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转化后进生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2018-05-14陈国斌
陈国斌
班主任是一门管理艺术,工作千头万绪。当中后进生的转化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是稳定班级、形成良好班风的重要因素。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体会到:后进生转化工作要卓有成效,仅仅依靠简单的“严”和“爱”是不够的,必须讲究工作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首先班主任要摸清后进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一般可以概括为5种:1、自尊心强,怕人家讽刺、挖苦;2、逆反心理嚴重,爱踏“禁区”;3、意志力薄弱,隐藏自卑感,自暴自弃;4、怕老师告状,有抵触心理;5、对集体不关心,对同学冷淡,对自己要求不严。针对后进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只有采取学生情感上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下面的方法可谓行之有效。
一、激励为主,做到三多三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也,严重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是学生上进的力量源泉。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激励原则为主,做到三多三少:“多一点表扬,多一点赞赏,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批评,少一点挖苦,少一点指责。”对他们要“常聆听,常沟通,常激励”,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让他们保持强烈的上进心。相反,如果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他们就好丧失学习的信心,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自尊,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当然,维护学生自尊不等于放任自流,而要以情理相融的方式,疏导的方法,在平等讨论,正确引导的基础上促使学生进步。
二、实行宽容原则,小错适度容忍,强化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作为后进生,有着自制力缺乏、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思想反复性大,易犯同样的错误。这时,批评后进生是免不了的。但如果班主任事无巨细,动辄批评教育,势必搞得学生惶惶不可终日。时间长了,不仅让学生感到班主任“啰啰嗦嗦”,产生厌烦情绪、抵触情绪更让学生感到一种威压,对班主任形成一种“依赖”,学生没有自我改进、提高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能 动性。因此,班主任对于后进生一般非原则性的小错,可实行“宽容原则”,给学生一个台阶下,点到为止。有时班主任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从而自我改进,不再重犯。这种“宽容”是一个从“接受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它虽表面上退一步,却能达到进两步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后进生一犯错误就批评教育,这无形中强化了他们的弱点,突出他们的短处,让他们更加感到自己是“坏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所以,在教育后进生的过程中,把宽容和严格相辅相成,有时还能达到比严格更好效果。
三、讲究批评技巧,对事不对人,少搞“全盘教育”,多做“个人谈心”
班主任批评后进生要讲究方式方法。批评的目的不在于打击学生,而是使学生改变。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对事不对人,少公开点名、“全盘教育”,多做个人谈心,这样能保留学生的自尊。班主任要重视个人谈心的作用,这是转化后进生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谈话中注意把握:表扬的话不宜过头,批评的话不宜过火,大道理不宜多说,讽刺挖苦的话切不可讲,要以诚相待。把对学生的个人谈话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心,使改正错误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班主任和学生谈话时,要讲究语言技巧。学会使用幽默的语言和说“反话”。幽默的语言和“反话”,常常能缓和紧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羞耻感。很多班主任看到学生犯了错误,常常忍不住怒火,冲口而出一通“教育”,孰不知这种情绪化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感“老师很生气”以外,对学生实在没有多大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时刻,班主任一定要冷静,话有百说,看采用哪种说法效果最好,最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心服口服的听从教诲。譬如, 有男同学不留神溜出一句脏话来,我马上大声说:“喂,朋友,你有几天没漱口了吧?嘴太臭,去洗手间漱漱口!”那位学生尴尬地走向洗手间,从那以后未听见他再说过脏话。
四、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性
长期以来人们会认为,一个好的班主任就应该处处尽力尽为,以身作则,甚至事事为学生包办。学生一般都被要求听从老师的命令,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依赖性强,毫无主见,而且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的人才观来说,这种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一个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起来,会逐渐要求独立自主,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预其学习、生活。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工作中,必须以学生为主,要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尤其是对待后进生,班主任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子上,相互结成朋友般的、团结协作的关系。不要一味在学生面前逞强,让学生感到老师也会“不知所措”,感到老师也需要帮助,他们自然会为老师分忧解愁。从而激发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掘他们自身的内在潜能,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对他们早日成熟起来帮助很大。
讲艺术、讲技巧的转化后进生方法,尤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渗入学生的心田,学生“亲其师”自然“信其道”。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注意讲究转化后进生工作的艺术性、技巧性,不仅转化后进生卓有成效,而且班级管理也得心应手,极大的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无论是学习还是开展活动他们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