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联合脑反射治疗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8-05-15陶正德杨晓晓林永强饶高峰
陶正德 杨晓晓 林永强 饶高峰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浙江温岭 317500
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脑动脉主干发生全部闭塞,导致脑组织内数量庞大的脑半球细胞因缺血大面积死亡[1]。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病时,具有病程发展快、程度重、病情复杂、并发症状多等特点,临床干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致残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综合康复干预可保证患者肢体功能快速恢复,脑反射治疗则是当前临床物理干预新型干预方式,借用仪器所发出的特殊频率、采取特殊电波形式及强弱不一的电波振幅,对患者脑中特定位置形成一定电子导入,脑组织内部形成一个广泛的反射波动,以刺激休眠神经细胞及脑细胞的恢复,因该方式无创且安全,效果极为理想[2]。我院在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综合康复联合脑反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脑CT诊断或MRI诊断确诊为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所有临床症状符合国内最近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要求[3],患者均为单侧病变,无肢体畸形,首次入院接受治疗且入院时间不超过7 d;排除标准:如短暂性脑部出血患者,同时伴随出现血液性疾病,80岁以上高龄患者或存在失语、意识不清等症状的患者,具备脑梗死治疗史且合并严重后遗症,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合并心脏、肾脏、肝脏等器质性病变患者,另外入院前接受过康复干预患者,对照组中患者55例,其中男31例,女24 例,年龄 45~78 岁,平均(67.3±4.3)岁,研究组中患者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46~79岁,平均(67.5±4.7)岁。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应用脑反射治疗。脑反射治疗仪为深圳天崡脑反射医学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头部探测装置应使用强度为100伏左右的刺激强度,患肢则应该使用强度为200~260伏刺激,患者患肢及头部每天1次,30 min/次,7 d为1个疗程。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治疗。使用河北君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华星康泰HX-C型rTMS经颅磁脑病康复治疗仪,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应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将患者向上,保持前伸,在上肢位置加高枕,保持健侧卧位。其次给予患者患部机能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脑功能锻炼,按照先健侧后患侧的顺序,一般按照3 d/次的锻炼强度,患者相关功能恢复后,可进行下一步康复锻炼,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等变化,循序进渐的行进康复锻炼,并采取语言鼓励方式,提高患者康复依从性及康复治疗信心。然后对患者进行语言等方面认知能力锻炼,可以适当以音乐、电视节目等形式刺激患者脑神经,提高期语言能力和感觉,另外还应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最后应该注重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锻炼,对其穿衣、洗漱、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进行康复锻炼,另外依照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给予站立康复锻炼[5]。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梗死部位、感染及基线NIHSS评分等指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的疗效判断标准如下。患者干预后采取智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双评分进行评估,智力方面依照MMSE评分标准,显效:干预后整体功能提升大于7分以上;有效:干预后整体功能提升1~5分为有效;无效:评分无明显变化且存在恶化等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依照ADL评分标准,显效:干预后量表积分降低60%以上;有效:干预后量表积分降低30%~50%;无效:干预后量表积分降低30%以下,以显效以及有效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
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定,依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进行预估和评定,该量表由视野、意识、注意能力、运动能力及感官能力等5个大项构成,总分为100分,分数越低表示神经缺损越低。
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梗死部位、感染及基线NIHSS评分等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及有效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全部有好转现象(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比较(±s,分)
表2 干预前后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干预前 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对照组t值P 55 55 27.2±1.3 26.8±1.4 1.294>0.05 20.2±0.8 22.6±1.3 15.391<0.05 18.1±0.6 20.2±1.6 15.125<0.05 13.7±0.5 18.1±1.2 16.935<0.05
2.3 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将NIHSS评分作为因变量,将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患者脑梗发生病变位置、感染、基线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存在关联性(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对比
3 讨论
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因脑内发生严重水肿,从而致使脑内出现较为明显的占位效应,其致残率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7]。临床治疗主要是以梗塞位置来区分,分为小脑梗死及大脑梗死。部分患者在发病初期,病情并不严重,临床治疗过程中逐渐恶化发展到大范围脑梗死[8]。基于此点,临床治疗重点应放在如何将脑血流量恢复正常。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复杂多样,主要有手术干预、介入溶栓治疗及内科综合干预几种方式[9]。现阶段,临床治疗还是以内科治疗为主,疾病初期将患者脑血流进行恢复、预防脑水肿,对微循环进行有效调节,对脑组织结构实施保护,控制并防止病情恶化,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临床遵循预防与治疗并重的治疗原则。介入溶栓治疗虽能及时疏通患者血管,效果理想,但会伴随出血等并发症状,患者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损伤。
近年来,国内医疗技术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很多新型医疗器材应运而生,其中脑反射治疗仪就是新型的脑部疾病治疗仪器,是将生物反馈法与电流刺激法二者结合,作为当前临床治疗中较为新颖的方法,根据电子学、脑电生物学、临床药理学及医学等研究理论研制[10]。可对机体无主动运动能力的肌肉实施电流刺激,从而刺激其产生较为微弱的肌肉电流信号,患者可主动或者有意识的调动肌肉,引发肌肉电流信号转换成反馈电流,在返回对肌肉产生刺激引发其收缩,如此患者相关肢体运动幅度将会有所增加,对其它肌肉组织群产生多种刺激,患者肢体正常模拟肢体运作,并重复进行多次不同程度刺激,持续对大脑信息进行反馈,提高大脑可塑性,最大程度上完成正确合理的功能重建,缩短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
该病干预中,只有掌握好治疗时机,使用综合康复联合脑反射治疗方法,才可以将患者神经功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康复。综合康复干预设计到多反面内容,不单单是针对患者体位、关节及语言功能、正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功能方面,还深入牵涉到患者心肺功能等的康复干预[11]。综合康复干预临床应用到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对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工作生活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我院通过此次研究以证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方面,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时间段两组患者全部有好转现象(P<0.05),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使用综合康复联合脑反射治疗,能够体有效的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康复情况[12-13]。另外,此次研究还证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及有效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这就证明了对患者肌肉能力改善有较好影响,从而将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有效提升[14]。
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是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大脑内局部组织中的血液供应循环出现障碍,脑组织结构发生缺氧及缺血,造成患者在临床上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5]。临床研究意义重大,临床诊断时需结合患者影像检查资料对其病变部位进行初步判断,判定结果对患者预后产生重要影响[16]。根据国外人员研究发现,大脑动脉梗死患者的梗死位置作出地图,对其进行研究,并与临床治疗1个月之后脑梗死预后关系进行分析,证明患者大脑内放射冠、内囊及岛叶发生缺血遭到损坏关系紧密[17]。国内学者对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的预后研究发现,脉络膜前动脉发生梗死后,长时间的预后效果较差,这就证明梗死部位是否是功能区极为重要,另外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中性别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证明青年女性患者较男性更容易并发,且预后效果更差,这可能是因男女存在生理区别,且后期康复锻炼中女性依赖性及心理素质较差[18]。基线NIHSS评分作为预测及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的重要指标,发现其与患者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一定关联性,可将其试做预后独立评估因素,评分越高越能反应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差[19]。可见基线NIHSS评分是一种较为有效理想的指示指标。最后对于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而言,发病后机体出现感染是预后较为危险的因素之一,病发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的死亡率居然提升了3倍甚至还多[20]。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将NIHSS评分作为因变量,将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患者脑梗发生病变位置、感染、基线NIHSS评分与患者预后存在关联性(P<0.05)。
综上所述,大脑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治疗过程当中,综合康复联合脑反射治疗效果理想,联合干预不仅无创便捷,且该方式安全有效,对患者干预效果显著,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卫莉,李春丽.脑反射治疗仪联合针灸对脑梗死患者康复期神经营养状况、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4):190-192.
[2]Kastrup A,Brunner F,Wasser K,et al.Endovascular therapy versus thrombolysis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in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ok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troke Society,2016,11(5):544-555.
[3]王照,游三丽.尤瑞克林对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6(2):325-327.
[4]Wei W,Xia Z,Gao H,et al.Correlation of retinopathy with leukoaraiosis in patients with an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s[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eurosurgical Society of Australasia,2016,33(8):105-110.
[5]李霜梅,蔡娟,石小晶,等.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7):2753-2755.
[6]袁庆芳,尤一萍,钱燕群.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在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对神经功能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2015,10(12):1764-1766.
[7]Yang Y,Liang C,Zhang Q,et al.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in 59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observationa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2015,16(2):36-41.
[8]王龙,赵学敏,袁肖征,等.连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6,13(5):234-239.
[9]钟颖君,王亮,魏天琪,等.正中神经电刺激对脑外伤后昏迷大鼠前额叶皮质及下丘脑Orexin-A及其受体OX1R表达变化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7):640-644.
[10]杨志宏,李鑫,杨笑一,等.急性大面积脑梗死血栓的磁敏感加权成像与临床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7):1035-1038.
[11]Zhao Y,Yuan J,University HU.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 of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 in progression[J].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2015,7(3):1-6.
[12]赖穗翩.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5,5(7):994-996.
[13]Wang L,Yang C,Chen J,et al.Short-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eproteinised calf Serum injection in adjuvant 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epidemiology, 2016,7(8):34-36.
[14]方晓霞,王云甫,张跃亮,等.依达拉奉联合法舒地尔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2):4355-4357.
[15]张立,黄旌,李蒙.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期应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对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60-1163.
[16]於永婷,李玉堂,张志超,等.谷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疗效及对血浆ET-1、NO及8-iso-PGF2α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26(22):2440-2443.
[17]李丽英.针灸联合康复理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64-1067.
[18]秀媛.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2017,2(4):508-511.
[19]庞伟,李洪涛,程弘宇,等.阿加曲班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4):70-74.
[20]冼少眉,叶立汉,温水群,等.综合护理干预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75-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