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产业强市背景下的高品质职业学校建设

2018-05-14贾厚林张启森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团队高品质职业学校

贾厚林 张启森

[摘要]文章从专业服务、治理能力、师生发展和质量文化四方面阐述了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内涵,分析了高品质职业学校群专业、群团队、群管理和群素养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了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创建路径,如以先进办学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展开,以专业团队素养提升学校发展层次,以优质课程体系强化职教育人成效,以课堂教学改革契合区域发展需要,以精致管理方式实现学校内涵发展,以鲜明办学特色彰显职教育人环境。

[关键词]产业强市 高品质 职业学校 团队

[作者简介]贾厚林(1969- ),男,江苏南通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硕士;张启森(1982- ),男,江苏建湖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汽车工程分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无锡 214028)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2-0036-05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高品质职业教育品牌、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职业学校要实现现代化标准办学,必须配置满足现代技术应用水平的实训设备,全面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成效,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实施人才驱动发展战略,并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还要彰显区域职业教育优势与特色,打造一批高品质职业院校和一流特色专业,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与国际接轨。

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无锡产业强市的战略决策成效已逐步显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程度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本文以无锡产业强市为背景,从“四品四群”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一、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内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子女教育。学前教育要体现高品质、普惠性;义务教育要实现优质、均衡化;高中教育要实现品牌、特色化;职业教育要有高品质专业、师资、文化和管理。政府能否提供高品质的有效教育供给,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共同期待和评价指标。对子女教育的高度关注,对教育供给的高度关注,就是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未来的高度关注。加快推进高品质学校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1.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专业建设是职业院校的办学基础,也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服务社会需求、适应产业升级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提升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因此,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教学团队、实训条件和办学形式是有力的条件支撑,多元评价是有效保障。在产业强市背景下,职业学校应优化专业服务产业布局,紧跟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对接区域内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并重点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先进制造业和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贡献度。高品质的专业服务体现了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不仅影响着人才培养成效,也反映了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适应程度,关系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方向性和有效性。

2.高品质的治理能力。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指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在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各类问题的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化建设、管理队伍的能力建设、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学校文化创新、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六大行动,以加快提升职业院校的治理能力。第一,职业学校应积极构建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推进治理多元主体参与,充分发挥教代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协同参与治理的独特优势和功能,形成党政联席会统领,各会协同配合的“党政核心,五会共治”的内部治理体系。第二,职业学校还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校、系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积极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多元评价机制。第三,职业学校还要积极倡导产教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国际化,积极参与留学生、国际置换课程或交换生项目。

3.高品质的师生发展。师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政府应通过示范引领、机制创新、点面结合,切实提升职业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一,重视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发展,也要重视教师专业生活环境的构建、职业道德和教育境界的提升。第二,要重视教师职业精神的培育和诠释,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推动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要建立骨干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制订中长期师资建设规划和培养方案。第四,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以促进服务产业强市和社会经济发展。

4.高品质的质量文化。校园文化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精神、活动、秩序和环境的集中体现,具有导向、激励、继承、凝聚和调节功能。第一,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汲取文化力量、创新文化源泉、促进文化交流,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工作。第二,职业学校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和诠释,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培育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夯实校园“育人基石”,营造校园“素养气息”,彰显校园“个性德育”,凸显校园“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师生认同和追求的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第三,职业学校应多参与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走进基层、社区,服务新农村建设。第四,职业学校各项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并形成原創性的范式和经验,在省内外乃至国际同行中有重要影响,对社会发展贡献大、美誉度高。

二、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基本特征

高品质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期望。职业教育只有具备一支专业、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培育出高品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无锡地区产业强市做好人才支撑。推进新形势下高品质学校建设,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举措。因此,厘清高品质学校建设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高品质职业学校应具备以下四点特征:

1.群专业。专业是指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也表现为高等职业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业门类。专业群是面向岗位群或产业链,以一个具有品牌影响力的重点建设核心专业作为龙头专业,若干职业领域相近、岗位要求相似的相关专业或方向组成的专业集合。专业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基础,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关键。职业学校要想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求真务实,以育人为根本,以技能培养为核心, 面向产业打造多个有品牌影响力的重点建设专业群,并优化布局,集聚资源,协同招生与培养,从而为社会提供思想品德高、专业技能过硬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群团队。团队整体质量决定职业学校的发展品质,也决定着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质量并重、业务素质优良、管理水平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关键,也是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为满足工学结合、协同育人对教学的新要求,高品质的教学团队应为“双师结构”。“双师结构”不同于传统单一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其不仅针对教师个体,也针对整个教学团队。高品质的教学团队要包含二元结构:一是从整体素质上,成员要专兼结合,且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专家要具备校企互通的能力素养;二是从个体能力上,成员要具备“双师素质”。优秀的教学团队、德育团队和管理团队,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提升综合素养为契点,以提高业务水平为抓手,以服务师生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3.群管理。职业教育面临着从内涵提升向品牌建设的转变关键期,传统的内部管理體制已不适应多元主体办学的职业学校发展。《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明确提出,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创新运行机制、改进方式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为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基础。由此可见,高品质的内部治理是职业学校内涵发展的水平和标志,职业学校应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规范教学管理、创新德育管理、高效后勤管理等,着力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职业教育的管理结构要体现市场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包容性,并不断完善和健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德育管理模式创新,从而在信息化、校园文化、科研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

4.群素养。职业素养由职业道德素质、职业行为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职业文化素质等构成,是群体在社会活动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个体行为的总和形成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职业学校教师的知识储备、素养思想、人格魅力、行为和管理水平,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学生是职业院校的产品,也是人才培养的归宿,学生素养的高低是检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职业学校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社会提供专业技能过硬,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三、高品质职业学校的创建路径

学校品质是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质量、内涵、文化、特色、品牌的结合体。建设高品质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品位和办学影响,是“十三五”时期职业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工作抓手。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品质,应坚持以师生为本,围绕尊重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积极探索高品质办学思想、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管理结构和学校文化等要素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1.把握前提:以先进办学思想指导各项工作展开。办学思想是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信仰和价值观;办学目标体现学校的发展策略和思路,引领着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办学精神是学校的发展行为和办学定位。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决定了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校长是学校办学理念的主要引领者,广大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践行主体,办学理念必须符合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学校应将办学理念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职业学校品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教育部提出,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由此可见,提升学校品质已成为学校提升综合竞争力、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抓住关键:以专业团队素养提升学校发展层次。提升学校品质必须依靠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其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是否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第一,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师资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影响着学校教育的高度。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要偏重学科知识和教师能力发展,也要重视教师专业生活环境的构建、教育境界和职业道德的提升。第二,校长是治校办学的关键。只有好校长才能带出好学校。好校长要做到打铁自身硬,模范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理想和激情,站在更高层次上思考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问题,清晰有力地传递自身对教育的理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努力做到怀有教育理想、把握教育规律、敢于担当责任、带好教师队伍和促进学校发展。

3.打牢基础:以优质课程体系强化职教育人成效。课程体系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具有核心地位,职业学校应通过课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方针,并利用课程实施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只有依靠课程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好人才储备工作。第一,要把专业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积极适应无锡市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产业发展方向,优化专业服务产业布局,重点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先进制造业和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第二,要实施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计划,加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育一批具有行业优势、有特色、实力强的中高职品牌和特色专业,着力培养无锡市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贡献度。

4.讲究方式:以课堂教学改革契合区域发展需要。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提升学校品质的主阵地。第一,要以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为抓手,努力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并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师徒传承等教学方式,支持建设一批骨干示范专业(群),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第二,要建立产教融合的专业教学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环境、实物优先、真学真做的要求,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推行案例教学、行为导向、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以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第三,要建立技能教学研究和质量评价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高度重视并加强专业技能教学,完善专业教学竞赛和技能比赛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专业技能比赛,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第四,要大力推进信息化课堂改造和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5.认清规律:以精致管理方式实现学校内涵发展。实施精致管理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重要保障。精细是工艺流程的改进,精致是在精细的基础上更重视品质,在细微之处见功力。精致管理要求学校职能机构对其权力与责任、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规范,做出全面、周密、细致的设计与实施。第一,要厘清管理思路,理顺职能部门与系部关系、教研组与年级组的关系,推进和谐型、服務型、学习型和创新型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努力构建有序、高效、民主、和谐的内部管理体系与和谐的校园氛围。第二,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细节、除薄弱、增亮点、创品牌,健全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第三,加强系统推进,建立适应改革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师激励机制,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导向作用,对精致管理工作内容凝聚合力,共同推进,真抓实干,以全面提升学校的精致管理水平。

6.突出重点:以鲜明办学特色彰显职教育人环境。特色是衡量一所学校发展水平与质量的重要尺度,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已成为职业学校的共识。特色是学校文化的外显,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办学特色要具备四个特征:一是独特性,有别于其他学校;二是优秀性,体现教育改革方向;三是稳定性,源自长期积淀,形成稳定风格;四是整体性,全面渗透工作,惠及全体学生。彰显办学特色是学校品质提升的集中体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师资构成及校园文化等元素中。因此,在办学实践中,职业学校要在知识学习的应用性、专业学习的针对性、素质结构的转换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育人成效的创造性等方面突出自身特色,尽快建立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彰显职教办学特色。同时,职业学校还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布置、校企文化设计、实训基地建设、营造优美的校园育人环境基础上体现职教特色,并鼓励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是无锡产业强市战略的基本前提。在推进职业学校服务无锡市产业发展的进程中,职业学校应遵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规律,寻求主动变革、提高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专业自觉,努力促进学校文化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职业学校还应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重点,实施品质提升系列工程,将建设高品质学校融入日常工作的各环节,并努力加强学校管理,引导教育教学工作向高品质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围绕专业品牌创建的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途径探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

[2]贾厚林.专业生活方式:全面质量时代职教高品质教学团队发展路径审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0).

[3]林卫民.如何办出一所高品质学校[J].人民教育,2015(14).

[4]王君红.营造“精细的管理文化”,建设“幸福的高品质学校”[J].天津教育,2013(3).

[5]何灿华.试析高品质学校文化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6]祝瑞松.文化管理:学校高品质管理的重要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2008(7).

猜你喜欢

团队高品质职业学校
春晖十年,鸣响新时代的高品质教育之声
人生若只如初见
盛世国庆 聚“惠”苏宁
浅析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
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究
打造团队促建设坚持创新彰显专业特色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