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类而长之 旁通之情也
2018-05-14张婵燕
张婵燕
【摘要】本文以习题课《串联电路的动态变化》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提问、思维启迪、提炼方法、举一反三等微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效率 触类旁通 学习能力
时间是有限的,题海却是无垠的。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于是莘莘学子们“被”要求挤出时间跳入题海大战。学生们反反复复地做,教师们周而复始地讲,一道题目做过讲过无数遍,仍有学生不会——这是很多老师在习题讲评过程中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
我以为,一味“挤时间”并非明智之举,在这世上有比“时间”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效率。于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做更多的题,此为学的效率;于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教会学生做更多的题,此为教的效率;而要同时提高“教”和“学”的效率,习题讲评课中要通过一些微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力——触类旁通的能力。
下面以习题课《串联电路的动态变化》为例,阐述一下微方法如何逐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1.有效提问,融会贯通
把各方面知识融化汇合,系统透彻地理解知识结构,除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学案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提问。在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精彩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启思维的大门。
【教学片段1】
《串联电路动态分析》涉及到多个电学知识点,所以我设计以下提问,帮助学生回忆“前概念”,为“融会贯通”做准备:
提问1:一个完整的电路由哪些基本元件组成?(复习基本电路)
提问2:如何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及导体两端的电压?(复习电表的使用)
提问3: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复习“欧姆定律”)
提问4:若有两个用电器,可有哪些连接方式?(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通过问题组,将《电学》知识主干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教师的思维提问、作图引导下,根据欧姆定律及串联电路特点等知识,理解动态电路产生的原因。
2.思维启迪,开拓思维
教学过程在形式上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基本技能的过程,但教学过程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承与学科能力培养的过程,其真谛和神韵是——学生学会学习。所以在习题讲评课上,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教学片段2】
动态的形成有两种:①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P型动态);②电键通断(S型动态)。我在引入环节“基本电路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并设计“使通过R1的电流发生变化”的电路图。这并不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同伴探讨的过程中,对题目有了深层的理解,小伙伴的不同想法也进一步开阔了自己的思维。
3.提炼方法,自主学习
我们都知道:方向与速度,方向更为重要。没有方法渗透引领的教学过程,总显的无力而苍白,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及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
【教学片段3】
同学们固然可以通过实验现象正确指出各电表的偏转情况,但在实际解题中,滑动变阻器不同接线柱的选择、滑片P不同方向的移动、电表不同位置的连接等都是灵活可变因素,所以,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是关键。
通过小组讨论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了“P型动态”的解题方法:①识别电路;②明确各电表测量对象;③明确滑片P移动方向;④利用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特点判断电表的变化情况。有了自己的武器,学生再去对付“动态电路”,一定信手拈来。
4.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德国著名作家莱辛曾说:“如果上帝一手拿著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寻找真理的能力”——举一反三,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最高境界。
【教学片段4】
在学生归纳出了“P型动态”的解题方法后,让他们再尝试归纳“S型动态”的解题方法。
【教学片段5】
同一电路中滑片P移动对多个电表的代数关系会有怎样的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我只设计了一个题目:“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和将________”,剩下的全是留白。这是考验并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能力的大胆举措,带着一份期待与不安,我尝试了。在学生小老师讲解并总结解题方法后,轮到同学们模仿设计题目了。事实证明,学生的智慧永远不能小觑,他们不仅设计了各V表之和、之差,还有A表和V表的乘积、比值,甚至有同学想到V1表和V2表示数的变化量是一样的……在这一环节中,学优生普遍表示收获很大。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接着在“变化量”上做文章:“V1表变化量和A表变化量的比值”,这可真的难住学生了。而当我通过欧姆定律及数学中的“等比性质”两种方法进行推导时,他们发出了意味深长的感叹声,我相信学生不仅对知识本身有了新的理解,更对学科间的关联有了新的认识。而后来学生模仿编出的题目:“V2表变化量和A表变化量的比值”,暂且不说能不能解这个题,就他们表现出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已令我欣慰。
整节课看上去只有三个题目,但在孩子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不由自主的笑容,我不知道这无形的嘉奖让他们在学习道路上绕开了多少“无聊”的同类题,但我知道,这些教学微方法,让平凡、枯燥的习题讲评课展现出不平凡的魅力,我会继续朝着这个方向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1、倪光炯等:《改革世界的物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