非等大学者的指导参与关系密切。

何雅琴则对民国时期至今的鲁迅选篇历史进行了考察,并以沪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教学理论对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篇情况和教参解读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新时期的鲁迅作品编选,既结合了中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又考虑了中学生的阅读教学和语言发展规律,也顾及了鲁迅各种文体的文章、贴近生活又反映时代特色,体现了鲁迅思想的精髓[11]。

对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编选情况进行研究的,有罗颖娟的《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和使用》,该文对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中鲁迅作品的数量、选文篇目和文体类型,以及编排情况进行了研究。她认为现行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文数量较少,文体类型过于集中,应增加一些杂文。编排上虽体现了学生主体性,但没有对鲁迅作品作针对性处理,对此,她提出了自己的编排建议:对选文语言进行规范性处理;编排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以编制鲁迅读本配合课内教

学[12]。

袁滔《鲁迅作品的单元编排问题研究》则侧重对鲁迅作品单元编排的进步和不足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现行教材的单元编排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对鲁迅作品的片面节选、鲁迅作品与单元主题不相称、能力训练缺少一定规范等问题。针对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教材编排应重视鲁迅作品的整体性,二是教材编排应重视鲁迅作品的当代性,三是注意课后练习与单元主题的联系。”[13]

3 关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3年召开了围绕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的“鲁迅与中学语文教育学术研讨会”,会上提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鲁迅的形象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刻意维护鲁迅的“完人”形象,这反而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疏离;二是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在现行刻意回避现实黑暗和人性黑暗的教育下,学生自然很难接受和喜欢鲁迅;三是学生和鲁迅之间存在着时代背景的隔阂;四是主题先行的教学方法。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他认为鲁迅和学生的隔膜是时代语境发生变化造成的,因而鲁迅作品的教学重点不应该是灌输抽象的理想,而应是让学生感受鲁迅感受的方式,让鲁迅作品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材料。

苗金燕、甘超在《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一文中,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认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泛政治化教育,用

机械的政治模式来阐释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割裂了鲁迅作品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2)机械灌输与讲话的教学模式,没有留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和过程;(3)教学滞后于学术研究,跟不上时代步伐。针对这些问题,他们从教学篇目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更新,加强学术研究与教学的交流四方面提出了对策。[14]

吴菁在《走“近”鲁迅,才能走“进”鲁迅——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策略初探》一文中,从还原真实鲁迅形象的角度,对鲁迅作品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认为鲁迅作品教学的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意识主题诠释的机械性,二是忽视学生理解的能动性,三是教学内容的应试性,四是作品分析的片面性。[15]对此,她重点从引导学生走近鲁迅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先走“进”鲁迅,要认真拜读《鲁迅全集》,并逐步引导学生亲近鲁迅及其作品;再次,倡导联读,在比较阅读中理解鲁迅作品,包括鲁迅作品内部的比较以及与鲁迅风格相似的作家比较;最后,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导入、提问的艺术,谈论、表演等教学方法讓学生阅读、品味鲁迅作品,并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亲近和感悟鲁迅。

还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建议。唐家宽的《鲁迅的“立人思想”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屈绯莉的《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代性的缺失和补救》和曹颖群的《论鲁迅批判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培育的启示》等文章重点从鲁迅的思想和思维角度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教学建议。刘观国《论中学语文鲁迅乡土小说的教学》、张建成《走近真实的鲁迅——中学鲁迅杂文教学的探讨》和王福民《论鲁迅小说在中学的接受和解读》等文章则分不同问题对鲁迅作品教学提出了建议,还有很多从教学方式方法上反思教学现状并提出对策的,如胡兵《走向对话的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陈华《研究性学习在鲁迅作品教学中的运用》等。

近年来还有许多权威的鲁迅研究专家开始把目光投入中学鲁迅作品教学领域。在这方面北京大学教钱理群教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钱理群先生曾亲自到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开课讲鲁迅,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逐步引导学生走进鲁迅的世界。在《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上》一文中他详细总结了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经验;从感受鲁迅到阅读鲁迅再到研究鲁迅,最后是言说鲁迅,钱理群先生通过不同的阅读主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鲁迅的世界,并在学生走进鲁迅之后再跳出来,自由地发表对鲁迅的看法,在鲁迅面前保持人格独立[16]。钱理群先生还在《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中提出了四点鲁迅作品建议:一是寻找鲁迅生命与学生生命的契合点,构建学生与鲁迅的精神通道;二是文心结合,不仅要让学生走进鲁迅的内心世界,也要让学生知道鲁迅的写作技巧;三是教学时要删繁就简,不需要把作品讲的太透彻;四是教师教学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树立在教学中积极利用网络新技术的意识[17]。钱理群教授还写了具体教学方法指导的文章,如《在朗读中感悟鲁迅语言世界里的童年》等。

综上所述,学界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教材的编选以及对鲁迅作品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探究等方面。作此梳理,希望能给奋战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和更多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研究者提供点滴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栋生.正确认识鲁迅作品的语文教育价值[J].语文建设,

2008,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2012,

02.

[4] 何英.现代语文视野下的鲁迅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

[5] 胡奇良.用“语文”来说话[J].语文学刊,2004,02.

[6] 钱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2006,01.

[7] 王旭.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当代价值[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06.

[8] 姜峰.人的现代性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9] 孟祥龙.建国以来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取舍探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5.

[10] 薄景昕.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1] 何雅琴.探究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篇历史及阅读教学[D].上海师范大学,2015.

[12] 罗颖娟.鲁迅作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的选编和使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9.

[13] 袁滔.鲁迅作品的单元编排问题研究[D].宁波大学,2014.

[14] 苗金燕、甘超.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15] 刘庆.初中鲁迅作品教学问题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16] 钱理群.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上[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04.

[17] 钱理群.和中学老师谈鲁迅作品教学[J].鲁迅研究月刊,

2012,02.

作者简介:张欣屏(1987-),女,1太原师范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猜你喜欢

鲁迅作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浅析鲁迅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温情解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